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福建漳州食品緣何逆勢上揚?

“前兩個月,公司旗下的肉鬆蛋糕拿到的訂單便是去年全年的總銷量了。”近日,提到疫情期間的銷售情況,廠區在龍海市白水鎮的陳鴻記食品公司負責人陳亞榮說。

  漳州是中國食品名城,疫情下,漳州食品行業全產業鏈卻呈現逆勢上揚的良好態勢,訂單不斷,與去年相比略有增長。產銷兩旺的背後,到底是什麼在支撐呢?

  線上發力

  不久前的一個晚上,福建省卡爾頓食品有限公司在其天貓旗艦店舉行一場長達4小時的直播,創造了單日銷量新紀錄。直播中,董事長黃秋平首次向公眾展示了卡爾頓的生產原料與廠區環境,以及明星產品——焗蛋糕的各個生產細節。

  “我們希望通過這次直播,讓消費者近距離了解卡爾頓,瞭解我們對食品安全把控的專業度,讓他們能安心、放心食用。”黃秋平說,一時間引發了大家的熱情支持,當晚訂單就超過32萬件。

  在黃秋平看來,受疫情影響,市民宅家,通常會選擇線上下單的形式購買生活必需品。休閒食品以其易儲存、食用方便等特點,成為網銷爆款。但隨著外賣、堂食的恢復,烘焙產品銷量或將面臨先盛後衰的局面。為此,卡爾頓並未安於現狀,而是積極應對重重不確定性。“疫情過後,我們將繼續推出富含維C和蛋白質的新品,讓產品更迎合當下消費者對烘焙產品健康營養的追求。同時,通過直播平臺不斷積累‘粉絲’,做好品牌營銷策劃。”

  疫情下,漳州食品企業紛紛轉戰直播、電商平臺。漳州也相繼舉辦“源頭產地復甦計劃:網上食品名城直播日”“線上花果山:漳州味世界胃”等網銷大促活動,推動休閒食品網絡零售業務攀升。

  記者從漳州市商務局和漳州市郵政管理局獲悉,1—3月,漳州市食品酒水類目產品銷售火爆,網絡零售額超7億元,其中餅乾糕點等休閒食品佔比超14%,網銷額突破1億元。同時,快遞業務量突破3000萬件,同比增長近40%,快遞寄件量首次超過投遞量。

  下一步,漳州還將繼續引導電商企業推動線上直播銷售業務的發展,引導快遞企業創新服務電商模式,拓寬服務範圍、降低服務成本,挖掘電商經濟增長點。

  拼單運輸

  疫情期間,物流資源稀缺,交通運輸受阻,導致企業生產出來的產品無法輸送。互相協助、抱團作戰,成為漳州食品企業的共識。

  “2月中旬,我們企業復工生產後,發現整個漳州地區的物流公司都無法正常接收零擔貨物運單業務。”一邊是產品囤積在倉庫,一邊是客戶緊催,如何破解這一尷尬局面?福建香利來食品有限公司銷售部總經理林慶生與全國各地的代理商協商,讓代理商與龍海多家合作企業聯繫備貨,定好時間,由物流公司派車一起將這幾家食品企業的產品拼成一整車,直接從龍海發送到客戶倉庫。

  “拼單運輸不僅實現快速的點對點運輸,也讓外地代理商實現一站式購物。”漳州市工信局消費品工業科科長吳翊民認為,漳州九成以上的食品企業都屬於中小企業,抱團協助能有效化解燃眉之急。這些食品企業不僅探索出拼單運輸的方式,還幫忙推介產品,共享渠道資源,從而實現合作共贏。

  靠前服務

  “這段時間,因疫情不好招工,是政府幫忙招了40多人,讓企業滿產有了保障。”陳亞榮說,今年訂單火爆,還得感謝政府去年舉辦的食博會。會上他們就簽了400萬元的訂單,帶了40多個經銷商到廠裡觀摩。食博會結束後,公司又陸續簽下300萬元訂單。

  以生產凍乾產品為主的福建歐瑞園食品有限公司,在復工復產初期也是憂心忡忡。“春節之前,我們的訂單已排得很滿了,但疫情導致我們沒法全員開工,訂單就可能沒法及時完成。”公司副總經理王莉說,金峰開發區得知後,不僅積極指導他們做好科學防疫工作,還主動幫他們把省外的員工接回來。“3月,我們的整體產值比去年同期增長了35%。”

  據悉,疫情發生後,漳州成立工業生產服務小組,由市領導帶隊,下設6個工作專班,主動下沉一線、靠前服務。各縣(市、區)、開發區(投資區)落實屬地責任,嚴格按“一業一策”“一企一策”要求,對企業提出的復工申請“能快則快”進行審核,全力為企業復工復產提供保障和支持。

  在靠前服務中,各級各部門積極為企業解決各種難題。截至目前,在融資上,漳州全市累計新增工業貸款金額23.51億元,食品小微企業貸款同比增長1.33%。在供應鏈協同配套上,積極協調省內外食品包裝材料加快貨源供應,保障食品企業包裝需求;全市3000多家電商企業食品類商品周交易額均超3000萬元,買家數同比增長50%以上。在交通物流上,先後為60多家食品企業的通勤車輛發放290多張綠色通行證,確保復工食品企業物流暢通。同時,口罩分配上向食品企業傾斜,全市共向復工企業發放800多萬隻口罩,5萬多名食品企業員工受益。

  至目前,全市606家規模以上食品企業全復工,復工率、員工返崗率均達100%。1至2月,全市食品產業實現規模產值250億元,累計產銷率98.2%,同比增長0.5個百分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