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悟-真正的福報

最有情懷的聲音在這裡▼

主 播:靜境Joanne

「靜境」說禪 |禪悟-真正的福報


不管學不學佛,一個人想做到隨時安然而住是非常困難的。


中文有一句俗語:“隨遇而安”。安與住一樣,但人不能做到隨遇而安,因為人不滿足自己、不滿足現實,永遠不滿足,永遠在追求一個莫名其妙的東西。
理由可以講很多,追求事業,甚至於有些人說人生是為了追求人生,學哲學的人說為了追求真理。你說真理賣多少錢一斤?他說講不出來價錢。真理也是個空洞的名詞,你說人生有什麼價值?這個都是人為的藉口,所以說在人生過程上,“隨遇而安”就很難了。


人生鴻福容易享,但是清福卻不然,沒有智慧的人不敢享清福。


人到了晚年,本來可以享這個清福了,但多數人反而覺得痛苦。因為一旦無事可管,他就活不下去了。有許多老朋友到了享清福的時候,他硬是享死了,他害怕那個寂寞,什麼事都沒有了,怎麼活啊!
所以我常告訴青年同學們,一個人要養成會享受寂寞,那你就差不多了,可以瞭解人生了,才體會到人生更高遠的一層境界,這才會看到鴻福是厭煩的。


佛經上說,一個學佛的人,你首先觀察他有沒有發起厭離心,也就是說厭離世間的鴻福。對鴻福有厭離心,才是走向學佛之路。


禪宗經常用一句話,放下,就是丟掉了。


做了好事需要馬上丟掉,這是菩薩道;相反的,有痛苦的事情,也是要丟掉。有些人說,好事我可以丟掉,就是痛苦丟不掉啊!
實際上,好事跟痛苦是一體的兩面而已,一個是手背,一個是手心。假使說,好事他能夠真丟開的話,痛苦來一樣可以丟開,所以痛苦也是一個很好的測驗。
如果一個人碰到煩惱、痛苦、逆境的時候丟不開,說他碰到好事能丟開,那是不可能的。
世間上從來沒有完美的東西。佛教用語中,是這麼稱呼這個世界的——娑婆世界。娑婆是梵文翻譯,是缺陷的意思,即“堪忍”。這個世界因為有缺陷,所以得“堪忍”——能夠忍,忍受很多的痛苦,這是給生命輔導的藥。
這個世界,如果不忍,你苦不過的。你在這個世界追求完美,但世上百成百、千成千的錯誤,哪有完美?抓住現實就好了。有錢財、有孩子、有家庭,哪裡不完美?完美的人才會說他自己不完美。享受自己的完美,那就是高人。


真正的福報是什麼呢?清淨無為。


心中既無煩惱也無悲,無得也無失,沒有光榮也沒有侮辱,正反兩種都沒有,永遠是非常平靜的,這個是所謂上界的福報——清福。
清福每個人都有,我們每一個人都有清閒的時候,可是一天到晚,閒在家裡,你閒不了啊!自己會掉眼淚,好像被社會上的人忘掉了,又怕被人家看不起!沒有一個人遞一張名片來看我,都沒有人發個請帖來,也沒有人打個電話問候我,唉呀!我好悲哀啊……他有清福不會享!
學佛的人要先能明瞭這一點。世界上一切人的心理佛都知道;一切人都把不實在的東西當成實在,真的清淨來了,他也不會去享受。
學佛證到了空性,自性的清淨無為,大智慧的成就,才算是真福報。真福報那麼難求嗎?非常容易!可是人到了有這個福報的時候,反而不要了,都是自找煩惱。

佛說,你要知道,人世間認為的大福報,就是錢多,壽命長,兒女多,兒女好,樣樣都好,好得沒有再好了。可是,過去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都沒有用。所以說人生啊,都是理想,都想把明知道抓不住的現實世界拼命抓住。


尤其是壽命,分明有生必有死,可是人人都想學仙學道,長生不死。


福報是有窮盡的,每個人的光榮都是一下子,就像一支手電筒,每個人那個電筒都要亮一下,可是希望一輩子發亮是不可能的。


世間的福報是不實在的,福德無實啊!所以佛說,世間的福德再多,不過彈指之間的空花就過去了。
——《南懷瑾先生答問集》

「靜境」說禪 |禪悟-真正的福報

清淨本來是好,可是有些人,並不認識清淨。我經常說,佛法分兩種,走出世間是清淨,走入世間是紅塵。紅塵滾滾,這個世界上,都市中,都是紅塵。人世間為什麼叫做紅塵呢?唐朝的首都在西安,交通工具是馬車,北方的紅土揚起來,半空看見是紅顏色的灰塵,所以稱為紅塵滾滾。現在汽車是排的黑煙,爬到觀音山頂上看臺北,是黑塵滾滾。

紅塵裡的人生,就是功名富貴,普通叫做享洪福。對皇帝用的“洪福齊天”因為“洪”字不好意思寫,就寫個“鴻”字。其實“鴻福”這個字不大好,雖然文學境界不錯,但有罵人的味道!因為“鴻”像飛鳥一樣飛掉了,那還有什麼福啊!這個同音字用的不好,一般人不察覺就用下去了。

清淨的福叫做清福,人生鴻福容易享,但是清福卻不然,沒有智慧的人不敢享清福。人到了晚年,本來可以享這個清福了,但多數人反而覺得痛苦,因為一旦無事可管,他就活不下去了。有許多老朋友到了享清福的時侯,他硬是享死了,他害怕那個寂寞,什麼事都沒有了,怎麼活啊!所以我常告訴青年同學們,一個人先要養成會享受寂寞,那你就差不多了,可以瞭解人生了,才體會到人生更高遠的一層境界。這才會看到鴻福是厭煩的。佛經上說,一個學佛的人,你首先觀察他有沒有發起厭離心,也就是說厭煩世間的鴻福,對鴻福有厭離心,才是走向學佛之路。

說到這裡,講一個故事給大家聽,明朝有一個人,每天半夜跪在庭院燒香拜天。這是中國的宗教--拜天,反正佛在天上,神、關公、觀世音、耶穌、穆罕默德都在天上。管它西天、東天、南天、北天,都是天,所以他拜天,最划得來,只要一支香,每一個都拜到了。這人拜了三十年,非常誠懇,有一夜感動了一位天神,站在他前面,一身發亮放光。還好,他沒有嚇倒,這個天神說:你天天夜裡拜天,很誠懇,你要求什麼快講,我馬上要走。這個人想了一會兒,說:我什麼都不求,只想一輩子有飯吃,有衣服穿,不會窮,多幾個錢可以一輩子游山玩水,沒有病痛,無疾而終。這個天人聽了說:哎唷,你求的這個,此乃上界神仙之福;你求人世間的功名富貴,要官做的大,財發的多,都可以答應你,但是上界神仙之清福,我沒法子給你。

要說一個人一生不愁吃,不愁穿,有錢用,世界上好地方都逛遍,誰做得到?地位高了,忙得連聽《金剛經》都沒有時間,他哪裡有這個清福呢?所以,清福最難。

「靜境」說禪 |禪悟-真正的福報

福德不是功德啊!功德是積功累德,是功夫時間慢慢一點一點的累積起來的。就像我們一件工程,一天一點累積起來就是功,功力到了所得的結果,就是德。

福德是不同的,上次也講過。福德大致分為兩種,一種是人世間的福德,文學上稱鴻福,是世間法;另一種是所謂清福,出世間法。清福比鴻福還難,所以人要享清福更難。

可是一般世間上的人,到了晚年可以享清福時,他反而怕寂寞怕冷清了,此所謂蠻可憐的!這是著相的關係,因為有人相我相的原故所造成。看到孩子們長大出國了,一個人對著電視,或者倆夫妻坐在那裡,變成流淚眼觀流淚眼,斷腸人對斷腸人。其實那個清淨境界是最好的時候,結果因為住相,把世間各種會變的現象抓得太牢,認為是真,等現象變時,他認為什麼都不對了。

一般同學跟著我做事常常說:“我看最可憐的是老師”,我說對啊,我想得到一秒鐘的清淨,都求不到很可憐的,求一分鐘的清福都沒有。可是人真到了享清福的時候,往往不知道那是真正的福報來了。事實上,平安無事,清清淨淨,就是究竟的福報。

「靜境」說禪 |禪悟-真正的福報

  富嫌千口猶伶仃,貧恨身存似紲刑何事莊生齊物了,一聲青磬萬緣醒

  「富嫌千口猶伶仃」,禪宗祖師有句話:「富嫌千口少,貧恨一身多」。說一個很有錢的家庭,有一百個兒子,每個兒子都有十來個孫子、傭人,所以全家有一千個丁口。因為財富太大,又養那麼多人,感覺人還是不夠用。一個人窮到極點,如果連一碗陽春麵都吃不起的時候,真恨這個身體活著都是多餘!這兩個是很強烈的對比。富嫌千口少,貧恨一身多。就拿這兩句話作比方,富嫌千口猶伶仃,也是這個意思,富貴人家千口的家庭,自己還認為人口太少了,很寂寞。

  「貧恨身存似紲刑」,窮的時候,覺得這個身體活著是受刑,很痛苦。在這個貧富之間,我們可以看到,福報大了就是富貴功名、錢多地位高;但是天天都叫你忙,天天都叫你累,想睡五分鐘都很困難,沒有經過這個環境的不知道這個味道。也許有人會說,情願少睡五分鐘過過那個味道的癮。但是如果嘗夠了這種味道的人,再也不想回頭去試了,每天不是為自己活著的,不願意笑的時候也要笑,那個味道真難受啊!可是世界上的人,認為這個是福報,這是世間的福報,真是多福多壽多難受!

  相反的,窮的人在山裡住著,有一位禪師一個人住在茅蓬裡,有人問他覺得怎麼樣?他說:「去年貧,猶有立錐之地」,還有站腳的地方。「今年貧,連錐也無」,連站腳的地方都沒有了,你看窮成什麼樣子!這是形容窮嗎?不是的,他是形容自己真正到達了空。換句話說,去年空還有個空的境界,今年空,連空境界都沒有了。

  沒有了,你說是什麼東西?真是徹底的空了,就是形容這個。所以我們說,真覺得自己形體存在是受刑、受罪,還是有個東西在那裡。但是貧跟富是代表有福報的人及沒有福報的人,兩種人生活的現象是相對的兩頭。好看與不好看,漂亮與不漂亮,胖與瘦,長與短,都是相對的兩頭。世間法都是相對的,有好看就有不好看,有窮的時候就有富的時候。窮人的富是什麼呢?本來一塊錢都沒有,突然有了五十塊,那比有錢人突然中了馬票幾十萬的港幣還舒服!所以窮富是對比。有福報,沒有福報,都是對比,這是生滅的兩個現象,不究竟。

  「何事莊生齊物了」,莊子的齊物論,拿本體來看,一切都是平等,有錢有財富,最後也要死。窮的人最後也要死,死的味道都是一樣,誰都是一樣。一切萬有皆是齊物,大家坐在這裡,白的、黑的,胖的、瘦的,男的,女的,每個人不平等,但有一件事情很平等,今天夜裡四點鐘到六點鐘,大家都沉睡了,沉睡中,那個糊里糊塗的境界很平等。有智慧也是那麼糊里糊塗,沒有智慧也是那麼糊里糊塗。有錢的也是那麼糊里糊塗睡著,沒有錢的也是那麼糊里糊塗睡著,這個是平等的。拿這個作比方來說,在本體上一切都是平等,這就是齊物。

  萬物是不齊的,不平等,有高低,五個指頭都不齊的,但是它變成一隻手的時候,通通是齊的,它就是一隻手。手跟腳也不平等,等到沒有手腳時,也沒有我了,也就齊了,就平等了,這是莊子的齊物論。我們瞭解了這個道理,福報也就無所謂大與不大。

  「一聲青磬萬緣醒」,真正的福報是什麼福報呢?清福,人間的清福。當我們真正煩惱痛苦到極點,當我們一切的痛苦煩惱無辦法解決的時候,跑到深山古廟,偶然聽到一聲「叮」,青磬一響,被它敲醒了,萬念皆空。那個時候啊,什麼都沒有,那真是大夢初醒,這個是大福報。所以金剛經告訴我們,所有的福報,都不如瞭解金剛經般若的解脫真義。般若解脫真義,就是我們給它的一句結論,一聲青磬萬緣醒,這個時候是真福報。

——《金剛經說什麼》


「靜境」說禪 |禪悟-真正的福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