這部充滿男性荷爾蒙的燃片,讓黴了幾年的梅爾·吉布森鹹魚翻身!

關注近幾年的娛樂新聞的話,會發現梅老師(梅爾·吉布森)真的很黴,幾乎都是負面新聞。

這部充滿男性荷爾蒙的燃片,讓黴了幾年的梅爾·吉布森鹹魚翻身!

今年好不容易主演了一部新片(《吾父吾血》),還是那種僅僅在二、三十塊銀幕上映的小片,無論是市場還是評論界,都沒引起半點反應。

這部充滿男性荷爾蒙的燃片,讓黴了幾年的梅爾·吉布森鹹魚翻身!

《吾父吾血》豆瓣上評分僅5.7分

這樣的梅老師,無疑是尷尬的;人們不禁擔心,曾經的奧斯卡最佳導演、北美R級片票房紀錄保持者,是否真的到了“廉頗老矣”的階段。

這部充滿男性荷爾蒙的燃片,讓黴了幾年的梅爾·吉布森鹹魚翻身!

《勇敢的心》讓他摘下奧斯卡最佳導演,也拿下最佳影片

幸好,《血戰鋼鋸嶺》替梅老師扳回一城;目前不僅媒體評論、和觀眾口碑雙雙飄紅,甚至不少評論看好它在明年初的奧斯卡上、斬獲幾枚技術獎項。

這部充滿男性荷爾蒙的燃片,讓黴了幾年的梅爾·吉布森鹹魚翻身!

《血戰鋼鋸嶺》Imdb評分8.8

那麼,《血戰鋼鋸嶺》究竟講了一個怎樣的故事、讓梅老師鹹魚翻身呢?

因為是根據真人真事改編,具體的情節,大夥看電影時自然會了解,這裡不累述。

這部充滿男性荷爾蒙的燃片,讓黴了幾年的梅爾·吉布森鹹魚翻身!

故事改編自二戰時醫療兵戴斯蒙德·道斯堅決不碰武器,卻救了75人的真實經歷

個人覺得,比故事本身更有意思的,是梅老師找到了這個符合自己世界觀的題材,用自己最擅長的方式將它表現了出來,因為一切都契合梅老師的本心,所以這種幕後的激情也容易透出銀幕,進而被觀眾感受到。

這部充滿男性荷爾蒙的燃片,讓黴了幾年的梅爾·吉布森鹹魚翻身!

拍電影雖然是件挺複雜的事兒,但有時候讓人感動又可以很簡單,直指人心就是了,《血戰鋼鋸嶺》就是這麼做的。

在自由派大行其道的好萊塢,近幾十年來的戰爭題材,都打著“反戰”的大旗。本片主人公在戰場上的特殊行為,讓一部分國內媒體在介紹時,也給該片貼上“反戰”的標籤。

這部充滿男性荷爾蒙的燃片,讓黴了幾年的梅爾·吉布森鹹魚翻身!

其實,這是個一廂情願的誤解。

和老牛仔克林特·伊斯特伍德一樣,梅老師是個堅定的保守主義分子。

不是說他們一定好戰哈,他們也反對無謂的戰爭,更反對侵略性戰爭,但他們的“反戰”,更多是從普通士兵的感受出發,一般以士兵在戰場上會經受的磨難為表現視角。

這部充滿男性荷爾蒙的燃片,讓黴了幾年的梅爾·吉布森鹹魚翻身!

而且,他們鏡頭下的主人公,首先是盡職盡責的戰士,多半在戰場上表現異常神勇,並非那種在戰場上慫得一逼、卻以反戰為怯懦藉口的文青。

說白了,梅老師執導戰爭的特點,是宣揚作為戰士的個體與群體在戰場上的正面形象,是“既然要打,就要打得像樣”的精神,至於箇中傷痛,作為大老爺們應當硬抗下,這才是男兒本色。

這部充滿男性荷爾蒙的燃片,讓黴了幾年的梅爾·吉布森鹹魚翻身!

比如說,就影片主人公對其獨特信仰的堅持,換一個更文藝範的導演,表現出來的,可能就是“要尊重少數派信仰”、“信仰平等”那一套。

這部充滿男性荷爾蒙的燃片,讓黴了幾年的梅爾·吉布森鹹魚翻身!

但梅老師更多是從“個人堅持信仰的勇氣”這個視角來表現,著眼的是個體在特殊環境下的具體表現,而非信仰本身。

說白了,就是股“軸勁”;如果剝除信仰的內容,單從堅持自己信念、無怨無悔、百折不撓這點來看,梅老師過往導演作品的主人公,無論是華萊士還是耶穌,其實都是一個路數。

這部充滿男性荷爾蒙的燃片,讓黴了幾年的梅爾·吉布森鹹魚翻身!

梅爾·吉布森導演、編劇的《耶穌受難記》

可以說,全片所有戲劇情節,都是為了烘托主人公堅持信仰的勇氣、而設置的磨鍊。

在《血戰鋼鋸嶺》中,主人公對信仰的堅持,主要受到兩方面因素的威脅,一是兇險的戰場本身,另一方面,則來自戰友的不理解。

這部充滿男性荷爾蒙的燃片,讓黴了幾年的梅爾·吉布森鹹魚翻身!

戰場因素比較好理解,這也是本片最為直觀的賣點:一個堅持不碰武器的士兵,不僅在二戰時傷亡率最大的戰役中生存下來,還做出了拯救數十名戰友生命的壯舉,這當中的故事,是個人都會好奇。

為了突出主人公的英勇壯舉,電影對戰鬥殘酷性的描繪,在《拯救大兵瑞恩》之後,又達到了一個新高度。

這部充滿男性荷爾蒙的燃片,讓黴了幾年的梅爾·吉布森鹹魚翻身!

事實上,在觀看電影的過程中,你會覺得從來沒在銀幕上見過這麼多的屍體,而且是各種支離破碎、腦破腸流的屍體。

神經脆弱的觀眾,沒準有些接受無能。尤其是當出現一些以屍體為工具的鏡頭時,部分秉持“死者為大”的觀眾,可能會被震驚到反胃。

這部充滿男性荷爾蒙的燃片,讓黴了幾年的梅爾·吉布森鹹魚翻身!

我們都知道,同樣的場景,有不同的拍法。《血戰鋼鋸嶺》為何將戰鬥場面表現得如此觸目驚心呢?

前面說過了,梅老師不是那種通過表現戰爭的殘酷、來激起觀眾反戰情緒的導演,他將戰場描繪得如同活生生的地獄,不外乎是為了烘托主角及其戰友的英勇形象。

這部充滿男性荷爾蒙的燃片,讓黴了幾年的梅爾·吉布森鹹魚翻身!

如果審視梅老師對戰鬥場景的表現手法,這點會看得更清楚。

《拯救大兵瑞恩》開場的搶灘戲,斯皮爾伯格主要採用的是角色的主觀視角,但卻藉助手持攝影來儘量客觀地還原那種身臨其境的效果。

這部充滿男性荷爾蒙的燃片,讓黴了幾年的梅爾·吉布森鹹魚翻身!

《拯救大兵瑞恩》搶灘戲

如果說那叫“客觀的主觀”,梅老師在《血戰鋼鋸嶺》中的戰場表現手法,就是“主觀的客觀”:表現的是全知視角的畫面,但鏡頭的組合、運動乃至畫面構圖,都加入強烈的人工渲染,比較典型的是諸多慢鏡頭的運用,讓士兵中槍、手雷爆炸、火焰槍噴射等畫面,儼然具有油畫般的美感——這種“美感”,無疑和真實的戰場感受大相徑庭,其作用,是讓主人公經受戰火洗禮、成就英雄壯舉的過程,披上一層神聖光環。

這部充滿男性荷爾蒙的燃片,讓黴了幾年的梅爾·吉布森鹹魚翻身!

這與《耶穌受難記》中、通過刻意表現酷刑之血腥程度、來烘托耶穌自我犧牲的感召力,是如出一轍的。

這部充滿男性荷爾蒙的燃片,讓黴了幾年的梅爾·吉布森鹹魚翻身!

可能在方家眼裡,梅老師這種手法無異於添油加醋,顯得不夠微妙高級,但在快速刺激觀眾情緒方面,的確很有效。

梅老師是聰明的,他知道單單烘托主人公,只會讓這個故事顯得過於神奇而失去可信度。因此,描繪戰友態度的轉變,就變得很重要,可以為主人公的戰場故事、提供更有人情味的一面。

這部充滿男性荷爾蒙的燃片,讓黴了幾年的梅爾·吉布森鹹魚翻身!

對戰友之情的重視,是梅老師或伊斯特伍德這種保守派的特色。

比如本片中,也不乏類似《全金屬外殼》那般對魔鬼教官、與欺凌弱小的描繪,但當戰鬥真的打響後,經受血與火的考驗,主人公以其英雄贏得了戰友的尊重和感激。

這部充滿男性荷爾蒙的燃片,讓黴了幾年的梅爾·吉布森鹹魚翻身!

不知是否出於“反戰就要反對一切”的目的,戰友情誼,在新好萊塢派崛起後的一系列經典戰爭片中,多少被忽視甚至被扭曲了。

事實上,戰友是最牢固的一種人際關係,某種程度上比親情、愛情還忠誠。作為一名軍人的後代,個人認為,這樣一種強烈的關係,還是值得主流電影正面表現的。

這部充滿男性荷爾蒙的燃片,讓黴了幾年的梅爾·吉布森鹹魚翻身!

正因為有這樣對戰友之情的表現,片中一些配角的形象,才顯得豐滿。

比如那位曾經主力欺凌主角的史密提·萊克(Smitty Ryker),他與主角的互動細節,就處理得比較成功。這位角色的命運,也因此讓觀眾分外揪心。

這部充滿男性荷爾蒙的燃片,讓黴了幾年的梅爾·吉布森鹹魚翻身!

在對戰友關係的描繪過程中,梅老師還巧妙而自然地引入了主角的家庭關係及感情生活,這讓電影的情節更豐富,同時也能吸引女性觀眾。

這部充滿男性荷爾蒙的燃片,讓黴了幾年的梅爾·吉布森鹹魚翻身!

甭看作為直男的梅老師,將主角那青澀而溫暖的愛情,拍得像宣傳片一般甜蜜動人,他作為導演的掌控力還是有的,無論是家庭還是愛情,對主角的行為邏輯,都有強烈的影響。

這部充滿男性荷爾蒙的燃片,讓黴了幾年的梅爾·吉布森鹹魚翻身!

戴斯入伍前的家庭聚餐

從塑造人物形象的角度來說,這些情節很有必要。包括雨果·維文在內的幾位配角演員的精彩表現,也多少抵消了梅老師過於直白的表現方式給人的廉價感。

這部充滿男性荷爾蒙的燃片,讓黴了幾年的梅爾·吉布森鹹魚翻身!

對於飽受現代戰爭電影轟炸的影迷而言,《血戰鋼鋸嶺》英勇愛國、團結奮戰的故事,以及梅老師略嫌煽情直觀的表現方式,都顯得太過“主旋律”。可在好萊塢一片文藝反思浪潮中,這樣保守的作品和手法,恰恰是少數派。

這部充滿男性荷爾蒙的燃片,讓黴了幾年的梅爾·吉布森鹹魚翻身!

現代自由派精英掌握的話語權,多少遮掩了美國真實的國情與民風;甚至乎正如剛結束的大選所示,精英們自己也完全低估了沉默的大多數的力量。

本片也許算不上特別出色的電影,但它至少提供了一種不一樣的視角,提醒觀眾:美國人還有少見於銀幕的這樣一種精氣神。

這部充滿男性荷爾蒙的燃片,讓黴了幾年的梅爾·吉布森鹹魚翻身!

至於對這種精氣神是歡迎、還是警惕,完全取決於觀眾的背景和立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