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傳統行業和電商的個人理解

當電商份額逐年增加,每年淘寶雙11都突破新高。原本線下的體量被電商吃掉了3分之一,而且傳統市場每年的體量都在萎縮,想想也是可悲的。就像大潤發創始人說的,我們贏了所有競爭對手卻輸在了一個時代。是的,電商時代改變了太多,但是很多廠家擠破腦袋去試水去加入電商,並不一定能有好起色。馬雲說的很對,專業的事情還得找專業的人做。以我自己的認知,傳統行業感覺要生存下來,是要付出很大的代價的,要麼消失要麼苟延殘喘。現在的信息太發達,沒有一定技術含量的行業都是拼價格,從各個方面節省成本。加上現在工人工資的提升,廠房租金的上漲,還有時不時查環保之類的,發現中小型企業越來越難生存了。當然電商也不好做,流量太貴了,而且前期都要虧本沖銷量。刷單啊,淘寶客之類的。運營費用不是一般的大,而且還有被查到刷單的風險。想想很美好,生產廠家可以線上線下完美結合,而且價格也有優勢,自己廠家可以很快的做起來,現實還是很殘酷的,連騰百萬都失敗了。發現自己越來越不適應這個時代了,電商方面不怎麼懂,傳統行業做不精,只能慢慢摸索爬滾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