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蒂格利茨經濟學上冊第4版筆記和課後習題

在《精研學習網》首頁輸入關鍵詞即可查看相關資料

先手機註冊,再試用閱讀,滿意後再購買提供下載/免費閱讀


本書嚴格按照斯蒂格利茨《經濟學(上冊)》內容進行編寫,共分為兩部分內容:

第一部分:筆記和課後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本部分內容共分20章,每章由三部分組成:第一部分為複習筆記,總結本章的重難點內容;第二部分是課(章)後習題詳解,對第4版的所有習題都進行了詳解的分析和解答;第三部分為考研真題詳解,精選近年考研真題,並提供了詳細的解答。

第二部分為模擬試題及詳解。參照斯蒂格利茨《經濟學(上冊)》教材,根據各高校歷年考研真題的命題規律及熱門考點精心編寫了兩套考前模擬試題,並提供詳盡的解答。

本書提供電子書及打印版,方便對照複習。


斯蒂格利茨經濟學上冊第4版筆記和課後習題第一部分 筆記和課後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

斯蒂格利茨經濟學上冊第4版筆記和課後習題第1篇 導 論

斯蒂格利茨經濟學上冊第4版筆記和課後習題第1章 現代經濟學

斯蒂格利茨經濟學上冊第4版筆記和課後習題1.1 複習筆記

1.經濟學

(1)經濟學的含義

經濟學研究的是經濟社會中的個人、廠商、政府和其他組織如何進行選擇,以及這些選擇如何決定社會資源的使用的。

(2)界定經濟學核心思想的五個關鍵概念

①取捨

資源是稀缺的,不存在免費午餐;若想多得到一種東西,就必須放棄另一種東西。稀缺性意味著取捨是生活的基本事實。

②激勵

在經濟環境裡,激勵是激發決策者選擇某一方案的利潤(包括減少的成本)。許多因素都可能影響激勵,但最重要的因素是價格。決策者對激勵做出反應;激勵對了解選擇十分重要。

③交換

交換是指人們互換其活動和勞動產品的過程。包括兩大類:一類是交換當作生產本身的一個要素,直接包含在生產之中;另一類是交換獨立於生產之外,並由生產決定。

在現代社會中,交換數量是十分巨大的,市場經濟主要依靠市場交換來解決最基本的經濟問題——生產什麼、生產多少、如何生產、為誰生產以及誰做出經濟決策。通過交換,市場一般能夠確保社會資源的有效使用。市場交換是理解資源如何配置、生產什麼和誰掙得什麼的關鍵。

④信息

信息有廣義、狹義之分。廣義的信息是指一切消息,即世界上一切事物的運動、狀態和特徵的反映。狹義的信息是指有使用價值的情報,即指通過文字、數據、圖像或信號等形式表現出來的,可以傳遞、處理、儲存的對象。信息產生於人類的認識與思維過程中。信息具有能被有目的地使用並滿足人類社會多方面需求的性質,被列為同能源、材料並列的三大重要資源之一。隨著人們獲取、整理、傳播、使用信息的能力不斷提高,信息給人類帶來的福利日益增加,信息越來越成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資源。信息資源具有價值和使用價值,但不會因為使用而消滅,它能夠被重複使用。信息產品可以是商品。

信息或缺乏信息在決定市場的形態以及私人市場保證經濟的稀缺資源有效利用的能力方面起著關鍵性的作用。

⑤分配

分配是指生產要素(特別是生產工具)或產出品在不同社會成員和經濟群體之間的分割。分配是連接生產和消費的一箇中間環節。分配對生產有重要的反作用,它直接涉及人們之間的物質利益關係,對生產的發展起著促進或延緩的作用。

市場經濟不僅決定生產什麼和如何生產,而且還決定為誰生產。分配問題是市場經濟的一個核心問題。在分配問題中,公平與效率問題是其核心,同時也是現代經濟的一個核心問題。

2.三種主要市場

市場經濟在個人(或家庭)和廠商之間的交換中運轉:個人從廠商那裡購買商品和服務,而廠商從個人那裡獲得投入品並生產產出品。在市場經濟中,如圖1-1所示,產品市場、勞動市場和資本市場這三大類市場在個人和廠商之間相互作用。產品市場是廠商向家庭出售其產出品的市場總稱;勞動市場是家庭出售勞務、廠商購買勞務的市場;而資本市場是借貸資金的市場。

斯蒂格利茨經濟學上冊第4版筆記和課後習題

圖1-1 市場經濟中的三種主要市場

3.微觀經濟學與宏觀經濟學:經濟學的兩個分支

微觀經濟學與宏觀經濟學是經濟學的兩個分支。微觀和宏觀視角不過是看待同一事物的兩種不同的方法。微觀經濟學是自下而上考察經濟,宏觀經濟學則是自上而下考察經濟。

(1)對廠商和家庭決策以及特定產業的價格和產量的具體研究稱為微觀經濟學。微觀經濟學集中研究構成經濟的個體單位(廠商、家庭和個人)的行為。它研究個體單位如何做出決策以及影響這些決策的因素。

(2)宏觀經濟學研究經濟作為一個總體的行為,特別是諸如失業率、通貨膨脹、經濟增長和貿易差額這類總量指標的變化。宏觀經濟學還要考察一般物價水平、利率、匯率的變化。

4.經濟學的科學

經濟學是一門社會科學,它用科學的觀點研究社會選擇問題,它建立在對選擇問題的系統探索之上。這種系統探索包括理論形成和數據檢驗。

一種理論通常包括一組假設(或假說)和由這些假設導出的結論。在建立理論時,經濟學家往往使用模型。在經濟模型中,經濟學家常會考慮各種變量及其經濟影響。變量是一種可以度量並且會變化的量,例如,價格、工資、利率、成交量等都是變量。當經濟學家發現變量之間的一種系統關係時,他們就要考慮相關性問題。經濟學家常採用統計檢驗來測定和檢驗相關性。

經濟學家並不滿足於僅僅斷言不同變量之間確實是相關的,他們還希望得出一個變量的變化導致其他變量變化的結論。相關關係與因果關係之間的差別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一個變量“引起”另一個變量,那麼一個變量的變化必然使另一個變量也發生變化。如果變量間的關係僅僅是一種相關關係,那麼可能就不是這種情形。

5.經濟研究的分歧

經濟學家經常要對公共政策問題作出判斷,在這些公共政策問題的討論中,經濟學家經常意見不一致。這些分歧源於兩個原因:他們對一項提出的政策所產生的後果看法不同;他們評價這些後果的方式也不盡相同。

(1)實證經濟學與規範經濟學

實證經濟學研究是指經濟學家對經濟進行描述並建立模型來預測經濟如何變化或不同政策的效果。規範經濟學研究是指經濟學家對不同政策進行評價、衡量各種成本和收益。實證經濟學研究“是什麼”,對經濟運行進行描述。規範經濟學研究“應該是什麼”,對各種行為方式的合意性做出判斷。規範經濟學要利用實證經濟學。

(2)分歧的根源

分歧的根源在於:①在什麼範圍內是由模型的差別導致的;②在什麼範圍內是由對數量關係估計的差別導致的;③在什麼範圍內是由價值判斷的差異導致的。


提供下載/免費閱讀

http://zct.100xuexi.com/Ebook/14841.html

斯蒂格利茨經濟學上冊第4版筆記和課後習題


找資料,上《精研學習網》http://zct.100xuexi.com/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