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花果期,保花保果正當時!4-5月柑橘管理要點

4-5月,是決定柑橘豐產優質的關鍵時期。這段時間裡,柑橘逐漸從盛花走向謝花,春梢轉綠,幼果開始發育,隨後將迎來第一次生理落果。要想讓柑橘高產,就要將2次落花落果都控制在最小的損失內。

造成柑橘落花落果一方面是生理落果,另一方面是營養不良和外界環境因素干擾。因此,4月份可以說是全年柑橘種植中第一個重要的管理期,最重要的任務就是做好保花保果。今天我們就從日常管理、藥劑使用、環割保果3個方面來講述4月柑橘管理要點。

柑橘花果期,保花保果正當時!4-5月柑橘管理要點

4-5月需要注重的日常管理措施

1.果樹修剪

為了保證果樹能有足夠的營養供給幼果生長,提高座果率,我們需要合理對柑橘枝梢進行修剪和抹芽控梢工作,以減少養分消耗,減輕新梢與花果的營養爭奪。從現蕾開始至4月下旬止,主要疏剪密生枝、突出枝冠頂部的無花或少花的過旺枝組以及緊貼花蕾、幼果的無花枝條,及時抹除樹冠中上部過密集、纖細及雙芽的春梢。大年花量較多的樹要疏除樹冠中上部有5片葉以上且較粗直立向上的有 葉花枝,以疏為保。除此之外,剪除病蟲害嚴重、廕庇的枝條,還能增強通風透光性,提高樹體抗病蟲能力。

2.水肥管理

柑橘抽發春梢、開 、坐果至第1次出現落果,養分過量消耗,如果不及時補充營養,一定會加劇第2次生理落果。開花後要消耗大量的氮素,

因此前期要以氮肥為主,可以使用高氮的複合肥100~150g/棵。4月中下旬噴1次多元素複合葉面肥,補充微量元素,後期穩果時要重鉀補磷。最好與根外追肥相結合,掛果少的壯樹少施,掛果多的弱樹多施。。

3.病蟲防治

柑橘花果期常見的病害有花蕾蛆、紅蜘蛛、黃蜘蛛、鏽壁蝨、吸果夜蛾、粉蝨、大實蠅、蚜蟲、炭疽病、瘡痂病等。我簡單說一下這些蟲害的防治藥劑,大家也可以根據以往種植經驗進行防治。

花蕾蛆:80%敵敵畏乳油1000倍液噴施,每隔3-5天1次,連續2-3次。

紅蜘蛛、黃蜘蛛、鏽壁蝨:可選用阿維菌素、噠蟎靈等殺蟎劑噴殺。

吸果夜蛾、粉蝨、大實蠅:可選擇甲維鹽、茚蟲威、毒死蜱、除蟲脲、蟲蟎腈等噴施。

蚜蟲:噴90%的晶體敵百蟲1000倍液或10%吡蟲啉2000-3000倍。

炭疽病、瘡痂病:在春梢1-2cm、謝花2/3時各噴1次藥,保護春梢和幼果, 可用0、3%-0.5%波爾多液或65%代森鋅600倍液。

柑橘花果期,保花保果正當時!4-5月柑橘管理要點

使用藥劑進行保花保果

柑橘保花保果時適當使用一些生長調節劑是非常有效的,例如花期前後噴灑低濃度“802”、赤黴素“九二0”、0.03%-0.05%複合型稀土、保果素、硼砂、綠賽特或保柑靈等,都有減少落花落果的作用。但要想使調節劑更好的發揮作用,最好是根據不同的柑橘的品種,選擇合適的配方和配比。

例如,甜橙類在盛花期、第2生理落果前 5~7d噴“九二0”30-50mg/kg效果較好;溫州蜜柑使用6BA400倍、600倍在花謝後噴施對保果、產量有明顯的效果;臍橙在謝花後生理落果前噴20-40mg/kg細胞分裂素和30-70mg/kg的赤黴素效果較好;馬水橘、紫金春甜橘等無核品種,噴50mg/kg赤黴素保果效果也不錯。

但要注意的是,生長調節劑具有雙重性,用量過多反而會有反效果。因此使用生長調節劑保果時,切忌加大濃度,最好使用微噴頭,使噴霧均勻。

柑橘花果期,保花保果正當時!4-5月柑橘管理要點

柑橘環割和環剝保果

柑橘樹環割和環剝的目的在於讓樹體所製造的養分暫時集中供給地上部分。正確的環割和環剝不僅可以促進花芽分化,增加花量,還能克服大小年現象,減少落花落果,促進保花保果,在柑橘種植中已經是一種廣泛使用的技術。環割的作用與環剝相似,好處是對樹的傷害小一些;壞處是癒合較快,因而作用時間短,效果稍差。在使用時,要根據柑橘樹的狀況來進行選擇。但是,環割和環剝如果操作不當,輕則達不到效果,重則會造成樹勢早衰,所以掌握正確的技術也是非常重要的。

環割、環剝的時間:第一次生理落果與第二次生理落果之間,可以進行環剝或環割以促花保果;進入結果期後,如果柑橘結果情況不佳,可再一次進行進行環割或環割。

什麼柑橘樹需要環割、環剝:

(1)小年樹

(2)花少而旺長的柑橘樹

(3)開花多而坐果少的柑橘樹

(4)注意:對於弱樹能不割就不割,以免保果不成反倒把樹割死了。

環割方法:用消過毒的鋒利刀片在需要環割的三四級枝上環割2~3圈。深度以剛達木質部為度,不可傷得太深以免引起落葉。可採用半圈錯位環割法和全圈環割法。半圈錯位環割法就是在枝幹上某一部位環割半圈後,再在離割口46釐米處、枝幹的另一側割半圈 ,圈與圈之間都要錯位,每根枝幹最多環割3-4個半圈。全圈環割法就是割口不是半圈而是一圈,每根枝幹最多環割1-2個全圈。兩種方法的促花、豐產效果基本一致 但半圈錯位環割法的安全係數要明顯優於全圈環割法,它不易造成枝條幹枯死亡.

環剝方法:環剝與環割不同,環割只用刀具在枝幹上做環切或半環切,不撕去皮層。環剝則在主幹或主枝上環切兩刀,將中間皮層剝離,露出木質部。環剝可分包膜環剝和普通環剝兩種。包膜環剝是指將層剝離,不傷及露出的木質部表面,剝後將剝口用薄膜包紮,保護傷口和保溫。普通環剝是指環剝後剝口不做任何處理。環剝的剝口寬度在0.2-0.4之間最好。

環割後的管理:環割後的傷口最好用綠色薄膜包紮,以利其癒合,傷口癒合後應及時解膜。同時,要注意增施肥水和做好病蟲害防治。環割後15天左右如發現葉色變黃或落葉現象,應及時對環割枝進行葉面噴肥,如葉面噴施0.3%尿素+1O毫克/升2,4一D液的方法加以補救。環割後1個月內要避免噴施石硫合劑、 松鹼合劑等容易引起落葉的農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