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在抱怨學校教育?父母還是反省一下自己吧

學校教育是一對多的教育模式,普及的是基礎科學知識。雖說教育要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但是它也存在著許多不足,比如,應試教育模式下功利化的學習模式、教育資源分配不均等,國家因此也在不斷進行教育改革。

還在抱怨學校教育?父母還是反省一下自己吧

但是,要想真正培養一位德才兼備的孩子,還需要良好的家庭教育。

有人曾說,無德無才是廢品,有德無才是半成品,有才無德是危險品,有德有才是精品。

宋政治家司馬光說:“才者,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帥也”,這都告訴我們“德”的重要性。

前段時間,郝景芳的一篇名為《我和老公清北畢業,能接受自己的孩子讀三流學校嗎》文章刷爆了朋友圈。文章寫道“教育系統的現狀:優質高等教育資源的稀缺,使得中小學學習呈現爭奪模式。在這種情況下,想讓公立教育體系整體變得自由、多元、培養心靈,就是很難很難的事。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考大學的壓力即使在這種學霸家庭中也是相當大的,現行教育體制的不足也是難以短時間彌補的。

還在抱怨學校教育?父母還是反省一下自己吧

電影《銀河補習班》中有這樣一句臺詞:等你長大了之後一定要做自己喜歡的事。

郝景芳認為:“為人父母,應當和孩子搭建一種基礎,幫他們尋找自己喜歡的事情,支持他們傾盡熱情、燃燒生命,這才是好的教育,而這樣的教育幾乎只能依靠家庭提供

從《歡樂頌》中的樊勝美到《都挺好》中的蘇明玉,二者身上都揹負著原生家庭的陰影,如果說這樣的父母有毒,那麼在這種環境下成長起來的孩子則毒已入骨,很難擺脫這種陰影。

還在抱怨學校教育?父母還是反省一下自己吧

所以,父母應該為孩子提供良好的家庭教育。

第一,合理期望

如果父母對孩子的期望值遠高於孩子的實際水平, 會無形中給孩子的心理造成不必要的負擔,最終可能給孩子的成績帶來負面影響,得不償失。

第二,一視同仁

無論男孩女孩都應該得到同等的待遇,父母不應重男輕女,在現代,女孩一樣可以撐起一片天。其實,男人和女人的差別甚至不如人與人之間的差別大。

第三,育人以德

人如果沒有了道德底線和普通動物又有什麼區別?

人出生時心靈就像一張白紙,家長就是手持筆墨的人。要想繪出一幅精妙絕倫的傳世之寶,第一筆就應該正確。所以家長應該以德育人,一開始就要引導孩子要與人為善,培養其良好的品格。

第四,以身作則

古語有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家長不要只說不做,與其紙上談兵,不如用生活中的一言一行為孩子樹立好的榜樣。

教育小孩要好好讀書,不如自己養成讀書的好習慣;要求孩子不許熬夜刷劇,不如自己帶頭早睡早起;告訴孩子要孝敬父母,不如自己對老人噓寒問暖。

自己的一言一行就是孩子最好的教科書。

還在抱怨學校教育?父母還是反省一下自己吧

《曾國藩家訓》成就曾氏家族百年輝煌。

《錢氏家訓》造就錢氏家族千年不衰。

這些家族的興盛不衰,都與他們自身的良好家庭教育有關。時代在變遷,家訓永流傳。

良好的家庭教育教是學校教育的有益補充,更是孩子一生的財富。

所以,父母應該扮演好啟蒙老師的角色,合理期望、一視同仁、育人以德、以身作則,為孩子的人生奠定堅實的人格基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