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北伐,聰明的孔明不如愚蠢的劉禪看得透

對於北伐,聰明的孔明不如愚蠢的劉禪看得透

對於北伐,聰明的孔明不如愚蠢的劉禪看得透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這是杜甫的詩句。

杜甫這句詩表達了詩人對孔明的崇敬與北伐無果而終的惋惜。這句詩可以看做一千多年來人們對孔明北伐的基本態度。

不過,在我看來,孔明之於北伐,有些不適宜,是聰明人做的一件蠢事,而且我還認為在北伐這個問題上,聰明的孔明不如愚蠢的劉禪看得透徹。

下面我從三個方面具體分析:

一, 蜀漢百姓贊成北伐嗎?

蜀漢百姓是不贊成北伐的,我從三個方面回答這個問題。

1,孔明每一次北伐,都是無果而終,引發社會動盪。

劉備駕崩後,劉禪繼位,孔明主持工作,從建興六年開始到建興十二年,孔明病死在百丈原為止,前後將近七年時間,先後六出祁山,五次北伐,都是無果而終。

建興六年春天,孔明首次出征北伐,卻因馬謖失街亭,草率收兵。

同年冬天再次出征,卻因為沒有軍糧,不得不收兵。

建興七年,孔明派遣陳式出征,這次小有收穫。

陳式攻克了武都、陰平兩郡。

建興八年,曹魏派司馬懿、張合等進攻漢中。孔明出征迎戰。後因遇雨,道路阻隔。司馬懿罷兵,雙方沒有接觸,戰爭就結束了!

建興九年,孔明再次出征後又因為沒有軍糧,不得不收兵。

建興十二年,孔明再次出征。與司馬懿對峙一百多天,後病死於百丈原。

孔明連年征戰,帶給蜀漢百姓的是災難。

由此引發蜀漢社會動盪不安。

2, 北伐是不理性的舉措,之於蜀漢百姓是一場災難。

我從北伐之前,北伐過程中,北伐之後等三個階段分析這個問題。

第一,北伐之前,蜀漢社會動盪不安,這說明不具備北伐的條件與環境。

劉備駕崩前後,劉禪繼位之初,蜀漢社會動盪不安。

彰武三年春,漢嘉太守聽說劉備病入膏肓,擔心劉備駕崩後,孔明伺機報復自己,於是舉兵反叛。

建興元年,牂牁太守朱褒舉郡反叛;之前還有益州郡大戶雍凱反叛;越雋王高定反叛。

更為嚴峻的是,雍凱還將蜀漢朝廷派往益州的太守張裔流放到東吳,可見雍凱勢力的強大與囂張。

更為揪心的是朱褒舉郡反叛,益州從事常房蒐集到朱褒的反叛證據,捉拿朱褒的主簿審查,並處死了朱褒主簿。朱褒以此汙衊常房,並誅殺了常房。孔明對此不分青紅皂白,反而迎合朱褒,誅殺了常房的幾個兒子,並將常房的弟弟遷移到朱褒的實力範圍,以此來安慰朱褒。但是朱褒仍然怙惡不悛。

對此,為《三國志》作注的裴松之都看不過去,評價說:“哪有枉殺無辜來安撫叛逆之賊的?”

在蜀漢社會如此動盪不安的情況下,孔明先是南征,之後又連續七年北伐,這讓蜀漢社會更加動盪不安。

建興十一年,孔明正在運轉軍糧,準備繼續北伐,南方少數民族首領劉胄趁機叛亂。這說明孔明主持工作、北伐期間,社會並不太平。

第二,北伐過程中,朝中官員掣肘,這說明北伐不是上下一心。

建興九年,孔明出征北伐,留守後方的李嚴卻與孔明玩貓膩。

李嚴先是派人送信孔明,告知孔明由於大雨,軍糧無法送到前線,建議孔明撤軍。

孔明無奈,只得撤軍。

之後,李嚴又說,軍糧很充足,怎麼撤軍呢?想甩鍋孔明。

要知道,李嚴可是劉備的託孤大臣啊!

這樣級別的人物都掣肘孔明北伐,可見北伐並不是深得人心。

孔明無奈,最後將李嚴貶為貧民,放逐在外。

與此同時,後方留守官員,也是不斷製造麻煩。

張裔被孔明設法從東吳救回來後本應安心工作報答孔明,卻因個人的緣故,與同事楊洪鬧彆扭,讓孔明又不得不寫信,勸導張裔。

北伐前線,孔明身邊的魏延對孔明也是百般不滿。

第三,蜀漢百姓厭惡北伐,逃避兵役。

《三國志·呂乂傳》記載,很多郡都無法為前線派遣兵員,只有呂乂還能徵集五千人送往前線。在這些人送往前線的時候,呂乂安撫加恐嚇,才使這五千人到達前線。

後來,呂乂就任蜀郡太守。呂乂做工作,讓那些戰爭年代為了躲避戰爭,逃離在外的人重新登記戶口,僅益州郡就有一萬多人出來登記。由此可見當時逃避戰爭的人是多麼嚴重。

更為嚴重的是蜀漢百姓苦不堪言。

易中天在《品三國》時算過一筆賬。

劉禪投降時,蜀漢有二十八萬戶,人口有九十四萬,軍隊有十萬兩千,官吏有四萬。也就是說每九個人要養活一個士兵,每七戶要供養一個官吏,蜀漢人民實在是負擔不起了!

對此,蜀漢官員譙周一針見血地指出:“師旅數出”,“百姓凋敝”。

孔明連年北伐,劉禪雖然被關在皇宮,但是對此也有耳聞。後來孔明去世,劉禪出宮,逐漸掌權,對於北伐,劉禪有自己的想法。

3,劉禪閉口不談北伐,平穩執政三十年。

對於北伐,聰明的孔明不如愚蠢的劉禪看得透

劉禪閉口不談北伐,不是贊成孔明的北伐,也不是不關心北伐,而是堅決反對北伐。

理由有三點。

第一, 一道聖旨制止了蔣琬亂動。

孔明之後,蜀漢蔣琬當家。

蔣琬是孔明忠實的擁躉者,堅決執行孔明北伐既定方針。

劉禪對蔣琬的行為也是閉口不談,似乎不關心蔣琬的所作所為,但是關鍵時候,劉禪給蔣琬下了一道聖旨。

聖旨大意說,現在魏國動盪,是北伐的好時機,積極準備。至於什麼時候行動,要等到孫權行動,我們才行動。

最後是孫權一直沒有行動,蔣琬就一直處於待命之中。

第二, 費禕對劉禪北伐的態度心領神會。

蔣琬死後,費禕當家。

費禕清楚劉禪的態度,因此也從不提北伐之事。

分管軍事的姜維忍不住,時時在費禕面前提起北伐,要親自帶兵北伐。每當姜維執意要北伐時,費禕也只是象徵性的給他一些士兵。

姜維還是執迷不悟,反覆在費禕面前提出要帶兵北伐。最後費禕不得不點醒姜維說:“對於北伐,孔明軍師忙了半輩子都沒有成功,我們這些人比起孔明軍師來不知相差多遠。孔明軍師辦不成的事情,我們能辦成嗎?我們唯一能做的是好好維持現狀,等到將來有了不起的人物出現,讓後人去北伐吧!”

第三, 姜維不識時務,自討苦吃。

費禕死後,姜維執掌軍權,多次出兵北伐,劉禪對此也是置之不理。

劉禪置之不理,不是沒有人替劉禪發聲。

對於姜維執意北伐,劉禪身邊的宦官黃皓傳話說,要換掉姜維,讓另外的人執掌軍權。

姜維聽說後還不知天高地厚,向劉禪建議,殺了黃皓。

劉禪漫不經心地說:“黃皓只不過是一個跑腿的,您沒有必要與他計較。”

這一次,姜維才明白了自己做錯了什麼,於是請求躲到深山種麥子去。

儘管人們都以為劉禪是阿斗,可是劉禪在沒有孔明的日子裡,平安執政三十年。

二, 以孫權為外援可靠嗎?

1,孔明主張以孫權為援。

孔明第一次見劉備,就提出“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

後來,孫權稱帝,蜀漢很多官員又說,現在孫權也稱帝了,再與他結盟,不符合國體,也不符合道理。

孔明說“孫勸想稱帝,並不是最近的想法,他想稱帝的想法早就有了,我們還是應該與他結盟,這樣有利於我們北伐。”

孫權真的願意與蜀漢結盟嗎?

對於北伐,聰明的孔明不如愚蠢的劉禪看得透

2,三國鼎立,孫權有自己考量。

三國鼎立,孫權對於結盟,有自己的想法。

第一,佔領長江中上游是孫權一慣的主張。

孫權與魯肅第一次見面,魯肅就向孫權建議:“竟長江所極,據而有之,然後建號帝王以圖天下。此高帝之業也。”孫權聽後表面上敷衍,內心十分高興!

後來呂蒙也是這麼說的!

呂蒙曾對孫權說:“全據長江,形勢益張。”

孫權採納了呂蒙的建議。

第二,孫權早就有收復荊州的意思。

孫權以為,荊州是自己借給劉備的,應該及時收回。孫權也一直計劃收回荊州。

呂蒙曾對孫權說過,劉備、關羽這些人不值得信賴。現在劉備、關羽對我們江東沒有動作,是因為有大王在,有我們這些人在。我們應該趁我們還年輕的時候收回荊州。一旦我們不在了,荊州靠後人,那是收不回來的。

在奪取荊州與徐州這件事情上,孫權與呂蒙有過探討。

呂蒙對此十分明確,對孫權說:“現在曹魏大局不妙,是奪取徐州的好機會。奪取徐州也很容易,但是守不住。奪取荊州才是我們應該做的,奪取荊州,佔領整個長江領域,我們就不擔心北方曹魏對我們的威脅了!”

由此可以看出,奪取、佔領荊州是東吳的既定國策。

第三, 孫權眼裡,只有利益,沒有盟友。

從幾次大戰中可以清楚地認識孫權的這一想法。

赤壁之戰:曹操強大,孫權與劉備結盟,對付曹操。

襄樊之戰:劉備強大,孫權與曹操結盟,對付劉備。

夷陵之戰:孫權為了對付劉備,不惜對曹丕稱臣。

夷陵之戰:劉備慘敗,孫權又及時收手,主動與劉備結盟。

從以上事例看,在孫權眼裡,沒有盟友,只有利益。孫權極力維護三國鼎立的局面,以此為自己開拓生存空間。

由此可以肯定地說,孫權絕不會永遠與蜀漢結盟,當蜀漢的力量威脅孫權生存的時候,孫權會立即與曹魏結盟,來對付蜀漢。

3,劉禪冷靜觀察孫權,待時而動。

這一點上面已經說過,蔣琬準備北伐,劉禪就叮囑蔣琬,可以積極準備,但不要輕舉妄動,只有孫權先動,我們才可以行動。

從這一點可以看出,劉禪對孫權是不抱任何希望的。

三,蜀漢能避免投降曹魏的悲劇嗎?

1,孔明反對投降曹魏。

我們研讀史料,可以看出孔明之於北伐,之於投降曹魏,其心理是非常矛盾的。其矛盾心理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第一, 對於北伐,孔明有孤注一擲心理。

孔明曾經上書對劉禪說:“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然而不罰賊,王業亦亡,唯坐待亡,孰與伐之”。

這說明孔明之於北伐是沒有任何信心的,孔明的北伐只是在做困獸鬥。

從下圖也可以看出,以蜀漢的實力是無法抗拒曹魏的。

對於北伐,聰明的孔明不如愚蠢的劉禪看得透

蜀漢僅佔有益州

第二, 對於投降曹魏,孔明也存在僥倖心理。

魏國司徒華歆、司空王朗,尚書令陳群等分別寫信給孔明,規勸孔明投降曹魏。

孔明對此不屑一顧。

後來,孔明在《正議》中寫道:“昔世祖之創跡舊基,奮羸卒數千,摧莽強旅四十餘萬於昆陽之郊。夫據道討賊,不在眾寡。”

這段話有兩條信息。

一是孔明以世祖劉秀為榜樣,希望能如劉秀那樣,一戰而定乾坤。

這在當時的情況下是完全不可能的,因為劉秀與孔明所處的具體環境千差萬別。

這段話的第二條信息就是孔明不投降曹魏的答案。孔明對北伐抱有僥倖心理,要是能一戰而定乾坤,還有什麼必要投降曹魏呢?

第三, 孔明執意北伐,違反初衷。

孔明當年在隆中與劉備的規劃是“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

孔明這句話的大前提是“天下有變”,當時的曹魏社會穩定,不存在“天下有變”這個大前提。

其次,荊州這個便於“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的有利條件喪失。

其三,“出於秦川”這個條件尚存,但“出於秦川”十分不容易。

對於北伐,聰明的孔明不如愚蠢的劉禪看得透

從地圖可以看出,從巴蜀“出於秦川”是多麼艱難

從上圖可以看出,“出於秦川”是十分困難的,孔明六出祁山的實踐也證明“出於秦川”是很難做到的。

因此在如此不具備北伐的條件下,孔明執意北伐,是不可想象的一件事情。

2,投降曹魏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春江水暖鴨先知”,蜀漢名流,社會賢達等人處於蜀漢社會背景下,對蜀漢社會,對天下大勢,是有清楚認識的。

杜微、周群、譙周等三人是蜀漢社會有影響的名流,下面,我們列舉這三人的事例予以回答。

第一, 杜微不出來做官,是對孔明的失望。

杜微,原劉璋從事,後因疾病辭官。劉備到了益州,杜微裝聾帶啞,閉門不出。

劉備駕崩後,孔明主政,於建興二年用專車將杜微請到益州,盛情邀請杜微出山。

見面時,孔明滔滔不絕地闡述自己的北伐主張,杜微聽了,沒有半點表示。

最後孔明感嘆說:“您只要用您高尚的品德來輔佐當今就行了,並不要求您負責軍師,為什麼就這樣急匆匆的要走呢?”

第二, 周群的讖緯之學,解釋了天下走勢。

讖緯之學是東漢在劉秀支持下形成的一門學派。今天的我們來看讖緯之學,知道其不具備科學性,但在當時屬於社會主流學派。

周群是蜀漢研究讖緯之學的領軍人物。

當時有人問周群:“《春秋讖》說代漢者當塗高,是什沒意思啊?”

周群說:“當塗高就是魏啊!”意思非常明確,取代漢人天下的就是魏國。

第三, 譙周的讖緯解釋,驗證了周群的讖緯之說。

對於北伐,聰明的孔明不如愚蠢的劉禪看得透

譙周

譙周也是蜀漢大名鼎鼎的人物,而且譙周與孔明的關係也很不一般。

孔明死後,譙周是唯一前往孔去世地方弔喪的官員。

譙周明確反對北伐,並著有《仇國論》,直言自己反對北伐的主張。

譙周也是讖緯之學的潛心研究者,對讖緯之學有很多見解,對周群“代漢者當塗高”,十分贊成,並有自己的預言。

譙周曾在一根柱子上寫道:“眾而大,期之會,具而授,若何復?”“眾而大”,就是曹的意思,全句的意思是說天下將聚會在曹魏的統治下。

儘管讖緯之學並不是一門很科學的學說,但是當時社會名流借讖緯之學預測社會走勢,還是有一定事實依據的!

3,劉禪投降曹魏,利大於弊。

我們引用《三國志·譙周傳》中的內容來回答這個問題。

景耀六年冬,魏國大將軍鄧艾攻佔江由,長驅直入。而蜀國本以為敵軍不會馬上攻來,未作守城的準備。

等到聽說鄧艾已進入陰平,百姓慌亂騷動,紛紛逃進山林荒野,不能禁止。

劉禪召集群臣討論對策,無人能想出妙計。

有人認為蜀國與吳國,本為友盟,可以投靠吳國;有人認為南中七郡,陡峭險阻,容易守禦,可以南奔。

譙周認為:“自古以來,沒有寄依別國而作天子的事,現在如果投奔吳國,一定要臣服吳國。而國家的政令和倫理不同,大的能吞併小的,這是自然規律。從這一點看,魏國能夠吞併吳國,而吳國卻不能吞併魏國,這是很明白的事。同樣是做小稱臣,哪比得上向大國稱臣?與其遭受兩次屈辱,哪比得上忍受一次屈辱?再說如果投奔南中七郡,就應該早作準備,然後才能有所憑依。現在大敵當前,災禍失敗將要到來,手下人的心志,沒有一個可以保證不改變,恐怕出發的那一天,就會發生不測之變,還能等到您到南中七郡嗎?”於是後主聽從譙周的建議。

劉禪投降曹魏,劉姓平安無事,整個蜀國也因此而完好,都得力於譙周的謀劃。

結論:

從社會發展看,維護國家統一是大前提;從儒家的觀點看,為官者,當施仁政;從社會趨勢看,新勢力一定會取代舊勢力。

綜合這三方面看,對於北伐,聰明的孔明還不如愚蠢的劉禪看得透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