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賞紅葉,又見村裡的“百年老烏桕”,離家30年的大叔很想家

某一日,媳婦下班回家問我,在我的老家是不是有個風景區,秋天可以觀賞紅葉?單位裡好幾個同事專門驅車前去觀賞,據說景色很美。

五叔雖說已有30多年不在老家生活,但對家鄉的一草一木還是瞭解的,田間地頭種什麼?栽什麼樹結什麼果?有哪些土特產?也是爛熟於心。

老家的"紅葉"到底為何物?引得城裡人看稀奇似的紛紛前往。

老家叫了幾十年"油子樹",學名叫"烏桕樹"。

在小時候的記憶中,家鄉有一種樹叫做油子樹,其樹葉會在一年中的某一時段變成紅色,不確定它的變色時節,那時還不太懂季節之分,也不覺得它有什麼特別,遍佈溝邊地坎的油子樹就在身邊,它們雖然與農村生活相關,但往往關注的是它結的籽,而非平常無奇的葉。

現在知道了,家鄉供人觀賞的"紅葉",就是油子樹的葉,換個叫法就是"烏桕樹紅葉"。

烏桕樹,別名:臘子樹、桕子樹、木子樹、烏桖、桊子樹、桕樹、木蠟樹、木油樹、木梓樹、虹樹、蠟燭樹、油籽(子)樹、洋辣子樹。大戟科、烏桕屬落葉喬木,烏桕是一種色葉樹種,春秋季葉色紅豔奪目,不下丹楓。為中國特有的經濟樹種,已有1400多年的栽培歷史。

據說紅葉最佳觀賞期在每年的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這也是最近才瞭解的。兒時伴著烏桕樹長大,對這一景象熟視無睹,離家後無數次回老家也不在深秋時節,上一次回家是上月的霜降節氣(10月24日),村子裡的烏桕樹依然是青枝綠葉,看不到樹葉要變色的跡象。

深秋賞紅葉,又見村裡的“百年老烏桕”,離家30年的大叔很想家

深秋烏桕紅

回老家順道看鄰近鄉鎮的烏桕紅葉。

湖北省大悟縣被譽為"烏桕之鄉",作為當地人,身處其中卻渾然不知,也是最近才從網得知家鄉有此美譽。四姑鎮是紅葉觀賞的主要景區,名聲在外,距離武漢100公里,由景區沿108國道向北20公里處便是我的老家。

恰逢媳婦休假,剛從外地旅遊回來,我們商量著回趟老家,一來看看老母親,二來順道觀賞紅葉,既然身邊有如此好景緻,何必還捨近求遠去往別處。

四姑鎮的紅葉廣場建在一個小山頂上,不大的開闊地上設有觀景臺,由此俯看四周,確實能看到成片的烏桕樹,只不過紅葉已基本落完,此時的烏桕樹油籽已炸開外殼露出白色,如星星點點掛在樹枝上,錯過了紅葉的觀賞期,能看到如此景象,對媳婦來說,也算是不虛此行。

深秋賞紅葉,又見村裡的“百年老烏桕”,離家30年的大叔很想家

大悟烏桕樹

景區工作人員告知,今年觀賞紅葉最佳時期是在11月初,我們來晚了。聽起來總覺得哪裡不對,一個月前,老家村裡的烏桕樹明明還清秀著呢!還是回家看去吧!

已入深秋,村裡的烏桕樹依舊枝繁葉茂。

和景區裡的烏桕樹不同,村裡的兩棵烏桕樹的葉子還是綠的,所以網上可查的觀賞烏桕紅葉的時間段只是大概率,僅供參考。萬物都有自己的生存法則,烏桕樹也會因時因地生長期會不同,同一縣域內,種在山上和山下也是有區別的。

隨手拍一張村裡的烏桕樹照片,是我多年來回家要做的事情,正好和景區的作一對比。

深秋賞紅葉,又見村裡的“百年老烏桕”,離家30年的大叔很想家

五里橋村老烏桕樹

山上的紅葉已落,山下村裡的樹葉泛青,在家又只能呆兩天,看來是成功地避開了觀賞期,對於不是本地人的媳婦而言,只有不無遺憾地等待來年。

而於我來說,對所謂的烏桕紅葉觀賞興致不大。生在上世紀七十年代,見過家鄉遍及山川的烏桕樹,在物資匱乏的年代,從不審視它的美,也不希望看到什麼紅葉,因為烏桕葉紅意味著難熬的冬天就要來臨,只想著從它身上賺點小錢補貼一下生活,曾因為"絞油籽"讓生產隊的巡山人員攆得滿山跑。

隨著社會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提升,烏桕樹的價值從"籽"轉到"葉"上了,不得不說現在的人就是聰明,善於發現和審視身邊的美,賦予了烏桕樹新的價值。只不過時代變遷,那時留下的烏桕樹已不多了。

五里橋村的"百年老烏桕"。

五叔出生的家鄉有兩棵烏桕樹,村裡沒有人能說出它的具體年頭,但說它有上百年也是有根據的,曾問過七十多歲的老鄉鄰,據他說小時候就見有這兩棵樹,也像現在這麼大;年近八旬的老父親生前也是這麼告訴我的,再仔細觀察這兩棵樹,還猶如四十年前我小時候的樣子。據此推測,說兩棵老烏桕有上百年不為過,說他"不老",是因為它總是記憶中的樣子。

老烏桕能保留下來,得益於它生長的環境,上靠水塘下靠田埂;也可能是因為栽種在村裡,眾目睽睽之下沒人破壞它,如果在山上想必早被人當柴燒了,抑或人們早把它當成這個村中的一員,真心的保護起來了。

如今,老村子裡住的人也不多了,很多年輕人已建房外遷,也有和我一樣在他鄉定居的,村裡留下的只有老人、老房和兩棵老烏桕樹。

深秋賞紅葉,又見村裡的“百年老烏桕”,離家30年的大叔很想家

五里橋鄉鄰的老房子

"百年老烏桕"見證著這個村子的歷史變遷,也承載著幾代人的記憶。

已經30多年不在村子裡居住了,每次回老家,實際上就是想看看兩棵烏桕樹,見到烏桕樹才算真正的回家了。

深秋賞紅葉,又見村裡的“百年老烏桕”,離家30年的大叔很想家

五里橋村“百年老烏桕”

烏桕樹下有童年,偷著"絞油籽"捱過罵,也受過"洋辣子"掉身上刺撓的庝......

烏桕樹下有故事,坐在塘埂上乘著涼風,忍著蚊蟲叮咬,聽大人家長裡短拉家常,講妖魔鬼怪的故事,看樹下拴著的水牛吃草,人畜和諧共處......

深秋賞紅葉,又見村裡的“百年老烏桕”,離家30年的大叔很想家

塘埂上的老水牛

烏桕樹下也是那時村裡的CBD,夏日裡,生產隊長敲著樹上掛起的"破鐵塊",鐘聲一響,大吼一聲,或上工,或開會......

烏桕樹下設的"望鄉臺",送走了無數個故去的靈魂......

……

老家的烏桕樹葉紅得就是比四鄰八鄉的要晚些!像是在等著村裡遊走他鄉的人回來觀賞,五叔也有30多年沒遇上,也許再過數日紅葉來臨,嚴冬即到,老烏桕在,家也在,再等下一個深秋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