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不幫兒女“帶娃”的老人,晚年過得怎麼樣?聽聽過來人怎麼說

在中國的傳統道德美學裡,老年人最期盼的晚年生活大概就是,兒孫滿堂、家庭和睦、其樂融融。俗話說:"多子多福。"但是對於一些幫助兒女"帶娃"的老人來說,多的不僅是福,而且多的可能是負擔。

那些不幫兒女“帶娃”的老人,晚年過得怎麼樣?聽聽過來人怎麼說

不幫兒女帶娃,晚年過得怎麼樣?

如今,有許多老人退休之後會在家幫工作繁忙的兒女帶孩子,一來是為了減輕兒女們的負擔,二來是滿足自己抱孫子孫女的願望。但是,有些老人會拒絕幫忙帶娃。那麼,那些不幫兒女"帶娃"的老人,晚年過得怎麼樣呢?來聽聽過來人怎麼講:

1、子女怨恨,不願贍養老人。

五十五歲的張阿姨本想著和老伴一起出門旅遊,看看大好河山。但是剛生完孩子不滿一年的兒媳卻希望張阿姨夫婦能夠留下來,幫他們看幼小的孩子,張阿姨卻表示不願意。雙方在經過商議再到指責最後到爭吵之後,兒媳最終表示:"如果你現在不幫我帶孩子,等你老了走不動了,也不要指望我來養你!"

2、子女心有不滿,贍養但不盡心。

七十歲的黃阿姨腿腳已經不靈活了,被兒子兒媳送到了養老院,一年都沒能來探望幾次。黃阿姨心裡明白:"準時因為當初我不肯幫他們帶孩子,他們雖然嘴上不說,心裡肯定都在怨恨我呢,所以才不來看望我這個老太婆。"

3、子女覺得無所謂,家庭和睦。

相比張阿姨和黃阿姨,齊阿姨的境況就完全不同。當齊阿姨告訴兒媳自己不想帶孩子的時候,兒媳非但沒有生氣反而還很開心地和齊阿姨說,讓她安心養老,孩子不需要她操心。如今,齊阿姨一家其樂融融,兒子兒媳也經常帶孫女回來看望她。

那些不幫兒女“帶娃”的老人,晚年過得怎麼樣?聽聽過來人怎麼說

老人不帶娃遭子女嫌棄,這種矛盾怎麼破?

看到張阿姨和黃阿姨的晚年境遇,說到底就是家庭矛盾沒有得到正確處理。兩代人之間難免會因為觀念、性格的不同而產生矛盾,那麼,我們究竟應該如何解決這種家庭矛盾呢?

1、每個人都有話語權。

矛盾的根本在於溝通不當。兒女想讓父母幫忙帶孩子,但是卻不明白父母內心的真實想法,這就是雙方產生矛盾的重要原因。

因此,在遇到矛盾的時候,無論是做兒女的還是做父母的,都要學會與對方溝通,將問題攤開來講,告訴對方自己的想法,並試著瞭解對方的處境。只有這樣,雙方才能設身處地地為對方考慮,做到寬容、理解,將矛盾最小化,從而找到解決的辦法。

2、重視親情,不要讓矛盾越來越大。

俗話說:"家和萬事興。"即使父母和子女之間有矛盾,但是畢竟是一家人,一家人之間最重要的就是感情。因此,當遇上矛盾的時候,雙方心裡要想著親情這一點,學會理解、學會退讓,不要翻舊賬激發矛盾,讓矛盾越來越大。

那些不幫兒女“帶娃”的老人,晚年過得怎麼樣?聽聽過來人怎麼說

父母不幫忙帶娃,兒女該怎麼做?

1、放平心態,盡善盡孝

父母不幫忙帶娃,做兒女的就不盡孝贍養父母了?答案明顯是否定的。在法律上,父母沒有義務幫子女帶孩子,而子女贍養父母,給父母養老卻是一種責任、一種義務。而且,父母並不是保姆、傭人,子女沒有權力"使喚"父母,"強迫"父母給自己帶孩子。因此,子女們在面對父母拒絕帶孩子的時候要做到放平心態,不怨恨父母,並且尊重父母,讓父母安享晚年。

2、體諒父母,自給自足

父母拒絕幫忙帶孩子,這是於情於理的事情。子女們要學會體諒父母,父母年輕的時候忙著賺錢養家、帶孩子,將子女拉扯大,老了之後,他們期盼著能夠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做子女的不應該孝順父母,滿足父母的心願嗎?

因此,子女們要試著理解父母,試著換位思考,如果你老了的時候,你的子女要求你幫忙帶孩子,你會如何?所以,帶孩子應該是自己的事情,子女們應該自己找到帶孩子的辦法,例如花錢僱保姆照顧、送託兒所等等。

那些不幫兒女“帶娃”的老人,晚年過得怎麼樣?聽聽過來人怎麼說

親情是世界上任何一樣東西都無法取代的。無論父母還是子女,都應該學會相互理解相互體諒,共同守護家庭的那份和諧。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我是尼莫媽媽育兒師,也是5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