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山水畫“三遠"、“六遠”法與"焦點透視”無關

中國的山水畫家在構圖時,不可避免會遇到透視方法的問題。透視,是繪畫用語,是指畫家們在作畫的時候把客觀物象,在平面上描繪出來,並且使他們具有立體感或遠近的空間感,這種方法就叫做透視法。就“透視法”一詞的來源,他源自西洋畫的“焦點透視”。所謂“焦點透視",就像一架照相機,觀察者固定在一個地點上,把能攝入鏡頭的物象,真實的拍下來。西洋畫的這種透視方法,受地點和空間的限制,視點以外的東西就不能被攝入畫面。中國畫家在創作時,觀察點不在一個地方,不受時間丶地點等限制,而是根據需要,移動觀察點進行觀察,把不同的地點上看到的東西,全部組織進自己的畫面,這種方法,前人稱之為“散點透視”。

傳統山水畫“三遠

高遠丶平遠(二者合一)

中國山水畫透視法的形成,有著悠久的歷史,在南北朝時代,宗炳的巜畫山水序》中,就曾這樣論述:“且夫崑崙山之大,瞳子之小,迫目以寸,則其形莫睹,迥以數里,則可圍於寸眸……,豎劃三寸,當千仞之高,橫墨數尺,體百里之迥……”。這就是說。畫面雖小,仍然可以巧妙地表現百里之物,千里之勢。宋代郭熙著巜林泉高致》,這篇文章中提出了“高遠"丶"深遠"丶"平遠”的"三遠透視法"。他在文中是這樣論述的: "山有三遠,自山下而仰山巔謂之高遠,自山前而窺山後謂之深遠,自近山而望遠山謂之平遠……"。後來韓拙在《山水純全集》中,又補充了“闊遠"丶"迷遠"與"悠遠",共稱"六遠"。這是中國山水畫史上,對山水透視的繼承和發展。對於“彌遠”,離不開煙霧與野水,表現的是莫測而深遠的境界。對於“闊遠",韓拙認為,"有近岸廣水,曠闊遙山者,謂之“闊遠”。而"幽遠”,指“景色至絕,而微茫縹緲者"。這後面的三遠法,實際上是對宗炳“三遠法”的補充,也沒有多少實質性的意義。當代中國畫理論家王伯敏教授,他將中國畫對透視的處理,歸納為“七觀法”,具體是指:一,步步看,二,面面看,三,專一看,四,推遠看,五,拉近看,六,取移視,七,合六遠。王伯敏教授總結的七觀法,是對古代"六遠法”的豐富和補充,與西畫的焦點透視法,基本上也沒多少關聯。從古代的“六遠法",到王伯敏教授的"七觀法”,可以看出中國山水畫家在觀察與表現上,有著一套獨特的傳統方法,我們稱之為中國透視法。他使中國畫家,在創作上獲得了極大自由,提高了作品的表現能力,值得我們繼承和發揚。

傳統山水畫“三遠

平遠之景一倪贊

綜上所述,西洋畫的焦點透視法與中國傳統山水畫的構圖法則,本身不是一個概念,焦點透視,是物理性的,他是理性和科學層面的。西畫的創作視角,因焦點透視固定在一個點上,處理對象時,給人以機械化的感覺。中國畫家就聰明很多。他們在觀察物像時,從下往上,從前往後,來回移動的看,還能放大看,縮小看,推遠看等等。將觀察到的結果,描繪在畫面上。在一幅畫上,能把這幾種觀察方法用在一起組織畫面。北宋范寬的《溪山行旅圖》,將一座高大的山體描繪在畫的中央,當屬高遠法,按理說,能看到這麼大山體的全貌,應該站得很遠很遠,那麼山腳下的人物水口等景物,是無法看得那麼清楚,可在畫面表現時,這些景物如在目前。這用焦點透視的方法丶原理,是無法解釋的。

傳統山水畫“三遠

高遠之景一范寬巜溪山行旅圖》

在現代畫家中,李可染先生,在他的山水畫構圖中,有很多作品是表現高遠之景物,但同時層層推進,又具有深遠之法,整個畫面厚重,所描繪的景物又不是那麼分明,他更注重的是畫面的形式,吸取了西畫的明暗之法,卻不合西畫的透視之理。

傳統山水畫“三遠

高遠丶深遠並用

在古代中國山水畫裡,尤其是在文人山水畫,古代畫家們選取創作素材的時候,他們並不注重對景寫生,而是通過自己暢遊山水,將山水的面貌識記於心,再注入己意,將外象內化,使山川之景,為吾所用,達到寄情山水的目的。他們在作品構圖時,也不知道什麼叫焦點透視。元代大畫家黃公望,在他創作的巜富春山居圖裡》,描寫的是新安江上桐廬一帶的風景,在畫面上,有高遠之法,也有平遠之法,但是這麼長的畫卷,無論用什麼透視法,都是無法完成的。更何況在那麼遙遠的時代,焦點透視這個詞還沒有出現,但我們的祖先,發揮他們的聰明才智,創作出一幅幅,不朽之作。

傳統山水畫“三遠

七觀法

我們的傳統文化,原來是這樣的博大精深,我們一定要發揚優良傳統,不要枉自菲薄,國家強盛之日,便是中華文化令世界矚目之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