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毅元帅:对父母“约法三章”,为人民鞠躬尽瘁

1950年,陈毅元帅的父母赴上海看望阔别20多年的儿子。陈毅非常高兴,抽星期天和夫人张茜一道陪父母逛了一天大街,还领着父母吃了城隍庙的好多名牌小吃。

但陈毅毕竟是新任市长,有大量的工作等待着他,打这之后,就没时间陪父母玩了。

母亲在家带孙子倒也怡然自乐,可生性爱动的父亲却坐不住了。老爷子想来想去,想起了陈毅的堂弟——上海市税务局的稽核员陈红农。

一天,陈红农请过假,通过陈毅的秘书要来车,陪着叔父痛痛快快地玩了起来,把外滩、豫园、静安寺全转遍了。

陈毅元帅:对父母“约法三章”,为人民鞠躬尽瘁

陈毅得知此事后,犹豫再三,但还是决定制止。作为儿子,他深知父亲的性格爱好,也希望父亲能玩得安逸,玩得自在,享享天伦之乐;作为市长,陈毅则认为自己的家人更应该处处带头,遵守革命纪律。

于是,陈毅在家庭会议上说道:“上海刚解放,社会治安还很乱,一批批特务暗对着我们,爸爸私自外出是不对的,也给保卫人员添了麻烦嘛。作为我的父母,你们更应遵守纪律。我们现在来个‘约法三章’好不好?

1.不得随意运用公车;2,不要借用我市长的名义外出办事;3.没有特别的事不要外出。”

父亲听罢笑道:“好吧,为了我儿子的工作,我‘遵命’就是!唉,在老家薛苞镇,我这‘陈棒棒烟杆’茶馆里一呆就半天,多自在呀。”


陈毅元帅:对父母“约法三章”,为人民鞠躬尽瘁

父母在上海住了三个月,思家之心甚切,在送别父母时,陈毅心中一阵内疚:“爸,在上海没陪你玩好。”

“老子回家后,多坐几天茶馆补起就是。”

“爸、妈,回到四川‘约法三章’的前两条还不能改呀,这是支持儿子的工作。”陈毅又认真地叮嘱父母。

父母都呵呵笑了:“二伢子放心,我们哪会拖你后腿呢。”父亲又风趣地补了一句:“你没给老子丢脸,老子也不能给你娃儿丢脸。”送行的人都被逗乐了。

1954年,陈毅赴京任国务院副总理,又把父母接到北京住了两三年。

陈毅元帅:对父母“约法三章”,为人民鞠躬尽瘁

在京期间,父母深居简出,严于律己,深受敬重。尤其是众老帅的父母都去世了,逢年过节,老帅们总忘不了看看陈毅的父母,处处充满温情。可在四川住了几十年的父母始终不习惯北方生活,于是1957年他们打算回家乡,定居成都。

陈毅知道二老借口叶落归根,其实是怕影响儿子儿媳的工作。望着年迈却又大度的双亲,陈毅百感交集,敬重之情油然而生。但他依旧硬着心肠说了几句“多余”的话:

“1.请父母回四川后衣食住行全部自理,不惊动政府;

2.作一个普通公民,不惊动邻里;

3.请父母坚持原则,不为亲友的无理要求牵线搭桥。”


陈毅元帅:对父母“约法三章”,为人民鞠躬尽瘁

父亲听了张嘴一乐:“你娃儿鬼点子不少,又给我定了个‘约法三章’?”


陈毅摸了摸额头:“要得么?”

父母亲连连点头:“应该,应该的。”

回成都后,父母托人在兴隆巷的一个大院里租了两间私房,一住就是三年。除至亲好友外,谁也不知道他们就是国务院副总理、外交部长陈毅元帅的父母。

1960年初,陈毅在随周总理外事访问返京之时,途经成都,无意中谈到父母在成都过得舒适时,成都军区司令员贺炳炎及四川省委、省政府领导全都大吃一惊。

贺炳炎关切地问:“伯父伯母何时回了成都,住在哪里?我还一直以为他们仍在北京呢。”

陈毅笑了:“回川许久了,我让他们别打扰你们。”

下午,贺炳炎同省里几位领导拜望了陈毅的父母,才知道二老住房简陋,环境嘈杂。

陈毅元帅:对父母“约法三章”,为人民鞠躬尽瘁

1959年10月,陈毅回到离别26年的家乡,见到了为公社放鸭子的幺叔(排行最小的叔父)陈昌信,甚是高兴。这不仅仅因为陈昌信是陈毅的长辈,更重要的是1923年陈毅留法回川后,改人力轧花机为水力轧花机时,陈昌信是最忠实的支持者和最重要的助手。两人有深厚的忘年之交。

一见面,陈毅就拉住陈昌信的手说:“幺叔,我都长白头发喽,你老还这么精神。”

“老啦!”幺叔搓着手,半是玩笑半是认真地对陈毅说:“此生没啥想头,就盼吃口国家饭,当个国家干部。”


陈毅元帅:对父母“约法三章”,为人民鞠躬尽瘁


陈毅一听连连摇头:“幺叔,我要帮你这个忙,有人说我好,说我不忘骨肉情。可更多的人会指着我背脊骂我,骂我陈毅出生入死干革命原来是为自己家族办事。你老人家舍得让侄儿背这个骂名么?”

陈毅又开导幺叔:“放鸭虽说辛苦,也是好工作嘛,可以为集体增加财富,可以为人民改善生活哟。幺叔,我俩相交一场无以表心意,赠首诗给您算是我的一点孝心吧。”

“暮年做了鸭司令,为国为民表寸心。踏遍故里山和水,长杆一根系千斤。”

老人通情达理地收回了自己的要求:“莫劝我了,我晓得我手中长杆的重要,也晓得你对我的孝心和对人民的一片痴心了。”


陈毅元帅:对父母“约法三章”,为人民鞠躬尽瘁

至于妹妹,当年是陈毅最珍爱的亲人之一,就连妹妹的名字也是陈毅取的。

那是1923年,陈毅从法国归来,见妹妹没有名字,觉得很奇怪,就问母亲为啥不给妹妹取名。村里人笑陈毅憨:“妹崽家取啥名哟,在家叫大妹崽、二妹崽,长大了嫁给张家叫张陈氏,嫁给王家就成了王陈氏,名字都现成着呢。”

陈毅却没笑,一本正经地反驳:“这是看不起妇女,把她们看是家族附属物了。古今中外花木兰、穆桂英、伊丽莎白,谁没个响亮的名儿呢?”

知书识礼的母亲替陈毅撑腰:“好,仲弘(陈毅的字)给你妹子取个好名儿吧。”

陈毅想了想,郑重地说道:“叫重坤吧,重视的重,乾坤的坤,妇女也是天地的一半。这名字虽没兰、香、梅好听,至少能表达我们敬重妇女的心意。”

自此,妹妹有了大名——陈重坤。

陈毅元帅:对父母“约法三章”,为人民鞠躬尽瘁

然而,一直疼爱妹妹的哥哥却没有帮妹妹一点忙,重坤经考试后到了上海学习,毕业参加工作没沾市长任何光,陈毅上调北京时又严词拒绝了妹妹随同进京的请求,却支持妹妹自由恋爱嫁到了苏州。

1963年5月9日,北京中南海内。

出访印尼、缅甸刚刚归来的陈毅,静静地立于窗前,手中捏着几张信纸,紧咬嘴唇,望着窗外。这位乐观而又开朗的外交家显然遇到了最悲伤最痛苦的事情。

张茜轻咳一声,见没反应,她悄悄走到陈毅身边,碰了碰陈毅的衣角。

陈毅没扭头,只把几张信纸递给张茜,摘下墨镜紧闭双眼说:“妈妈去世了。”

张茜一惊,忙看那封家信。

“春兰(张茜幼名),你说我是不是太无情?”陈毅哽咽着低语:“母亲死了,她临死我也没能看上她一眼,说几句心里话。”

张茜未语,只把手搭在陈毅的肩头,她知道此刻说什么都属多余。

陈毅元帅:对父母“约法三章”,为人民鞠躬尽瘁

陈毅本想回老家一趟安排母亲的后事,可是他外交部长的工作十分繁忙,根本抽不开身。最后,他把家里仅有的600多元寄给哥哥,用于安排母亲的后事,并附信一封:

“孟熙大哥、季让、三姐、漱秋均鉴:

前访印尼、缅甸归得讯知母亲去世……明日访越南,5月底返京,能否返川不能预定……我已遵嘱寄600余元作母亲后事料理费,又每月寄60元给父亲作开销。全国仍在克服困难中,希本此精神,不再要省方补贴,至要至要。否则蒙格外照顾,于心不安,且难逃五反。希大哥、三弟、三姐,漱秋不要怪我。我一生都想努力克己、守纪律、不愿累公家,此是实言语也。”……

陈毅元帅:对父母“约法三章”,为人民鞠躬尽瘁

写在最后:

作为人子,陈毅的确没能很好地在父母跟前行孝,但作为党之子、人民之子,陈毅元帅却做到了鞠躬尽瘁,他以生命作烛,毫无保留地燃烧着自己,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发光发热,无怨无悔。

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