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迎世界性“节日”!福州盘点“家底”,只为做好这些事……

4月22日是第51个世界地球日,今年的主题是“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内在要求。

环境好是民生之幸

又迎世界性“节日”!福州盘点“家底”,只为做好这些事……

美丽的闽江两岸。叶义斌/摄

多年来,历届福州市委、市政府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以生态理念为指引,以绿色发展为目标,盘清自然资源“家底”。

又迎世界性“节日”!福州盘点“家底”,只为做好这些事……

仓山高盖山生态公园。彦友秋/摄

加快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全力推进矿产资源有序利用,加强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推进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绿色福利不断释放,尽情展现山水相融的魅力幸福城。

又迎世界性“节日”!福州盘点“家底”,只为做好这些事……

绿意盎然的福州城。资料图

划定三条底线,实现全域空间管制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适宜性评价为硬约束,统筹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3条控制线,实现全域空间管制,梳理明确山水林田湖草等各要素保护开发与管控要求,夯实福州永续发展根基。

又迎世界性“节日”!福州盘点“家底”,只为做好这些事……

闽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精品示范工程,福州市永泰县清凉溪脆弱型小流域综合保护修复工程。张智/摄

精心盘点,摸清资源家底

开展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既是贯彻落实国务院、自然资源部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也是全面摸清资源家底,加快推进福州市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

又迎世界性“节日”!福州盘点“家底”,只为做好这些事……

2019年1月,福州市积极推进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技术人员开展调查工作。

据了解,作为省会排头兵,福州市投入392名技术人员,完成了11860平方公里的全域调查和建库,总图斑量达84.4万个,质量和进度均居全省前列。

同时,各县(市)区初步成果一次性全部顺利通过国家核查,总体一类差错率仅0.31%,远低于国家1%的限差要求。

盘点“家底”又快又准

得益于工作方法的创新

福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福州建立的“专人接收-流程化检查-意见反馈-指导整改”常态化市级预检机制,实现了对全市图斑“过筛子”式问诊,确保了调查成果质量,获得福建省三调办充分肯定并在全省推广。

以福州市海岸线修测工作为例,2019年10月至11月,是外业调查的攻坚期。工作团队一分为二,发挥埋头苦干的精神,外业组每天七点肩扛测杆准时开工,踏破“铁鞋”只为找准潮水痕迹线的位置;晚上回到驻地后,继续挑灯夜战,处理当天数据,准点提到内业组。内业组则认真核对外业数据,并对“疑难杂症”进行重点会诊,对测量不规范的位置重新规划补测路线。

又迎世界性“节日”!福州盘点“家底”,只为做好这些事……

资料图。

经过两个月的奋战,2019年12月初,外业组完成全市约1030公里的现场测量,人工实测点共计38003个,平均点距27米,拍摄照片122593张、视频6196段。这些数据和影像资料,为实现海岸线资源精细化管理提供了强大支撑。

福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将各类自然资源统一落实到同一个底图上,真正建立“以图管地、网上管理、在线审批”的现代化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模式,重塑人与自然的和谐新格局,也为全面开展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奠定良好的基础。

分类施策,保护、开发并举

矿产资源的有序利用和废弃矿山的复绿治理就像一个人的两条腿缺一不可,必须有机统一

2018年,《福州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16-2020年)》正式出台,确定了7个矿产资源产业重点发展区域,面积355.43平方千米,作为矿业经济区。

其中,地热有5个,分别是闽清梅埔-闽侯白沙、闽侯光明、永泰清凉镇-城关、永泰葛岭镇、福清东龙湾;普通建筑用砂石有两个,分别是闽侯白沙镇唐举、永泰塘前乡。

又迎世界性“节日”!福州盘点“家底”,只为做好这些事……

永泰葛岭镇赤壁景区。陈暖/摄

规划提出,福州将以永泰、闽清、闽侯、福清等地热资源为基础,实施地热有偿开发利用,限量、集约开采,适度开发福州城区及周围地热资源,形成以福州城区为中心,辐射永泰、闽清、闽侯、福清等地的地热旅游产业。

又迎世界性“节日”!福州盘点“家底”,只为做好这些事……

永泰葛岭镇赤壁景区。陈暖/摄

按照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要求,福州不再审批新建饰面石材矿山,禁止开采砂金、可耕地砖瓦用粘土;全市划定禁止开采区133处,区内已有采矿权的限期关闭退出,并给予合理补偿。其中,叶蜡石集中在晋安区开采,年开采矿石量不超过1.5万吨;高岭土、陶瓷土集中在闽清县白中—新村地区开采,高岭土年开采矿石量不超过200万吨,陶瓷土年开采矿石量不超过500万吨。

福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福州每季度开展矿产督察,发现问题及时督促矿山企业落实整改。同时,开展采矿权人开采信息公示,用“红黑名单”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打击非法违法采矿,定期开展“回头看”。2019年,发现并取缔非法违法采矿点7宗,移送公安4宗,追究刑事责任3人。

在有序开发的同时,废弃矿山的复绿治理也在全力推进。

2016年,罗源对全县饰面石材矿山作出关闭退出决定。然而,过度的采挖已经在青山碧水间留下了一处处“伤口”,随意倾倒的废石弃渣也堆成了一座座荒坡,不仅破坏了当地生态,还极易引发水土流失,滑坡崩塌等恶果。同年底,罗源分批推进石材矿山整治工作,重点修复各类荒坡。

罗源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绿化方面主要采取在荒坡上种马尾松、木禾、红叶石楠等树苗,再以狗牙根、野菊花等草籽搭配,重新构建自然生态。

又迎世界性“节日”!福州盘点“家底”,只为做好这些事……

罗源北山红树林公园已成生态旅游新名片。资料图

此外,荒坡周边的矿区也纳入整治,铺上草皮,种上鲜花,一批矿山以新颜面世,令人赏心悦目。

目前,该县72座饰面石材矿山基本完成治理,顺利通过中央第二轮环保督察检验,数据显示,福州共有废弃矿山360家,2019年完成治理48家,治理面积206.85公顷,完成投资总额6240万元;累计治理112家,治理面积453.89公顷,投资总额16303.55万元。

系统治理,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闽江是福建的“母亲河”,闽江流域内经济总量占全省的40%,多年来福建对闽江流域进行了保护。

又迎世界性“节日”!福州盘点“家底”,只为做好这些事……

鸟类栖息的闽江河口湿地。郑帅/摄

在闽江流域,按照生态系统的整体性、系统性及内在规律进行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对改善闽江流域环境质量和生态功能提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又迎世界性“节日”!福州盘点“家底”,只为做好这些事……

闽江河口国家湿地公园,飞鸟在芦苇旁的江面上飞翔。资料图

2018年初,闽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项目成为全国第二批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6个试点之一。

从福州来说,依托《闽江流域(福州段)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控制性详细规划(2018年—2020年)》,89个项目在永泰、闽清、闽侯、长乐等四大试点区域展开,计划总投资17.07亿元,目前已完成总投资13.06亿元,申报确定了闽清县金沙溪生态服务型流域生态修复工程、永泰县清凉溪脆弱型小流域综合保护修复精品示范工程和长乐区闽江河口湿地流域性协同保护及入侵物种综合治理工程等3个精品项目。

作为福建省最优良的河口三角洲湿地,同时也是“中国十大魅力湿地”之一,闽江河口湿地地处福州长乐区东北部闽江入海口南侧总面积2382公顷,近年来,生物多样性减少成为保护区内的突出问题。

又迎世界性“节日”!福州盘点“家底”,只为做好这些事……

闽江河口湿地保护区。雷岩平/摄

怎么办?分两步走

首先,除划定约750亩的核心保护区域,严禁外人进入外,保护区内的养殖塘开展全面“退养还湿”,变身适宜水鸟在高潮位时停歇的栖息地;同时,面对外来物种互花米草,工作人员因地制宜采用“物理除治”法,在互花米草的“居所”种上红树林(秋茄)、短叶茳芏、海三棱藨草、芦苇等乡土植被。经系统梳理,保护区内计划清除互花米草1800亩,进行乡土植被恢复1300亩,为营造水鸟觅食栖息环境,剩余500亩将保持光滩。

又迎世界性“节日”!福州盘点“家底”,只为做好这些事……

闽江河口湿地公园内遍布大大小小鸟岛。资料图

按计划,今年这些“入侵者”将基本完成治理,让受损的湿地生态系统功能逐步恢复。

又迎世界性“节日”!福州盘点“家底”,只为做好这些事……

闽江河口湿地的小天鹅渐渐多起来。资料图

地处福州滨海新城核心区的东湖湿地公园蕴藏着丰富的生物资源,如今也已迈开建设脚步。

又迎世界性“节日”!福州盘点“家底”,只为做好这些事……

东湖湿地公园一期工程效果图。

据了解,该公园总面积达14.47平方公里(1447公顷),先行动建的启动区生态修复工程约66.9公顷。

又迎世界性“节日”!福州盘点“家底”,只为做好这些事……

闽江支流大樟溪段。叶义斌/摄

此外,福州市对闽江福州段约170公里流域,和闽江支流大樟溪段(约50公里)沿线严格实施建设项目审查、规划编制审查和规划环境管控,保护生态水源。

又迎世界性“节日”!福州盘点“家底”,只为做好这些事……

福州生态引来白鹭欢飞。陈礼信/摄

福州正用最真的感情、最严的措施,做好生态环境的高水平保护。

又迎世界性“节日”!福州盘点“家底”,只为做好这些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