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代親能有多親?網友:看完最後一個故事,再也不嫌棄老人帶娃了

一個朋友說:沒想到,小時候一次打也沒捱過的我,竟因為我打了我孩子,捱了我爸兩巴掌,這隔代親也太傷人了,我開始懷疑我孩子是他親生了,我是撿來的!

說起隔代親,親的方式簡直是五花八門。

01

為了博你一笑,我可以傾盡全力

前不久,吉林的一位姥爺為了給南方的外孫看下雪,竟然拿著鏟子人工降雪了1個小時,期間不斷的將雪鏟起,然後用力撒向空中,看著身邊開心的小孩,姥爺乾的更帶勁了。

隔代親能有多親?網友:看完最後一個故事,再也不嫌棄老人帶娃了

有網友說:小時候下雪,但凡把鞋子弄溼了一點,都要捱上一頓訓,時代變化了,世道也不一樣了,當年的父母,終於不想扮演高高在上的成年人了,竟然帶著隔輩的孩子主動出來玩雪了!

02

為了滿足你的味蕾,我可以任性一把

上個月,就在豬肉最貴的時候,煙臺的一位省吃儉用的姥爺卻花了12000為外孫女罐了滿院子的香腸。

而這個姥爺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農民,全家一年的純收入也就三四萬元左右,自己平時吃肉都不捨得買太多,竟然因為外孫女的一句:“想吃香腸了”,拿出近一半的年收入來滿足孩子的味蕾。

隔代親能有多親?網友:看完最後一個故事,再也不嫌棄老人帶娃了

在這個豬肉價格一片紅的時候,一次性給外孫女做這麼多香腸,不禁讓孩子媽媽紅了眼眶。

03

為了孫子的營養,我可以傾盡所有

母嬰店一對穿著樸素的爺孫,爺爺在奶粉專櫃前駐足已久,奶粉選了又選,價格還是太高,買不起……

問了一圈,爺爺還是回到了最初的那罐奶粉。結賬的時候,爺爺在兜裡掏出一大把零錢,一角兩角,一塊,兩塊……一共83元,最後只剩下兩毛。

為了孫子的營養,爺爺不知道攢了多久,也許,這是爺爺除了日常生活花銷外僅存的“零用錢”了吧。

隔代親能有多親?網友:看完最後一個故事,再也不嫌棄老人帶娃了

這些“隔代親”的帶娃方式暖哭了無數網友,然而,網上有很多關於老人帶娃的言論,比如:如果有條件,一定要自己帶娃。因為老人教育理念落後、文化水平太低,素質不高,甚至還抽菸喝酒不講衛生、髒話連篇。

仔細想來,誰不願做一個優秀的人?

他們教育理念落後,是因為那時候連一家的溫飽都是問題,怎麼可能有時間去研究育兒;

他們文化素質不高,是因為上學都要捎帶著照顧弟弟妹妹,放了學還要拔草餵羊喂牛;

他們抽菸喝酒,是因為他們實在太難,難道要靠酒精來麻醉,累到要靠尼古丁來提神;

他們不講衛生,是因為那個年代,穿件保暖的衣服都是奢侈,他們寧可用收拾自己的時間多在地裡乾點活,況且,勞動中的人,即使此刻收拾乾淨了,下一刻也會被汗水浸溼;

他們髒話連篇,是因為他們幾乎沒有上過學,更不知道如何用文字來表達自己,只能將身邊的事物融進生活無盡的瑣碎、無奈、痛苦,化作某些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情感。

隔代親能有多親?網友:看完最後一個故事,再也不嫌棄老人帶娃了

但他們對孩子的心不亞於現在的我們舐犢情深,他可以放下當年的威嚴,不再扮演高高在上的成年人;

他可以頂著嚴寒,拖著老去的身軀,花一個小時時間為外孫製造人工降雪;

他可以花費半年的積蓄,為孫女灌上一院子的香腸;

他甚至可以傾盡所有,為孫子買一罐連100塊錢都不到的奶粉……

更或者,他們覺得對我們虧欠太多,只能選擇在晚年用盡力氣去寵愛我們的孩子,因為我們已經長大了,不再需要他們的呵護。

因為他們老了,當年被我們仰視的父母,在我們面前卻開始變得小心謹慎起來……

隔代親能有多親?網友:看完最後一個故事,再也不嫌棄老人帶娃了

他們在孩子的養育上雖然有很多問題,但也不能否認那是時代造就下的產物。

也許,身為父母的你,覺得自己的育兒理念很正確,但不能保證,二三十年後,又會出現什麼樣的育兒理念。更不能保證,當你幫你的孩子帶娃時,你的理念還能受用,也許將來的你將會重複父母那一代的“老路”……

“父母之愛子,必為之計深遠。”與其抱怨老人帶娃的各種問題,不如請老人和我們一起學習育兒技巧,相信在“隔代親”的動力下,老人會願意作出改變。


做父母可以不考試,可以犯錯,但一定要不停的學習,不斷的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