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養育”不同亞型?新冠病毒變異影響有多大

在對抗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行動中,人類對這種致命病毒的瞭解越來越深入。《美國科學院院報》近日刊發的論文提出,當前新冠病毒根據不同人群的免疫能力,已經發展出三個亞型。鍾南山院士也表示,新冠病毒通過變異適應了人體環境,才表現出越來越強的傳染性。新冠病毒的不斷變異還會帶來什麼影響?會像網上擔心的那樣,最終出現“超級變種”嗎?

最原始病毒主要在美澳流行

《美國科學院院報》刊發的論文顯示,英國劍橋大學的研究團隊通過對160個來自世界各地的新冠病毒基因分析後認為,“最原始的新冠病毒主要出現在美國和澳大利亞,而不是在武漢”。但論文同時強調,國際各方目前所蒐集的證據還不能明確病毒最初起源的具體地點。

該論文主要撰寫人、英國皇家生物學會院士、劍橋大學遺傳學家弗斯特告訴《環球時報》記者,目前公佈的論文內容是基於追蹤去年12月到今年3月全球160個基因組後作出的,旨在以地圖方式呈現病毒基因演變和擴散。

該論文將目前發現的新冠病毒按照進化關係,分為A、B、C三個類型。其中與蝙蝠和穿山甲攜帶的冠狀病毒基因最為接近、最早傳到人類身上的A型,雖然在武漢曾被發現過,但與中國內地流行的新冠病毒基因並不相同。A型病毒主要出現在美國和澳大利亞。“在美國,至少2/3的確診病例樣本都屬於A型”。而在武漢流行的其實是從原始病毒變異而來的B型病毒。在法國、西班牙、意大利以及英國等歐洲國家流行的新冠病毒是從B型演變而來的C型,它在中國內地沒有找到樣本,但在新加坡、中國香港以及韓國等地出現過。

對於劍橋大學公佈的這份報告,西方學術界和媒體都很關注。在英國《都市報》的相關報告後面有大批網民跟帖說,這次意識到新冠肺炎背後的病毒如此複雜,之前“武漢病毒”說法的確不公正。也有評論認為,劍橋大學這份報告的最大價值在於所有受到疫情影響的人,都可以仔細看完報告,再思考各種“病毒論”的可信度。

弗斯特強調說,新冠病毒發生了太多快速突變,研究人員很難完整追蹤病毒的家族譜系。他的團隊目前正將研究樣本擴大至1001個病毒基因組,雖然研究結果尚未出爐,但有些確定性和可能性已經擺在眼前。他承認,其他一些國際同行堅持認為“在西方國家傳播的病毒很可能最初源於武漢”,但他對自己團隊的研究結論很有信心:“可以確定的是,第一個從武漢獲得的新冠病毒屬於B型,而不是最原始的A型。A型病毒曾在武漢存在過,但只佔極少數。”

國外病毒亞型傳染性更強?

為什麼美國和澳大利亞會有更多A型病毒出現?弗斯特認為,這與當地人群的基因和免疫系統等因素有關。通俗地說,A型在武漢沒有簡單存活的土壤,最終變異成更具攻擊性的B型。而在美國和澳大利亞,A型很快就找到大批可供存活的宿主,因此快速擴散。

武漢大學醫學病毒研究所所長楊佔秋12日告訴《環球時報》記者,不同地方流行的病毒亞型不同,的確跟人種有關係,學界所謂“人群對病毒易感與否”,說的就是病毒對某地區人群免疫系統的適應能力。此外它也與當地宿主動物及環境有關係,比如來源於哪種動物,因為病毒要適應動物宿主和環境。

鍾南山院士近日在接受採訪時強調說,新冠病毒通過基因突變已經非常適應在人體內生存,所以它傳播的力度比較大,比起流感有高達20倍以上的死亡率,這個問題確實比較值得重視。很多人由此擔心,從境外回國的患者攜帶變異病毒的傳染性是不是更大了?

楊佔秋認為,外國流行的病毒亞型可能只對當地人群易感,對中國人不易感,不太可能在中國引起大的流行。他表示,病毒的快速傳播,一方面跟病毒量有關,另一方面和人員流動性關係密切。中國現在境內新增病例少,是因為我們把疫情傳播的渠道阻斷了。我國對從境外回國人員採取嚴格的隔離措施,從境外被帶入國內的病毒的傳播機會減少,阻止了病毒的傳播。“即便國外流行的病毒亞型被帶回國,它其實更適應原先所在地區的人群,想要在中國人群中流行,還需要一個適應過程。所以我們不用擔心從境外回國的人帶來更可怕的病毒,只要做好防控與隔離,阻斷病毒傳播的條件和環境,就可以了”。

“超級變種病毒”可能性不大

隨著新冠疫情在全球的持續蔓延,還有人擔心病毒在長期擴散中不斷變異,甚至出現“超級變種”。楊佔秋表示,未來新冠病毒出現更多亞型是可能的,但不會馬上出現。至於最終會不會出現“超級變種”,他的判斷是“不一定”。因為病毒亞型出現得越多,人們對病毒的適應性就越強,其傳播能力下降,反而不容易引起大流行。一般情況下,不存在亞型越多病毒越厲害的情況。“但值得警惕的是,如果病毒發生變異的位點正好是一個致命性很強的位置,出現更大的暴發就是可能的”。

新冠病毒的不停變異,給當前戰疫工作帶來什麼樣的影響?楊佔秋表示,不同病毒亞型跟它的致病性關係密切,例如意大利流行的亞型引起的死亡率更高、致病性更強,在韓國、日本流行的亞型致病性比較弱,死亡率也相應小一些。“不同亞型引起疾病表現的輕重不一樣,相應的治療方法也不同。目前來看,新冠病毒出現變異後對疫苗的影響更大。“例如在中國流行的病毒亞型是B型,如果我們用B型疫苗預防A型病毒流行區的感染,效果就不好。”這就類似於流感病毒每年都會變異,如果用之前的流感疫苗預防第二年的疫情,根本就沒效。楊佔秋認為,病毒亞型不斷出現後,需要針對性研發相應的多種疫苗。當然理論上也可能存在一種疫苗能同時對三個亞型的病毒都起作用,但這種疫苗的研發難度就增加了。

相對而言,病毒變異對藥物的影響不是很大,因為藥物主要是針對病毒繁殖的過程,而疫苗是針對整個病毒。病毒感染跟受體有關係,只要藥物在早期把病毒受體擋住了,不管是哪個亞型的病毒,都沒辦法感染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