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這兩年看不到小米黎萬強了?

景文兄

作為小米的創始團隊之一,黎萬強一手打造了MIUI和小米網,也是小米營銷模式的靈魂人物,創造了F碼、米粉等概念。2014年8月,黎萬強總結其在小米的經歷出版了《參與感》一書。


2014年10月,時任小米科技聯合創始人兼副總裁的黎萬強突然在微博上宣佈將閉關,小米網的工作交由林斌負責。黎萬強當時表示,未來將到硅谷閉關一段時間,準備新的產品。 實際上黎萬強最終並未去硅谷,而是在2015年1月開車自駕從北京一路向南,最後在雲南停下來,過著跑步、看書、拍照、發呆的日子。 按照黎萬強的說法,自己閉關的原因是遇上了中年危機,感到對工作有點審美疲勞,很焦慮。



2016年1月,黎萬強宣佈迴歸,開始負責小米市場和小米影業。 不過小米影業並未取得實質性進展,2017年1月,剛剛成立一年的小米影業就被曝出解散宣發部門。黎萬強解釋稱,小米影業只是一個十餘人左右的部門,“目前小米影業核心職能是助力小米品牌,主要做投資和植入的工作,不涉及製作,過去半年,我們合作了10多部片子,今年陸續上映。” 此次人事調整中,黎萬強被任命為品牌戰略官,同時還出任順為資本投資合夥人。按照雷軍的說法,是想讓其專注公司品牌建設,同時強化小米和順為在投資領域的協同。



小米最初的營銷戰略是由黎萬強一手打造的,發燒,米粉,飢餓營銷,搶購,這都是黎的營銷思路創造的成果。在小米是一個初創品牌的時候,這種思路是非常有效果的,它幫助小米取得了很大的市場關注度和口碑,打造了一幫小米的核心發燒粉絲。但是到後來,小米成為了出貨量排前幾的手機市場頭部品牌的時候,還延續這一套打法就不合時宜了。所以在14年到15年小米遭遇了很大的危機,手機產能跟不上,手機搶不到,銷量受阻,市場口碑也大受影響。雷軍當時親自主抓供應鏈和銷售各環節,小米才在16到17年迎來逆襲。

所以黎萬強當時名為閉關,實為在小米內部被邊緣化了。哪怕迴歸之後,他負責也不是小米的核心部門,聲音自然減弱了。所以,順應時勢才是最重要的,趨勢變了,打法就要變。哪怕是黎萬強這樣的小米功臣,不能跟上公司和市場的腳步,也只能被邊緣化。


科技新鮮fan

“觸底反彈”是雷軍和他的小米在2017年的關鍵詞,其實這個詞也同樣適合小米聯合創始人黎萬強。

埋頭苦幹15載,從金山軟件設計中心設計總監到金山詞霸總經理,再到小米網負責人,黎萬強的人生雖談不上青雲直上,但也一路順遂。然而到達最高點時,他開始迷茫、困惑,也有點停滯不前,“算是四十不惑的前夜。你不惑之前註定會困惑,就像黎明前的黑暗一樣。”他自我打趣道。

於是,38的他打著“前往硅谷閉關”的幌子,跑到雲南修整了整整一年,趕在40歲的關卡來臨前再度歸來。

從出走、迴歸到自我和解,應該可以看作是互聯網人“中年危機”的真實寫照。


較真、抗衡、廝殺的歲月


黎萬強的“中年危機”開始的有點早,在38歲時達到高潮。

此前,他就像所有互聯網人一樣,十年如一日,默默堅守在自己的崗位,每天沒日沒夜連軸轉十幾個小時,做一顆紮實牢固的“螺絲釘”。

黎萬強是雷軍的老部下,兩人的緣分從金山開始。2000年,黎萬強從西安工程大學設計專業畢業後,隨即加入金山。

十年間,從底層員工做到金山軟件設計中心設計總監,再到金山詞霸總經理,建立了國內最早的軟件用戶體驗設計團隊。

日子就這樣有條不紊地過著,看似風平浪靜,實則波濤洶湧。到了2009年,壓力大的時候,黎萬強開始頂不住了,產生離開的念頭。

有一天,他找雷軍聊辭職的事,雷軍問他辭職後有什麼打算,他揚言要開個攝影棚。雷軍一聽就笑了,說“別扯淡了,跟我幹吧。”其實這時,雷軍已經在醞釀出來單幹,做小手機的想法。

黎萬強這個人除了工作,唯一的愛好就是攝影,自稱攝影發燒友。就像雷軍所評價的,“阿黎這個人極其較真”,所以哪怕是打發時間的攝影,他也達到專業水平,金山的人買攝影器材基本上都找他推薦。

被“老大兼老師”雷軍一言否決,黎萬強也覺得不靠譜,旋即打消了開攝影棚的念頭。

2010年4月,他參與創辦小米科技,與雷軍、林斌等人一起打江山。當時的想法很簡單,就是覺得小米可以做成,從來沒想過會是一個奔著千億美金去的事業。

在小米,黎萬強的較真勁發揮得淋漓盡致,畢竟是自己的事業,哪有不賣力的。更何況,互聯網是一個崇尚“唯快不破”的江湖,前有餓虎,後有追兵,稍有不慎就被滌盪殆盡。

於是,深知他個性的雷軍一開始就委以重任,讓他充當“拓荒者”的角色,負責MIUI整體研發、設計、運營,事無大小必親力親為。

2011年,小米推出自有品牌手機小米手機,黎萬強又再次打頭陣,負責組建小米網,全面負責小米手機的運營、營銷、服務、電商、物流等業務。

他的營銷能力在這期間發揮到極致,一手創造了包括F碼、米粉節、手機控、參與感等與小米相關的熱門詞彙。雷軍讚賞道,“小米創業五年,阿黎已成功拓荒兩次。”

只是,高潮的背後潛藏著低谷。小米越是往高處走,黎萬強給自己的壓力就越大,神經一直處於緊繃狀態。當一個人的神經一直處於高壓狀態時,繃得太緊,總有斷裂的一天。

從2013年開始,他身上開始出現一些微妙的變化。羞澀靦腆的他,在公開講話時向來非常緊張,但這時越來越收放自如,還能玩一下子段子。身邊的人都覺得阿黎變了。

然而,前一秒還在眾人前亢奮不已的黎萬強,一個人回到辦公室後卻坐在椅子上發呆,那場景“就像洩了氣的皮球一樣。”

他在微博裡用了八個字來形容這種狀態“一面地獄,一面天堂”。


歸來:自我和解


眼看著小米逐步走向神壇,而自己越來越無能為力,他強烈感受到自己跟不上步伐,這一次,他陷入迷茫與惶恐。

38歲的黎萬強,提前陷入中年危機的困局,那種難以言喻的挫敗感毫不留情面地襲來,那種感覺就像深陷泥潭,越是用力陷得越深。

於是,他想到了“逃”。

2014年寫完《參與感》一書,他通過微博突然對外宣佈,要去硅谷閉關了。對於他的突然離開,很多人感到詫異。

後來接受採訪時,他如此分享當時的狀況,“我做休假的決定很難,自己糾結了3個月,這個心理過程很痛苦。大家會覺得這樣的事情,一面地獄一面天堂。我們的困惑,很多時候都是因為太在意別人對你的看法,但你還是要清醒,問自己當下最需要什麼。在中年危機這個焦慮面前,我需要用時間重新思考,重新找到內心的平靜。”

其實,像他這樣深陷“中年危機”的互聯網大佬不在少數,張朝陽、陳年、俞永福都曾面對媒體,坦言“中年危機”。在搜狐取得全線輝煌之際,“中國互聯網鑽石王老五”張朝陽曾有一段時間陷入低迷,經歷數個出關、閉關、再出關的波瀾,如今已到“知天命”之年才高喊出“搜狐還在路上”的口號。

陳年和他的凡客,從高空跌入低谷,只能淡出大眾視野探尋凡客的出路;活躍如俞永福,也吃不消常年奔波在UC、高德、神馬、九遊之間的勞碌,倦態漸增時,唯有以勞模雷軍求安慰,“老大常年保持難得的勤奮和激情,不愧對第一勞模的稱號。累的時候看看他,我就好多了。”

趟過“中年危機”這條激流的方式,千千萬萬,黎萬強選擇“閉關修行”,對外宣稱“到硅谷閉關修行”。

於是,他開車從北京一路向南四處晃盪,雲南之行讓他打消了前往硅谷的計劃,在雲南待了大半年,每天只做“跑步、看書、拍照、發呆”四件事。

沒有想到的是,他的“中年危機”竟然痊癒了。尤其是拍照這件事,使他找回了童年時期單純的快樂。那時候,他和姐姐以學校的興趣班指定要買為由,忽悠母親買了人生第一臺相機。

半年後歸來,他沒有立刻迴歸工作,而是舉辦了個人攝影展。當天的發言會上,黎萬強在結束的當口,第一次提及那場短暫的離開,“最近有很多傳言,但這裡我要告訴你們一個消息,年底——我要回到小米”。

最後,他哽咽著走向雷軍,說“感謝我的老大、我的老師”。

後來我們看到,與自己握手言和的黎萬強迴歸小米,開始第三次“拓荒”,扛起小米影業與小米市場的大旗。

1977年出生的黎萬強,如今已經邁進40歲的不惑之年,幸運的是,中年危機這道關卡,他終於邁開腿大步跨過。



電商報

黎萬強已於 2016-01-04迴歸小米,目前負責小米市場和小米影業,和往年相比確實露面少了,不過在小米的重大場合,黎萬強還是會和雷軍一同出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