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見丨自以為是


洞見丨自以為是

自以為是,是每個人的通病。就連大文豪蘇東坡也未能免疫。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晴天......”,這首蘇東坡的水調歌頭,我們耳熟能詳。而《定風波》更是備受世人喜愛: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這首詞是蘇軾晚年的經典之作。

年輕時,蘇東坡在瓜州任職,和金山寺的住持佛印禪師一起參禪論道,寫詩品茶。一天,蘇東坡靜坐之後,若有所悟,作詩一首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風吹不動,端坐紫金蓮。蘇東坡看來看去,自覺意境很深、很是滿意,讓書童送給佛印禪師。


洞見丨自以為是

佛印接過詩作,莞爾一笑,拿筆批了兩個大字,叫書童帶了回去。蘇東坡見書童歸來,自以為禪師一定會為自己修行佛法的境界點贊,急忙打開,卻見上面寫著“放屁”兩個大字,不禁怒火中燒,立刻乘船過江,找佛印興師問罪。

船到金山寺時,佛印已在岸邊恭候多時。蘇東坡大聲質問:“你我是至交道友,我的詩,我的修行,你不點贊也就罷了,怎麼可以惡語中傷?”佛印反問:“我罵你什麼了?”蘇東坡把詩上批的“放屁”兩字拿給佛印看。佛印哈哈大笑:“哦!你不是說‘八風吹不動’嗎?怎麼‘一屁就打過江’了呢?”蘇東坡呆立片刻,恍然大悟,慚愧不已。

東坡一生給世人留下許多膾炙人口的文學作品,然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侷限,免不了取得一點小成績,獲得一點小收穫就沾沾自喜、自命不凡,如果不加反思,必將成為人生路上的障礙。自以為是,不可小覷。(圖片來源於網絡)

洞見丨自以為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