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幸福林帶!起底3300餘棵大樹的幸福“寄養”生活~

在幸福林帶改造過程中,有3300餘棵大樹移栽“寄養”在西安市城管局苗木寄養基地。自2016年11月2日開工以來,幸福路地區原有的大樹,就牽動著不少市民的心。原有植被“寄養”生活順利嗎?“搬家”後大樹適應嗎?什麼時候大樹“回家”?記者帶著市民關心的問題,詳細起底3300餘棵大樹的幸福“寄養”生活。


搬家

帶著“故土”的芬芳去往新的家園

幸福林帶工程突出綠色生態主題,以鄉土植物與喬木為主,通過喬、灌、花、草搭配,形成四季常綠、全年有花、內外有致的城市綠洲。

西安幸福林帶!起底3300餘棵大樹的幸福“寄養”生活~

記者瞭解到,明年與大家正式見面的幸福林帶,東、西兩側將各栽植30米寬的高大喬木帶,形成綿延6公里的“鑲邊綠帶”。基調樹種包括國槐、雪松、欒樹、楝樹和大葉女貞5種。

這些珍貴的樹木中,有3300餘棵是原有植被,移栽“寄養”在西安市城管局苗木寄養基地,主要品種包括國槐、法桐、白蠟、五角楓等,其中國槐、法桐平均胸徑在30釐米以上,大多數是20世紀五六十年代栽種的。


鏡頭回放到幾年前大樹“搬家”的現場。

為了給西安保存好已有的“綠色資源”,實現樹木“喜遷新居”,工作人員著實費了一番氣力。西安市委、市政府和新城區涉及的各部門多次會商、論證大樹的移栽事宜,並要求樹木在移栽後都能保證存活。

在“搬家”前,每棵樹的樹身上都貼著一個特殊的標籤,就像“身份證”一樣,上面寫著樹木的信息。“搬家”現場,一輛輛工程車緩緩將載有工人的工作平臺升到高處,該工人將一棵大樹的樹冠和枝幹用電鋸清除。其他工人各司其職,有的指揮吊車操作,有的維持道路安全,有的清理落下的樹枝。彼時,中國建築工作人員董琦曾告訴記者:“移樹要避開每天的早晚高峰期,每組施工的工人都有十名左右,一方面保證樹木不受損壞,一方面要保證施工安全,這是重中之重,不能出半點差池。”

“在切除樹冠和移樹前,施工工人都會接受園林部門安排的培訓,科學合理操作,保證樹木到了新家能成活。”董琦說,“幸福路地區的樹都比較粗,現場環境比較複雜,施工難度挺大的。為了克服這些困難,經常多個部門一起開現場協調會,及時處理施工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比如,幸福路上有很多大型工業企業,所以會有110千伏高壓線從一些樹旁穿過,又不能斷電,怎麼解決這種矛盾?就需要大家坐下來共同想辦法。”

隨著吊鉤的升起、落下,一棵棵大樹帶著“故土”的芬芳,被送往新的家園——位於長安區王莽街辦江村的“西安市城市建設苗木寄養基地”。


安居

保存養護 等待“幸福”開枝散葉

經過“舟車勞頓”,一輛輛裝載著樹木的卡車,列隊在驗收區等待園區的驗收,準備正式入住新家。

在長安區王莽街辦江村村東,吊車陸續將粗壯的樹木移栽到挖好的樹坑內,200多畝的土地上已樹木成林,這些來自幸福林帶建設區域的大樹被人們親切地稱為“幸福樹”。


西安幸福林帶!起底3300餘棵大樹的幸福“寄養”生活~

回憶當年的情形,董琦告訴記者,工作人員先用小型挖掘機挖出樹坑,施底肥,再用起重機將樹木放到樹坑內,填土、澆水,凡移栽好的樹,都由工人給樹幹包裹上薄膜。為了更好地讓這些樹木成活,所有樹木按樹種分區栽種,樹與樹之間嚴格按照5米乘5米的距離栽種。

“保存、養護、再利用……”一晃,這些從幸福路來的“幸福樹”在這裡“療養”了幾年,專業的工作人員日夜精心呵護,負責這些樹木的“休養生息”。


回遷

寄養大樹中的“佼佼者”將“回家”

幸福林帶工程地上部分主要為綠化景觀和休閒廣場,其中綠化面積達到了70餘萬平方米。寄養的“幸福樹”在未來的綠化中還將繼續“發光發熱”。

西安幸福林帶!起底3300餘棵大樹的幸福“寄養”生活~

“在幸福林帶的景觀方案中專門為這些大樹設置了獨立的樹木回遷區,將選取寄養基地內部分樹形好、規格大、滿足回遷條件的苗木進行回遷,讓原本屬於林帶的樹木‘回家’,將林帶打造成全市大樹回遷的示範項目。” 幸福路管委會發展規劃局副局長宋棟峰告訴記者。


同時,利用二維碼對回遷樹木的品種、年份、曾經所在林帶的位置等進行記錄,結合樹木科普知識,讓市民在賞景之餘感受到林帶深厚的文化及歷史底蘊。幸福林帶建成後,將成為西安市城東最大的綠色生態廊道,極大改善區域生態環境和人文環境。


幾年來,3300餘棵大樹的幸福“寄養”生活,無疑見證了生態西安、綠色西安的發展之路。

西安幸福林帶!起底3300餘棵大樹的幸福“寄養”生活~

待到幸福林帶建成之日,這裡將成為西安的“城市綠肺”。而幸福路地區原有的樹木,在建設者手中喜遷新居、得以休養生息,未來還將會像“種子”一樣,把幸福路的故事延續下去。一幅幸福畫卷、生態畫卷將徐徐展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