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美開讀資治通鑑:司馬光對智伯的評判,錯在哪裡?

對於智伯之亡的原因,司馬光認為是由於其“才勝德”。

這個結論,受到很多人的質疑。

美開讀《資治通鑑》的過程中,也深感司馬光的這一評判有失公允。

究其原因,主要在以下3個方面存在問題:

王美開讀資治通鑑:司馬光對智伯的評判,錯在哪裡?

錯在上帝視角

很多時候,我們都有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的感覺。

這種感覺,放在智伯身上,同樣適用。

晉國4卿之間展開博弈的時候,智伯作為當事人之一,應該只知道自己一方發生的事情。

而對趙、韓、魏在背後說了什麼、做了什麼難以瞭解的十分全面深入。

當然,如果智伯在其他3卿那裡安插的眼線另當別論。

而作為後人的司馬光,卻不受這種限制。

智家君臣說了什麼,司馬光一清二楚。

趙家父子說了什麼,司馬光一清二楚。

韓家君臣說了什麼,司馬光一清二楚。

魏家君臣說了什麼,司馬光一清二楚。

這種寫作的角度,一般稱為“上帝視角”。

對於純寫作而言,這是一種比較成熟的寫作方法,本來無可厚非。

但司馬光偏偏不肯純作為一個作者,而是不時跳出來,以“臣光曰”開場,發表一通議論。

就像別人在打牌,有個人在旁邊觀看。

他把幾個玩家的底牌都看了一個遍,然後跳出來發表一通議論。

這樣的議論,聽起來頭頭是道,卻難以保證比較客觀。

王美開讀資治通鑑:司馬光對智伯的評判,錯在哪裡?

錯在預設立場

人們認識問題,有兩種路徑。

一種是先有結論,再去找證據。

一種是先有證據,再得出結論。

司馬光在《資治通鑑》中運用的路徑,是第一種,先有結論,再去找證據。

因此,關於智伯的所有史料,幾乎都圍繞著“才勝德”展開。

不僅如此,更多是圍繞著智伯的無德展開,關於智伯才能方面的描寫都很少。

也許是司馬光認為智伯的才能在當時是人所共知的,所以才在這方面沒有花費多少筆墨。

但是,對於一些對這段歷史不是很熟悉的讀者,在看了司馬光的描寫後,會有些困惑:

這樣的智伯,才能在哪裡呢?簡直是既無德更無才啊!

像智伯這樣的人物,圍繞他所產生的史料比較豐富,只要專門去找關於他的一些負面的史料,自然是可以找到不少。

不過,這樣寫出來的文本,必然存在不少漏洞。

即使能夠自圓其說,只要讀者稍加思考,自然會覺得有失公允。

王美開讀資治通鑑:司馬光對智伯的評判,錯在哪裡?

錯在選擇無視

很多時候,一個人的優點,也就是他的缺點。

因此,評價一個歷史人物,需要歷史的全面的進行深入考察,才可能得出比較客觀公允的結論。

而司馬光的問題在於以偏概全,只強調人物性格的一個方面,選擇性地無視另一方面。

比如,舉智伯對手下人的勸諫不予採納的例子,顯然司馬光是為了證明智伯的剛愎自用。

但是,如果反過來想,這些例子也可以作為智伯光明磊落、不聽信讒言的證據,對此司馬光就選擇了無視。

趙襄子在選擇出逃目的地時,也堅持己見,對手下人的勸諫也不予採納,對此司馬光也選擇了無視。

魏桓子、韓康子確實比較容易採納手下的諫言,司馬光把這些史料作為這兩個人有德的證據。

但是,如果反過來想,這些例子也可以作為魏桓子、韓康子沒有主見,隨風倒的證據,對此司馬光也選擇了無視。

後來,魏桓子、韓康子在趙襄子派來的說客的遊說下,很容易就反水倒戈了,進一步證明了這兩個人毫無主見的個性,對此司馬光也選擇了無視。

當然,如果司馬光不選擇性無視,他就很難在論述中自圓其說。

從這個角度來看,這種選擇性無視,應該是有意而為之。

王美開讀資治通鑑:司馬光對智伯的評判,錯在哪裡?

結論

今天,我們討論司馬光在論述中存在的不足,目的並不是要否定司馬光及其《資治通鑑》的偉大。

而是為了更加客觀全面的看待這本書的內容,努力做到“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同時,也是為了提醒自己,儘量避免犯類似的錯誤。

共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