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比里亞:美國親手扶植的非洲首個共和國,怎麼卻成了貧困國家?

利比里亞:美國親手扶植的非洲首個共和國,怎麼卻成了貧困國家?

非洲的近代史可以說是一部列強的殖民史,到一戰爆發時,整個非洲除了擊退意大利入侵的埃塞俄比亞,只有利比里亞沒有淪為殖民地。這個面積不過11萬平方公里,人口僅470萬的小國,沒有被歐洲列強瓜分的秘訣就在於有一座堅實的靠山—美國。

利比里亞:美國親手扶植的非洲首個共和國,怎麼卻成了貧困國家?

▲ 利比里亞位於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大西洋沿岸,素有“西非門戶”之稱

歷史上,利比里亞曾是美國解放黑奴的安置地,1847年獨立成國家,因此它的國名“Liberia”在拉丁語中意為“自由(Liber)之邦”。因為這層特殊關係,利比里亞從建國起就受到美國的庇護,政治體制也完全仿照美國,是非洲第一個共和國。

利比里亞:美國親手扶植的非洲首個共和國,怎麼卻成了貧困國家?

▲美麗的熱帶風光下,是利比里亞的貧窮和落後

民主的政治體制,大國的安全庇護,優越的地理位置和豐富的自然資源,利比里亞似乎佔盡經濟騰飛的條件,按理說應該發展的很不錯。然而令人大跌眼鏡的是,2018年利比里亞人均GDP僅677美元,是聯合國界定的世界最不發達國家之一,並且在當今世界舞臺幾乎沒有存在感。

歷史很輝煌,現狀很落後。那麼,美國為何要遠涉重洋去非洲打造這麼一個國家,利比里亞如今的糟糕狀況又是怎麼造成的呢?

利比里亞:美國親手扶植的非洲首個共和國,怎麼卻成了貧困國家?

▲ 利比里亞破敗的鄉村和飢餓的兒童


一、美國遣返自由黑人

自公元1619年起,為滿足對勞動力的需求,大量非洲黑人被販賣到了英屬北美殖民地,尤其是種植園密佈的南方。1776年美國獨立時,全美黑人數量從1680年的700增長到50萬,佔總人口的六分之一,其中多達45.5萬分布在南方各州,它們被稱為蓄奴州。

利比里亞:美國親手扶植的非洲首個共和國,怎麼卻成了貧困國家?

▲ 美國南方種植園,大量買進黑奴充當勞動力

黑奴到達北美后,有的通過一定年限勞動贖身,這就是自由黑人的由來。然而黑奴大面積獲得自由,則是在美國獨立之後才實現的。

美國以“追求自由民主”的理念而從英國獲得獨立,但是美國國內充滿了血腥和壓迫的種植園奴隸制,是對“天賦人權”思想的諷刺,也站在了美國建國理念的對立面。因此,在美國的開國元勳中,就有富蘭克林等奴隸制的反對者。在這樣的背景下,黑奴較少的北方各州先後廢除奴隸制,南方的蓄奴州也有黑奴通過各種方式逃到北方。從1790年到1810年,美國自由黑人由59466人增至186446人,短短二十年間增加了兩倍之多。

自由黑人數量迅速膨脹後,如何對待他們成了美國社會關注的焦點。有的白人害怕自由黑人會鼓動黑奴暴動,也有白人擔心他們與自己競爭工作崗位,爭取政治經濟權利,威脅社會的穩定。此外,部分自由黑人也希望回到故鄉,在那裡他們更自由,發展空間更廣闊。

在對待自由黑人同社會的關係上,美國第三任總統傑斐遜的觀點很有代表性,他在1785年出版的《弗吉尼亞札記》中第一次提出了把自由黑人遣回非洲故鄉的設想。把自由黑人遣回故鄉,賦予他們完全的公民權利,既可以維護美國社會的穩定,又可以在非洲傳播基督教文明,因而很快得到了政界和宗教人士的廣泛贊同。

利比里亞:美國親手扶植的非洲首個共和國,怎麼卻成了貧困國家?

▲ 美國著名的總統山,左起第二位是傑斐遜,他第一個提出了把自由黑人遣回非洲故鄉的設想

1787年,英國把一部分黑人送回非洲建立了塞拉利昂殖民地,這給美國持遣返觀點的群體注入了一支強心劑。當時,實力有限的美國為了避免同英國在非洲產生衝突,沒有由政府出面,而是在1816年成立了“美國殖民協會”這一民間組織,該協會的目的就是將自由黑人遣返非洲。1819年,美國殖民協會得到國會的支持和撥款,一場緊鑼密鼓的遣返運動開始。


二、從殖民地到共和國

遣返之前,美國殖民協會派人到英屬塞拉利昂取經,尋找殖民地點,最終,他們選擇了塞拉利昂東南方的海岸,該地是人煙稀少的熱帶雨林地區,僅有一些分散的黑人部落,是個理想的的殖民據點。

利比里亞:美國親手扶植的非洲首個共和國,怎麼卻成了貧困國家?

▲ 利比里亞地圖,西北方為塞拉利昂,星標處為梅蘇拉多角

1821年,美國海軍軍官駕船開往目的地,船上除了搭載的一批自由黑人外,還有總統門羅和美國殖民協會各派的兩名看管遣返者的“代監官”。當年12月,他們在梅蘇拉多角登陸,隨即向土著黑人提出了土地要求。

利比里亞:美國親手扶植的非洲首個共和國,怎麼卻成了貧困國家?

▲ 描繪美國殖民協會遣返自由黑人的版畫

土著黑人首領並不同意出賣土地,但殖民者把手槍頂到首領腦門上,以300美元的代價“購買”了長225公里,寬64公里的梅蘇拉多角。第二年,更多的自由黑人被遣返到這裡,在代監官的帶領下,他們鎮壓了土著黑人的反抗,建立起第一塊殖民地。

1824年,美國殖民協會根據拉丁文“自由”的含義,正式將這裡命名為利比里亞。為了紀念支持遣返活動的總統門羅(Monroe),梅蘇拉多角居住點被命名為蒙羅維亞“Monrovia”。

利比里亞:美國親手扶植的非洲首個共和國,怎麼卻成了貧困國家?

▲ 美國在利比里亞的第一個殖民點蒙羅維亞,如今是利比里亞首都

在美國殖民協會的刺激下,美國各州也紛紛成立殖民協會。1832年,馬里蘭州在利比里亞東南方建立了馬里蘭殖民地,其他各州也蜂擁而至,建立起大小不等的殖民地。為了壯大力量,1839年,除馬里蘭殖民地外,其他各殖民地以蒙羅維亞為中心組成利比里亞聯邦,並以美國憲法為藍本,起草了《利比里亞聯邦憲法》,這是利比里亞邁向獨立的第一步。

利比里亞:美國親手扶植的非洲首個共和國,怎麼卻成了貧困國家?

▲ 美國殖民協會遣返自由黑人的宣傳畫

起初,利比里亞聯邦由美國殖民協會派出白人總督進行管理,1841年,黑人羅伯茨繼任為第二任總督。為了擴大財政收入,他決定對進入利比里亞的貨物收稅,這惹惱了英國商人,他們認為利比里亞不是一個獨立國家,無權收稅;同時,英國殖民者也盯上了利比里亞這塊土地,意圖據為己有。

為了打消英國人的覬覦,1847年,經美國殖民協會同意,利比里亞聯邦通過了獨立宣言和憲法,利比里亞共和國成立,羅伯茨成為第一任總統。1857年,馬里蘭殖民地併入,現代意義的利比里亞成型。美國的遣返活動還在繼續進行,到1867年,總共遣返了約1.9萬名自由黑人,他們作為美國殖民活動打下的深刻烙印,為利比里亞日後的族群衝突埋下了伏筆。

利比里亞:美國親手扶植的非洲首個共和國,怎麼卻成了貧困國家?

▲ 利比里亞首任總統羅伯茨的紀念雕像

利比里亞共和國誕生時,非洲其他地區還處於殖民地或土著部落狀態,它是黑人第一次採用美式民主制度治理國家。然而,利比里亞並沒有成熟的資本主義經濟基礎,盲目仿照美國製度註定水土不服。

利比里亞:美國親手扶植的非洲首個共和國,怎麼卻成了貧困國家?

▲ 左邊是利比里亞國旗,完全仿照美國國旗設計


三、美裔利比里亞人統治時代

利比里亞獨立後,被遣返的自由黑人有了一個新的名字-美裔利比里亞人。他們昔日飽受種族歧視的屈辱,現在搖身一變成了統治階級。他們從未超過總人口的5%,卻把持著國家機器。從1847年到1980年,利比里亞換了20任總統,全部是美裔利比里亞人。

利比里亞:美國親手扶植的非洲首個共和國,怎麼卻成了貧困國家?

▲ 1920-1930年的利比里亞總統查爾斯·金(拄杖者)與家人及政府成員,生活方式明顯美國化

美裔利比里亞人在美國的解放下獲得了自由,卻對土著黑人同胞進行壓迫,他們自詡來自“文明世界”,充滿了優越感。對於土著黑人來講,他們是黑色皮膚的殖民者。據美國人在1920年的報告記載:“美裔利比里亞人把土著當作奴隸使用,甚至最不足道的美裔利比里亞人也有半打男僕伺候他。”

利比里亞:美國親手扶植的非洲首個共和國,怎麼卻成了貧困國家?

▲ 美裔利比里亞人統治期間,土著黑人的悲慘生活

政治上,利比里亞在國際事務中站隊美國。美國則將利比里亞視為輸出民主制度的樣板,庇護它安然渡過了列強瓜分非洲的狂潮,保證了獨立地位。

軍事上,利比里亞的武裝力量由美國裝備和訓練,他們與美國軍隊聯手鎮壓了多次土著黑人起義。二戰期間,兩國在1942年簽訂防務協定,1943年簽訂港口和海軍基地協定,美國取得了在利比里亞修建、使用機場和港口等特權,這裡成了美國向近東運輸物資的中轉站,用美國總統羅斯福的話講,“利比里亞對美國來說是生命攸關的。”

經濟上,利比里亞以農業為主,上世紀二十年代,美國公司開闢橡膠園,發展成當時的的支柱產業。二戰後,為了吸引外國資本發展經濟,利比里亞實行門戶開放政策。憑藉豐富的鐵礦石等自然資源,以美國為首的境外資本大量湧入,他們開礦設廠,既給本地人提供了大量就業崗位,又為這裡建設了鐵路、公路等基礎設施,落後的農業社會面貌有所改變。

整體上看,利比里亞的經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但具體到個人收入分配時,族群的差異體現了出來。美裔利比里亞人佔據高端就業崗位,拿走了大部分收入,而把低端工作和貧窮留給了土著黑人。此外,利比里亞沒有合理利用境外資本發展本國的製造業,產業結構仍然以第一產業為主,主要出口產品還是鐵礦和橡膠等初級產品,因此經濟非常容易受到國際原材料市場價格波動的影響。

利比里亞:美國親手扶植的非洲首個共和國,怎麼卻成了貧困國家?

▲ 利比里亞重要的經濟來源橡膠,該國最大的橡膠園至今仍屬於美國公司

美裔利比里亞人統治期間,利比里亞形成了一個割裂的社會結構。二戰後,經濟發展不僅沒有彌合族群的地位鴻溝,反而日益拉大了收入差距。土著黑人從偏遠農村走入企業崗位,思想觀念受到一定衝擊,使得這個處在傳統農業社會向現代社會轉型期的國家變得很不穩定。


四、美裔利比里亞人統治的終結與戰亂

二戰結束後,非洲民族解放運動風起雲湧,利比里亞土著黑人的艱難處境受到國內外輿論的廣泛關注。為了緩和族群矛盾,政府推行統一政策,規定所有的利比里亞人在法律面前權利平等,但政府不打算改變美裔利比里亞人在政治經濟上的壟斷地位,僅佔總人口3.4%的他們仍然操控政壇,並佔有全國60.4%的財富。

利比里亞:美國親手扶植的非洲首個共和國,怎麼卻成了貧困國家?

▲ 二戰後,非洲迎來了民族獨立浪潮,利比里亞“非洲唯一共和國”的身份黯然失色

1973年,第四次中東戰爭爆發導致石油危機,油價猛然上漲兩倍多,引發西方國家的經濟危機,國際市場對利比里亞鐵礦和橡膠等產品的需求和價格下降,利比里亞沒有石油資源,進口石油花費了大量財政收入。雙重打擊之下,經濟陷入停滯,失業和通貨膨脹讓社會反對浪潮迭起,土著黑人政治組織也在這個時候出現。

當時,利比里亞的政界精英和富商大賈是美裔利比里亞人,軍隊中的下級軍官和普通士兵以土著黑人為主,他們對與自己同屬被壓迫階層的普通群眾充滿了同情。1980年,一個叫多伊的軍士長髮動軍事政變,打死當時的總統,終結了美裔利比里亞人的統治。

美裔利比里亞人政府被推翻了,但潘多拉盒子就此打開,利比里亞土著黑人多達16個族群,人口最多的一個也僅佔總人口的20%,新上臺的土著黑人總統多伊又是個獨裁者,他偏向自己的族群,橫徵暴斂更甚於前任。美裔利比里亞人與土著黑人的矛盾,土著黑人各個族群的矛盾交織共存,最終在1989年引發了內戰。

利比里亞:美國親手扶植的非洲首個共和國,怎麼卻成了貧困國家?

▲ 利比里亞內戰期間的娃娃兵,他們本應該坐在課堂,卻扛起了武器

內戰期間,各個族群都從本族利益出發,組成形形色色的武裝派別爭權奪利,互相殘殺,直到2003年,在聯合國維和部隊的介入下,內戰才得以平息。14年內戰期間,這個當時總人口300多萬的國家,有20多萬人死亡,200多萬人流離失所,更有數萬兒童成為娃娃兵,毀了這個國家的未來。

利比里亞:美國親手扶植的非洲首個共和國,怎麼卻成了貧困國家?

▲ 1960年以來,利比里亞和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人均GDP變化趨勢,1989-2003年內戰期間,利比里亞經濟陷入崩潰

利比里亞的經濟在內戰中被徹底摧毀,內戰前,雖然產業比較落後,但至少沒有飢餓之虞。聯合國在1971年第一次界定世界不發達國家時,利比里亞不在名單內;而內戰爆發僅一年,它就淪落到這個行列。

外資因內戰撤離,失業率劇增;人們在戰亂中流離失所,對農業也造成了巨大沖擊。內戰使利比里亞連食品都需要國外援助,它靠聯合國的幫助才能維持和平,戰後重建工作任重而道遠。

利比里亞:美國親手扶植的非洲首個共和國,怎麼卻成了貧困國家?

▲2018年,利比里亞主要經濟指標,在世界最不發達國家裡也屬於倒數水平

縱觀利比里亞的歷史,它曾經是非洲自由民主的燈塔,而現在卻是貧困的代名詞。它淪為世界最不發達國家是內戰的結果,而內戰的根源早在建國之時就已經產生。

美國把自由黑人遣返回非洲,促進了這個國家的形成,但自由黑人沒有對土著黑人一視同仁,導致他們對族群的認同大於對國家的認同。要想從世界最不發達國家中畢業,真正達成族群和解才是正路。

利比里亞:美國親手扶植的非洲首個共和國,怎麼卻成了貧困國家?

▲ 曾是足球運動員的現任總統維阿,這位足球先生將帶領利比里亞走向何方?



參考文獻:

[1] 鞠愛琴.美國向西非強制遣返自由黑人研究(1817-1847)[D].福建師範大學,2009.

[2] 孫宇晴.淺析聯合國在建設和平理論與實踐中的發展[D].南京大學,2015.

[3] 陳宇君.冷戰後聯合國利比里亞維和行動研究[D].外交學院,2014.

[4] 管敬緒,徐尚平.1880-1914年利比里亞倖存原因探析[J].史學月刊,1996(02):86-90.

[5] 李起陵.利比里亞和美國關係的歷史演變[J].西亞非洲,1982(06):36-4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