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包法利夫人的婚外情不同,小说《红字》深刻阐释什么是善与恶?


"一片黑地上,刻着血红的A字。"——题记


翻看霍桑的《红字》,不禁被吸引。故事发生在新英格兰殖民时期的马萨诸塞湾,描写了一个时代叛逆者的个人恋爱悲剧。年轻美丽的女主人公海丝特.白兰,因不幸嫁给了一个年纪衰老的男人,随着这个古怪的老学者在海上失踪,孤寂的海丝特.白兰和身为牧师的丁梅斯代尔产生感情,生下女儿小珠儿。海丝特.白兰因此受到严厉的惩罚,在绞刑台上被大众审判,还在衣服上佩戴红色的A字作为耻辱的标记,直至她死亡。

和包法利夫人的婚外情不同,小说《红字》深刻阐释什么是善与恶?

小说以红字为主要线索,围绕绞刑台这一核心地点,讲述了海丝特.白兰、牧师丁梅斯代尔、医生罗格.齐灵窝斯三个主要人物的心理变化。绞刑台的三次出现,深刻阐释出小说《红字》里主人公们的善与恶。


第一次,海丝特.白兰抱着珠儿站在绞刑台上受罚——表面是罪恶的,内心却是纯洁、善良的。


故事的开端,人群中几个长相粗鄙的妇女,叫嚣着要处置从监狱里出来的海丝特.白兰——一个怀抱婴儿的美丽妇人。一个丑陋且铁面无情的老婆子甚至说:

"但愿我们能够把海丝特太太的那身富丽的衣服从她那俊俏的肩膀上剥下来,那才好呢。"

这一荒谬的画面让我瞬间联想到《西西里的美丽传说》,神秘的大美人玛莲娜,因为过分美丽招来小镇女人们的妒忌和排挤,借机将她扒光羞辱一番。美丽并不是罪过,自私丑陋的心才是原罪。

"身材修长,容姿完整优美"的海丝特.白兰,站在绞刑台上,接受人们的围观,在这里,她是一个罪人,因为她所诞生的婴儿。

和包法利夫人的婚外情不同,小说《红字》深刻阐释什么是善与恶?


书中所描述的,绞刑台第一次出现,是海丝特.白兰抱着珠儿站在绞刑台上受罚。作为刑罚工具的绞刑台,"在那古老的时代,它正如法国恐怖党人的断头台般,人们把它看做教人为善的一个有效工具。"站在绞刑台下的所有人,似乎都有资格去审判这样一个背叛丈夫、为社会所不容的美丽女子,包括在她胸上佩戴红字——一个耻辱与罪恶的标记。被所有人注视的海丝特.白兰,面对公众发泄出的愤怒,靠着自身的坚强忍受着这一切,并且拒绝说出孩子的父亲。

和包法利夫人的婚外情不同,小说《红字》深刻阐释什么是善与恶?

事实上海丝特.白兰是当时社会的殉道者,在霍桑的作品中,英国早期移民大多是信奉加尔文教的清教徒,浓厚的宗教氛围,在人们的思想和生活上留下深刻的烙印,长久以往造成人们精神世界的错综复杂,人性的压抑使得社会环境也一片阴郁灰暗。海丝特.白兰正是生活在马萨诸塞湾殖民地,这里的人把"一切官方都公认是领有宗教机构的神圣性" 。


在我看来,海丝特.白兰表面是罪恶的,内心却是纯洁、善良的。她的罪恶暴露在阳光里,被所有人唾弃,拘禁期满的她带着孩子住在市镇郊外的一间小茅屋里,即使被很多人孤立,处境孤寂的海丝特.白兰忍辱负重,靠自己灵巧的针线活谋生。虽然世人在她身上刺了一个罪恶的红字,"但她有天生的坚强个性与稀有的才能,所以世界是不能完全把她抛掉的。"海丝特.白兰除去日常生活开销,把赚来的多余的财产都用来施舍贫苦的人,还无偿替穷人制粗衣。这个美丽的女子是善良的,不仅是为着忏悔的意义,这更是她表达"生命的热情的方式"。

和包法利夫人的婚外情不同,小说《红字》深刻阐释什么是善与恶?

佩戴着闪耀红字的海丝特.白兰是忧郁绝望的,珠儿给了她生的希望,在珠儿身上她寄托着自己的情感,自己穿着黯淡的粗衣,却怀着奇特的心理为珠儿尽力找寻最奢华的质料。华丽的服装穿在小珠儿身上,使得这个小小的美丽的生命宛如最明亮的小火团,某种意味上,"这个小人儿成了另一个形式的红字,赋有了生命的红字"。在海丝特.白兰的观察里,小珠儿内在生命的特质是神秘莫测的,其成长是奇异的。

"她的纯洁的生命,秉承着不可测知的神意,从一种茂盛的罪恶的热情中,开放出一朵可爱的不朽的花……她是罪恶的标识和产物。"


随着消逝的岁月,海丝特.白兰带着七岁的珠儿生活愈加平静,直到发现丁梅斯代尔遭受的痛苦,表面脆弱实则坚韧的她勇敢站出来,想要拯救陷入悲惨重负的牧师,劝说他离开罪恶的推手——罗格.齐灵窝斯。


第二次,海丝特.白兰、牧师和珠儿夜间站在绞刑台上忏悔——医生罗格.齐灵窝斯,罪恶的推手,表面是善的,但内心其实是丑陋的。


绞刑台的第二次重要出现,是在牧师的夜游中展开的。

"当初的讲台或是刑台,因七年悠长日月的风吹日晒,已变成黝黑,斑驳褪色,同时在这期间,受了许多犯人的践踏,也已损坏,不过它还依然矗立在会议厅的露台下面。"


和包法利夫人的婚外情不同,小说《红字》深刻阐释什么是善与恶?


胆怯懦弱的牧师被罪恶压得喘不过气,滔天罪恶的苦痛和徒然的悔恨时时刻刻纠缠于心中,海丝特.白兰没有供出他来,而他也没有及时站出来承担自己的责任。受到身心折磨的牧师,得到了经验丰富而慈爱的老医生罗格.齐灵窝斯的关爱,青年牧师把罗格.齐灵窝斯当成可以信赖的朋友,两个人形影不离。


罗格.齐灵窝斯阴险狡诈,表面是善的,但内心其实是丑陋的。作为海丝特.白兰的丈夫,无端失踪,却又如幽灵般出现在海丝特.白兰的生活中。罗格.齐灵窝斯的登场是神秘的,这位陌生的学者有少见的与医学有关的博学,加上神圣虔诚的态度,很快获得了人们的信任和崇拜。

和包法利夫人的婚外情不同,小说《红字》深刻阐释什么是善与恶?


为了复仇,罗格.齐灵窝斯通过伪装隐藏起内心的邪恶,以医生的身份接近牧师丁梅斯代尔,假装关心他,实际暗中窥探其内心秘密。例如医生偷窥到牧师胸膛上红字的秘密时,表现出恶魔般的狂欢、惊奇。如书中所写到的那样:


"事实上,他露出的那一种令人恐怖的狂欢的神情,绝不是单以眼睛和相貌所能表现的,而是要通过他全部丑恶的姿态爆发出来,他甚至对天花板扬起了胳膊,在地板上跺着脚——用这样情不自禁的姿势狂乱地表现出来!"


丑陋的神态跃然纸上,在结尾,牧师垂死前揭露出,伪善者实际上才是罪恶最深重的。罗格.齐灵窝斯加速了对牧师的折磨,是导致牧师最终死在绞刑台上的罪恶的推手。在复仇目的达到后,这个丑陋的人跪倒在牧师身边,"露出一种茫然呆木的脸色,似乎毫无生气了。"

罗格.齐灵窝斯,这个罪恶的老人,用全部的生命力和智力来复仇,最终自己也不得善终。


第三次,牧师死在绞刑台上——牧师表面是至高无上的善,违背伦理道德产生了恶,最后真心忏悔又从恶变善。


绞刑台的第三次出现是牧师的死,他倒在了刑台上!


神圣的丁梅斯代尔在会议厅演讲,灵感的力量、雄辩的声音和他自身的魅力感染了大众,受到了四面八方人的赞美,在这一瞬间,牧师丁梅斯代尔达到了"一生中可以说空前绝后的一个绝对胜利的光明时期。" "在这期间,海丝特.白兰如雕像般,伫立在刑台的脚下。"

演讲完即将去赴宴的丁梅斯代尔,仿佛抽光了所有的精气神,呈现一副死灰般颜色的面孔,在海丝特.白兰的搀扶下,走向刑台,宣露出埋在心底的罪恶、痛苦和悔恨。

和包法利夫人的婚外情不同,小说《红字》深刻阐释什么是善与恶?

回顾青年牧师丁梅斯代尔的一生,有着深厚的天赋,丰富的学识,雄辩的口才,洁白无瑕圣洁的名声,在那个时代牧师被人们推上神坛,受到大众的尊敬,然而这样的敬重对丁梅斯代尔是一种痛苦的折磨。作为牧师,他表面是至高无上的善,为大众带来福音。但是作为一个人,一个有感情的血肉之躯,牧师丁梅斯代尔渴望从讲坛上高声吐露出他的心声,告诉大家在他心房上有着罪恶的红字的标记,

他违背伦理道德和海丝特.白兰产生了情感,生下珠儿。


在故事发生之初,海丝特.白兰在刑台上接受大众的审判,人们尚不知真相,作为教长的丁梅斯代尔接受劝说海丝特.白兰的任务,他对海丝特.白兰说出的那番话却是内心的真实写照"因为虽然他将从崇高的地位上跌下来,将同你一起站在耻辱的刑台上,然而那总比一生隐藏着一颗罪恶的心要好一些。"

牧师丁梅斯代尔的内心是痛苦的,时间的流逝非但未能减少他的罪恶,反而使得牧师的心灵上感到极度的恐怖,于是他深夜去刑台上忏悔,做着徒劳的赎罪。

海丝特.白兰不忍心看牧师受到身体和精神的双重折磨,鼓励他远离如恶魔般的医生,到世界的其他地方,改名换姓重新开始新的生活,甚至愿意带着珠儿和他一起走,去过普通的家庭生活。对迷惘中的牧师来说,人生最大的转折点是此次林中和海丝特.白兰的相会,在这次见面后,

他被海丝特.白兰女性的温暖和润泽所感化,试图卸下空虚的假面具,做一个真正的勇敢的人。

和包法利夫人的婚外情不同,小说《红字》深刻阐释什么是善与恶?

"在当时的社会上,牧师是处于领导地位的,所以更受着社会的规律、主义甚至偏见的束缚。"

丁梅斯代尔是当时社会的牺牲者,站在宗教的角度,他是有罪的,但是从人的角度,他却是无罪的。

无论是海丝特.白兰还是牧师丁梅斯代尔,罪恶被揭露出来,才受到大众的惩罚,陷入灵魂的不安中。但是那些秘密没有被揭穿的大众,难道他们自身就没有罪恶了吗?


从牧师丁梅斯代尔本身性格来说,他是善良而懦弱的。处在一个特殊位置下,丁梅斯代尔害怕却又渴望站出来承认自己的罪恶,偷偷刻在胸膛上隐秘燃烧的红字,无数次的忏悔,道德的约束,良心的谴责,在善与恶之间摇摆,牧师精神生命瓦解和崩溃了,终于以耗尽生命力的代价完成自己的赎罪之旅。

善与恶

看完霍桑的《红字》,海丝特.白兰和牧师丁梅斯代尔的爱情深入人心,红字于他们而言是一种罪恶,是一生背负的沉重枷锁。贯穿全文的红字"A",起初是——通奸Adultery,后来逐渐演变成——天使Angel,正如海丝特.白兰对生活的虔诚和热爱,对自我和感情的坚定,在罪恶的背后,我看到了她身上闪耀着善良和美好的光辉。


和包法利夫人的婚外情不同,小说《红字》深刻阐释什么是善与恶?

—END—

图|网络

文|奶油小肚肚

欢迎关注@奶油小肚肚,读书、看电影的生活日记,克服拖延症,一起思考和成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