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盤面,要吃藥!

病毒檢測

隔壁“君臨龍頭股”的弈哥當年是研究醫藥的大牛,為人正直內斂sao。

在我認真看盤時,過來指點,“這盤面,要吃藥!”

我懷疑他在開車,但他手捧保溫杯,表情嚴肅,嘴角一抹不易覺察的笑,又像在點明二季度的進攻方向。

我對他的話向來是100%相信,50%執行的。所以,今天我們先講核酸檢測,稍後放三個個人重點關注的醫藥股。

引爆檢測板塊的是昨晚達安基因的業績預告(昨晚市場要聞模塊有講):


這盤面,要吃藥!


這盤面,要吃藥!


要知道,達安基因過去幾年的淨利潤在1-1.5億之間波動,而2020年一季度直接淨賺近2億!


這盤面,要吃藥!


這就促使我們有必要研究清楚,這個核酸檢測試劑盒需求是階段性脈衝,還是疫情之下就此打開廣闊天地。

個人認為這取決於三大因素:


1)疫情持續時間

2)檢測的經濟賬

3)市場規模測算


先來說疫情的持續時間,很難有樂觀預期。

4月14日全球累計確診197萬(新增5.6萬);歐美新增人數繼續高位回落,但全球“第三波疫情”仍在快速發展——其中土耳其新增4,062、俄羅斯2,774、印度1,034、巴西1,832。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印度每百萬人中僅有177人接受過新冠檢測,而這一數字在伊朗為3,421、俄羅斯為9,593。

目前來看唯一的希望在於疫苗,否則全球範圍內已經不存在可防可控的幻想了。

大家對疫苗的研發節奏分歧較大,但這個事情比較容易跟蹤,我們姑且認為在疫苗經三期臨床證明有效之前,不會有人拿希望賭命,疫情嚴防嚴控仍將持續。

第二,做病毒檢測是最划算的防控手段。

疫情局部爆發帶來的停工停產 vs 多一份檢測試劑,這賬不言自明。

第三,可能的檢測規模。

我們看到,新冠疫情爆發以來,核酸檢測存在從有症狀患者、再到高危人群、最後面向健康人群擴大的趨勢。

第一階段:疫情爆發初期,第三方醫檢機構參與承擔疫情任務後,全國檢測能力逐漸提升,主要針對發熱門診患者和疑似病例人群;

第二階段:隨著各省市復工後人員流動的增加,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的人群範圍,逐漸增加至重點區域返回人員和所有入境人員;

第三階段:由於無症狀感染者的風險加大,檢測範圍有向健康人群擴大的趨勢。

結合著目前國內整體檢測產能,以及經濟成本的角度,我們認為應該更加積極看待我國進一步擴大病毒檢測人群範圍,甚至全民檢測的可能性。

再考慮全球的市場需求呢?

東興證券測算海外累計檢測試劑盒需求量約6500萬人份以上。

全球35個國家單日曆史峰值檢測量約為64.22萬人份,全球實際檢測覆蓋率難以短期大幅提升,需要長時間消化存量。以目前實際檢測能力來看,累計檢測量實現6500萬人份約需100天。

這樣看來,核酸檢測的階段性需求爆發很像2019年的ETC。

業績的爆發性很強,也很難準確估量,但業績週期有望以年計。


重點標的:達安基因、華大基因、邁克生物等。


這裡順帶聊下今天大漲的中藥板塊,個人重點關注三個標的:

一是放量換手衝上來的以嶺藥業。


公司4月14日午間公告,收到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下發的《藥品補充申請批件》。

兩個批件為公司和北京以嶺現有產品連花清瘟膠囊和連花清瘟顆粒在原批准適應症的基礎上,增加“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輕型、普通型”新適應症的批覆。

處方藥說明書中“功能主治”項增加“在新型冠狀病毒性肺炎的常規治療中,可用於輕型、普通型引起的發熱、咳嗽、乏力”,“用法用量”項增加“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輕型、普通型療程7-10天”。

二是今日頂一字的紅日藥業。


公司昨晚公告,於近日收到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下發的關於公司產品血必淨注射液新增適應症的《藥品補充申請批件》。血必淨注射液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期間,作為中醫和西醫治療方案共同推薦的中成藥,連續被納入《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四版)、(試行第五版)、(試行第六版)、(試行第七版)》,體外抗病毒篩選實驗結果顯示血必淨注射液具有顯著抑制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誘導的炎症因子過度表達的作用。

三是換手漲停的上海凱寶。


上海凱寶3月5日晚發佈公告稱,在國家衛健委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聯合發佈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七版)》中,公司產品痰熱清注射液被列為臨床治療期(確診病例)重型和危重型推薦用藥。

上海凱寶表示,公司主營產品痰熱清注射液是獨家專利、國家中藥保護和國家醫保目錄(乙類)品種,屬國家中藥二類新藥,主要用於細菌或病毒引起的急慢性支氣管炎、肺炎及上呼吸道感染疾病的治療。

痰熱清注射液自2003年上市以來,先後多次被國家衛健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列入重大疫情臨床指南或診療方案,連續被列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六版)、(試行第七版)》臨床治療期(確診病例)重型和危重型推薦用藥。


數字貨幣

4月14日,中國農業銀行發佈DCEP(Digital Currency Electronic Payment,全稱數字貨幣電子支付)手機錢包測試應用,包括數字資產兌換、數字錢包管理、數字貨幣交易記錄查詢、錢包掛靠等功能,支持掃碼支付、匯款收付款、手機芯片支付等基礎功能,僅對白名單內客戶開放內測。


這盤面,要吃藥!

(網傳圖)


我們判斷這是數字貨幣加速應用的信號,未來催化劑可能有:


1)除了農業銀行,其他幾個大型國有銀行也已完成相應的內測錢包,並會陸續開放;

2)DCEP測試範圍可能進一步擴大,央行法定數字貨幣試點項目或將讓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三大電信運營商,以及阿里巴巴、騰訊參與其中,試點場景包括交通、教育、醫療、消費等,觸達C端用戶,後續更多信號和印證指標待釋放。


在DCEP落地各環節,重點關注加密認證、銀行IT、支付硬件相關標的。


1)在DCEP加密環節,我們認為加密機、PKI等需求在系統建設初期就有望釋放,相關公司包括衛士通、格爾軟件、飛天誠信等;

2)在銀行IT建設環節,初期大型銀行的系統建設或以自建為主,但後期中小銀行可能需要第三方服務進行一次性系統更新,建議關注銀行IT優質標的,包括高偉達、宇信科技、四方精創、科藍軟件、神州信息等;

3)若DCEP全面推廣,在支付環節或將產生支付機具硬件需求,新支付終端有望部署,關注新大陸、新國都、廣電運通等。


數據看盤

1、短線情緒觀察


這盤面,要吃藥!


2、北向資金


這盤面,要吃藥!


這盤面,要吃藥!


3、龍虎榜機構狙擊


這盤面,要吃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