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面對總是裝病的母親,有什麼辦法能改變嗎?

噯裙00


我們暫時先不要將母親的行為判定為“裝病”或是“真病”,而是需要透過表層的行為,看一看母親在通過這種行為在表達什麼。

在這裡,我推薦大家瞭解一下我們心理學當中的“行為功能分析”這個理念。這個理念強調的是,我們每一個人的行為背後,都有一些強烈的訴求和願望,而正是通過個體不斷重複某種行為,得到外界的反饋和刺激,來滿足自己的需求。因此,要改變某個人的某種行為,其關鍵在於去了解他(她)深層的訴求是什麼,通過別的方式來滿足這種訴求,使得個體不再固著於這一種行為,而是通過別的行為方式來更合理地滿足自己內心的需要。

因此,根據行為功能分析的理念,我們也許可以嘗試去分析一下母親這種“不斷抱怨自己身體不好”的行為。在母親做出這樣的行為之後,家人一般會有什麼樣的反饋呢?會不會兒女因此變得更加關心母親,願意花更多時間陪母親去醫院檢查?會不會原本總是對老伴態度不好的父親,變得更溫和更有耐心了?總之,任何因為母親“裝病”行為而導致的改變,都可能是母親內心真正的訴求。

那麼,一旦我們大概分析出母親內心的願望,我們就可以嘗試著通過一些不一樣的行為施加影響。比如說,我們可以在母親不“裝病”,表現得更健康和正常的時候,多花一些時間去陪伴母親,和母親交流;而在她“裝病”的時候,減少陪她的時間。總之就是,通過調控獎賞行為,鼓勵對方表現出更適應性的行為,減少那些不令人滿意的行為。


紫花地丁


我有個同學母親以前在老家,經常半夜打電話說身體不適,半夜趕過去到醫院一檢查什麼問題都沒有。人到中年,累倒不是最可怕,最怕的是害怕這樣次數多了,萬一有一次不緊張,結果卻……後悔都來不及。好的是我同學現在把她父母接到自己身邊了,這樣離自己的孩子近點,照顧方便,省的奔波了,老人也踏實了。


我感覺老年人如此是害怕出現意外,因為擔心,結果越想越感覺自己有問題。建議當子女的儘可能包容一些,雖然辛苦點,但萬一有什麼不會被耽誤。我父母是有什麼都喜歡自己扛,不喜歡告訴子女。一次我父親拉肚子,就是不告訴我們,直到母親有點害怕才說出來。這樣也挺讓人擔心的。


有些母親應該是以此為手段,要挾孩子達到自己的目的,如果達不到自己的目的,應該會放棄吧?當然要確定是裝病才行。

還有的母親是嚴重依賴孩子,缺乏安全感,想以此博得孩子的關注。這樣的母親必須給她尋找一些精神寄託才行。


媽咪老師


總是裝病的母親,她的需求是明顯的。人類是群居動物,天生就害怕孤獨寂寞,在自然界群居動物一旦脫離了群體就預示著死亡。尤其中國這個人情社會中,老年人尤其害怕恐懼孤獨終老。隨著社會的高度發展,空巢老人現象越來越多,年輕人都在外打拼根本無暇照顧老人,老人們只得終日孤獨壓抑有事無人訴說。老年心理學研究說明,他們一旦感受到空巢的孤獨,心理或情感的支持系統往往趨於脆弱。若加之喪偶、疾病等因素,更會加重對人生價值的懷疑和否定,消極自卑,進而抑鬱絕望,嚴重的會促使老人患上阿爾茨海默病 。

對於孩子來說,工作繁忙不是逃避照顧老人生活,填補老人空虛寂寞的理由。老人的孩子們雖說建立各自新的生活空間,還應該繼續加強與老人的聯繫,儘量增強兩代人,乃至三代人之間的相互瞭解和理解,給老人們更加多的體貼和照顧,注意消彌代際隔閡和歷史誤會,常回老家來團聚會餐和照料生活。

對於配偶來說,少時夫妻老來伴。一般來說,家庭中孩子出生後,夫妻感情中的一大部分會轉向孩子,孩子成了家庭中心,夫妻間單獨相處溝通情感的時間相對減少了。孩子成家立業後,老年夫妻應該及時將情感轉回到老伴,加強夫妻間的交流,改善關係,填補空巢時期的空虛寂寞。如果遭遇到喪偶,應該在適當的情況下考慮老人再婚,重建家庭,營造開放包容理解的家庭氣氛,讓老人的情感有所寄託。


鵜鶘心理


從提出的問題來看,你的母親好像沒有什麼身體方面的疾病,但她卻表現出自己有病的樣子或者是比較痛苦的樣子,那麼我們可能考慮一下在心理方面是不是有什麼樣的問題。因為有的時候醫院檢查的結果,並不代表她是真的什麼問題都沒有,然後就去指責母親裝病。我們最重要的是要看一下,所謂裝病的原因到底是什麼?

一方面來看,如果她的身體上面沒有問題,而心理上也沒有疾病的話,那母親可能只是為了要獲得子女的關注。現代社會,大部分的年輕人都將自己的精力花在工作、生活或社會交往上面,而對於家庭的關注已經越來越少,尤其是遠離家鄉工作的孩子。母親對子女有很深的思念,她期盼子女能夠回來陪自己或者是對自己有更多的關心。而生病是一個很好的辦法,可以讓子女回到自己的身邊,照顧自己。那面對這樣的情況,我們就要多多的關注母親,平時就算工作再忙,也要抽出一點時間去跟她聊聊天,說說自己的生活。讓她明白就算自己在外也記掛著她,那這樣她的病也就不藥而癒了。

但是另外一個方面,我們可能要考慮母親是不是真的患疑病症或軀體形式障礙。這兩種病的主要表現是,患者認為自己得了某種疾病,並且堅信不疑,就算是醫生檢查沒有任何問題也並不相信,作為這樣的患者,她是真真切切感受到自己身上的不舒服,而並不是故意表現成這樣子,所以我們不能對她橫加指責,而是要去關注她的感受。如果這樣的情況持續了一段時間,仍沒有明顯的改善的話,就要考慮是否患病,並且去專科醫院就診。如果帶來明顯的情緒問題,可能就要服藥治療,最主要的方式還是推薦進行心理治療。


鵜鶘心理陳小康


首先,媽媽如果一直這樣裝病,就要引起你的注意了。媽媽裝病看起來是裝,其實也是想引起你的關注。就像我們小的時候會經常以生病為藉口不想上學一樣,他們只是找個藉口,希望兒女能夠多陪自己,來填補他們的情感需求。
所以,我們要看一下自己平時陪媽媽的時間是否很少,或者在和媽媽相處的時候,多和她聊聊天,談談心。儘管我們大了,有各自的事業和家庭,可能無暇顧及和照顧他們,也忽視他們內心的情感需求,從之前的被需要,到現在被照顧,這種落差和落寞感會讓他們一時無法接受。如果再加上老伴先她而去的話,她內心的悲傷和孤獨,更加無法排遣。
另一方面,也需要在合適的機會帶母親去做一下心理諮詢。當進入老年的時候,特別是看到身邊的朋友或親人一個個先她而去,會讓她產生一種死亡焦慮,會特別在意自己的身體狀況,這也是一種求生本能。但是如果過度關注,總是認為自己有病,也可能會是疑病性神經症。
疑病性神經症目前歸類為軀體形式障礙中,主要指患者擔心或相信患有一種或多種嚴重軀體疾病,病人訴軀體症狀,反覆就醫,儘管經反覆醫學檢查顯示陰性以及醫生給予沒有相應疾病的醫學解釋也不能打消病人的顧慮,常伴有焦慮或抑鬱。本病多在50歲以前發病,為慢性波動病程,男女均可發生。
如果出現這樣情況,則需要進行心理關懷,尤其是家人的陪伴和關心就尤為重要。要帶他們多出去走走、看看,身體允許的情況下,一起去爬爬山,看看景,散散步,或者舉行家庭聚會。
所以作為兒女,哪怕工作再忙,也要抽出一些時間多和父母交流,讓她知道你是愛她、牽掛她的,給他們足夠的情感關懷。多多實踐那句膾炙人口的話:常回家看看,以免留下"子欲養而親不待"的遺憾。

答者:暖心理諮詢師吳燕

快來關注暖心理頭條號,溫暖你的世界 讓我們一起溫暖世界 ~


暖心理


這種問題弄清原因是比較重要的。有些人會懷疑自己得病,即使檢查了也不放心,所以你要看看你母親所謂的裝病,平時是什麼表現,是真的有軀體症狀,還是自我描述的難受,這種痛苦再去了醫院檢查後有沒有解除。


老年人因為身體衰老,有些生理指標肯定會下降,一些功能也出現退化,面對這樣的情況就有人總懷疑自己得了病,只有檢查了才放心,但是這樣的放心只持續一段時間,沒過多久又會擔心自己得了什麼病,或者根本就不信任醫生,堅信自己得了病。所以你需要看下你母親除了在醫院說“馬上要死了”,平時是什麼樣的,因為總是裝病的話,更多的場景不是在醫院發生的,而是在家裡。如果有這樣的問題,我建議你帶你母親去專業的精神病醫院進行檢查。這種行為或心理叫疑病症,雖然最新的精神障礙診斷手冊移除了這個疾病,但是這個症狀及表現,依然是精神障礙的表現,由醫生進行專業的判斷是最重要的。

除此之外,老人的生活是相對單調的,有這樣情況的人可能家庭和社會支持會有問題,就是親人疏於照顧,老人缺少社會活動,比如跳廣場舞啊,和朋友們一起逛街買菜旅遊啊。這時候就可能通過得病的方式吸引家裡人的注意,潛意識裡也可能真的覺得自己病了。所以無論哪種情況,平時給予家人關係和照顧都是非常重要的。


你的心事與困惑,我們願意傾聽,歡迎關注“青音約”的頭條號,向我們提問,寫下你的困惑,我們幫你解憂


青音約


“面對裝病的母親,有什麼辦法能改變呢?”

我想從以下三方面來回答您的問題。

1.您的母親是在“裝病”嗎?

不是。也許她確實沒有器質性疾病,但她的痛苦是實實在在的,她疼痛的感受是真切的,所以,她並不是在“裝病”。



2.她一般會在什麼時候“生病”?

您有沒有仔細思考一下她生病的時間點,會不會在以下幾種情況下更容易生病:當她感到心理壓力很大(需要做重大決定或遇到變故)時;當她感到比較勞累的時候(任務繁多);當她感到不被充分關注和關心的時候(被忽視)。

3.她到底怎麼了?

其實,您母親的情況非常常見,也很典型,是一種“癔症型人格傾向”的表現:敏感,脆弱,易受暗示,情緒易波動,遇到壓力時容易出現心身不適症狀以及睡眠飲食問題。

4.應該怎麼做?

(1)減輕壓力,保持輕鬆愉快的心情;

(2)避免勞累,幫她分擔家務活;

(3)兒女和父親多理解、關心、同情、讚美她。

(4)必要時可帶她去看心理醫生。


心理諮詢師丫丫姐


我首先要告訴你一聲母親是不會裝病的。也不會靠裝病來獲得兒女們的關心。母親,一年比一年大了。身體也是一年不如一年了。作為母親深深的體會著你們在社會上的不易。他們身體如出現狀況時,不到萬不得已時是不會告訴我們的。

因為他們怕影響我們的工作。我到是建議做子女的,應該每年都領著父母做一次身體健康體檢。然後對體檢報告中反應出超標的項目。再找大夫進一步的確診。然後在家裡備一些,心臟病藥,高血壓藥,感冒藥和消炎藥等。讓父親母親知道自己的身體不好了。就要讓自己時刻預防著,千萬不要忽視身體的小毛病。釀成大病。父母們身體感覺到不好的時候告訴我們。這樣還是很好的,即使查出來沒什麼毛病。我們也不要責怪他們,因為老人們對身體看得很重。


我們真就應該自覺的關心他們。我覺得面對父母們說自己身體不舒服的情況時,你應該認真對待,告訴父母身體有不適的情況下一定要通知你。只有這樣,才能防患住疾病纏身,才能讓老人安享晚年。


伊春美食美客


聽樓主的描述,感覺母親不是在裝病,而是得了疑病症,也稱疑病性神經症,指某個人總是擔心或相信自己得了一種或幾種嚴重的疾病,甚至會出現相關的軀體症狀,從而反覆要求就醫,哪怕經過全身檢查和醫生的再三保證身體正常,也無法消除他們的疑慮,仍然要隔三差五的去醫院,如果不去,就會進而產生抑鬱、焦慮等症狀。

一般來說,孤僻內向、敏感脆弱、暗示性強的人更容易患上疑病性神經症。或者老人知道了自己的新朋好友因為某種疾病死亡,也會懷疑自己得了病,比如親戚因為肝癌去世,就會覺得自己的肝也不舒服等。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一個人如果年齡大了,身體各個器官的功能肯定跟年輕時沒法比,可是老人自己其實是沒有做好心理準備的,從而覺得自己是不是哪裡出問題了,要不怎麼經常這裡不舒服那裡不舒服呢?還有一個影響因素就是更年期,也可以查查是不是更年期綜合症。

因此,如果母親是這種情況,首先我們要理解母親,要耐心傾聽母親的嘮叨,同時也要拿出相關的證明,斬釘截鐵的告訴母親一定沒事,自己會一直陪著她。要母親知道,她現在這種情況是一種心理障礙,很多老年人都會有的,還要解釋清楚,心理障礙不是精神病,只跟身體生病了一樣,很正常,一定要解釋清楚這一點,因為很多人寧願身體生了重病,都不願意別人把自己當成精神病。


希樸羊


從你的描述可以看出母親沒有身體器質方面的疾病,那就建議考慮一下心理層面的問題,而不是一味地說母親是在裝病。即使母親是在裝病,作為子女,也應該尋找到她裝病的原因,而不是把醫院的無病診斷當作母親裝病的“罪證”,甚至是指責母親的行為。

一方面,母親想要得到關愛。在子女長大後,把精力都用在了自己的工作、生活和社交上,而給予母親的時間卻是那麼的微乎其微。母親,作為對孩子付出最多的人,因為孩子離開身邊而擔心、焦慮。不能像過去一樣全身心地照顧子女的生活起居,對她來說,會有一種無所事事甚至無助的感覺,特別是全職媽媽,體力勞動是少了,但心理負擔卻重了。她們日思夜想著讓孩子回到身邊來、住到一起來,能夠為一家人做一頓可口的飯菜是母親的期盼,可是又有多少子女能夠及時實現她的這個願望呢?

於是,她就會想一些能夠讓孩子回到身邊的辦法,生病無疑是一種很好的辦法,因為無論工作有多忙,只要母親身體不好了,子女就會盡最大努力克服一切困難回到她身邊、帶她去看病。子女們要明白母親是在通過這樣一種極端的方式釋放她對自己孩子的思念,同時也是她用來檢驗子女是否愛她的方式。

這種情況的話,就需要我們多關注母親,常與她一起聊聊家常、常對她說幾句甜言蜜語、常向她說說自己的生活和外面的世界,鼓勵她進一步豐富自己的生活,讓她對我們的愛找到出口,也讓她能感覺到來自子女的愛,她的所謂的“裝病”就會自愈的。小時候,哪個孩子沒有通過耍賴、“裝病”來實現自己目的的經歷?無論孩子用哪種方式,母親都會接納。如今,她老了,如果她真的是通過“裝病”的方式引起兒女的關注,也是無可厚非的。這種現象也說明子女們還需要提升“孝”的行動力,“孝”不是掛在嘴上說說就可以的,也不是物質和金錢能夠代替的。願天下少一些通過“裝病”實現見子女一面的父母。

另一方面,母親需要心理治療。母親並不是裝病,她是懷疑自己有病。疑病患者會毫無根據地認為自己犯了嚴重身體疾病或不治之症,因而到處求醫,即使通過一系列詳細檢查和多次反覆的醫學驗證都不能糾正其歪曲的信念,有的雖然也明知道自己沒有病,但就是無法控制自己。嚴重的患者會認為“內臟已經腐爛了”,“本人已經不存在,只剩下一個身體空殼了”。這種症狀在更年期和老年的精神分裂症期。所以有必要帶母親去醫院的心理科檢查一下,根據情況確定治療方式,不能總是認為是母親在“裝病”了,如果得不到及時治療,疑病情況會繼續加重。這種狀態下的母親是非常痛苦的,她並不是主觀故意要折騰自己的孩子,而是她也控制不了自己,如果此時,她得到的不是子女的關懷,而是各種指責,對她是更大的傷害。

你的這個問題給為人子女者都提了一個醒:在父母逐漸老去時,作為子女一定要有反哺意識,要分出一定的精力來關注和愛自己的父母,讓他們有安全感、有感情依靠,只要他們感覺到了來自孩子的愛,身體和心理疾病都會遠離他們的。我們也要有一顆感知父母的慧心和一雙觀察父母的慧眼,要隨時能夠感知到父母的心理需求、能夠觀察到來自父母身體的信號,讓“你陪我小、我陪你老”不只是一句口號。

作者:陳曉雲(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韋志中心理學網校婚姻家庭與女性心理系系主任)、荊鳳芹(韋中心理學網校學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