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副省级女干部,逝世时三位上将扶灵,几十位将军为其送行

自古以来,人们便有着只能男性去征战沙场、保家卫国的刻板印象。但其实历史中的“巾帼英雄”也并不在少数,何止"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古有木兰从军,近代也有不少女性驰骋在刀光剑影中。"大宋巾帼贤内助,金山擂鼓退金兵。"女性的飒爽英姿涌现在战场,她们同样成为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

而今天这个故事的主角,也正是这么一位英勇的奇女子。都说时势造英雄,她在亡国的铁蹄下觉醒,和丈夫奋战在前线,在她去世的时候,甚至有三位上将扶灵,几十位将军送行,她就是邱一涵

她是副省级女干部,逝世时三位上将扶灵,几十位将军为其送行


张震曾在《怀念邱一涵同志》一文中这样评价她:“革命战争的烈火考验、锤炼了邱一涵一颗坚强妻子的心,一颗伟大母亲的心,一颗真正的共产党人的心

她默默地把悲痛埋在心底,把困难置之度外,以对革命事业的无限忠诚,准备迎接新的考验。”她是所有新时代杰出女性的代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颗明星。

邱家有女初长成

邱一涵原名邱信贞,这是一个仍透露出封建社会对女性期望的名字,父母只希望她能够长成窈窕淑女,然后成为贤妻良母度过安稳而幸福的一生。

可她并没有达到父母的期望,早在青年时期,她就敏锐地看见中国势微的局势,进而如饥似渴地学习新文化

接受新的思想。她奋身于爱国的事业,于学校时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接着4年过后,她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她是副省级女干部,逝世时三位上将扶灵,几十位将军为其送行

她曾任湘赣省委妇女部长红军大学共青团总支书记等职,而那个时候,共产党的红旗还只是中华大地上的一簇星星之火,还没有多少人认识。

不过她却坚信有且只有共产主义才能拯救中国,革命的工作任重而道远,为了响应共产党的号召,她义不容辞地迈向了农村,从基层赢得呵护。

她呼吁起全家,父母和哥哥都接受了她带来的先进思想,前往农村带领当地的人们起来革命,打击胡作非为的土豪和乡绅。

而这样的工作,往往是危险常伴于身,敌人一波接着一波地搜捕,势必将这个“反叛”的姑娘抓走。不过她从不畏惧,反而是辗转于各个山区,将共产主义的旗帜散布在每个受压迫的地方,为穷苦的人们留下希望的火种。

可以说,共产党赢下的民众基础,正是由邱一涵这样的先进青年用她们的热血打下的。官僚越是对她们恨之入骨,她们便越是勇敢地去打下每一场斗争。她们心中崇高的

爱国信念,是她们永恒的精神支柱,即使流血牺牲,也是为了理想而在所不辞。

苦命鸳鸯

在为革命事业奋斗的路上,她遇见了自己一生的挚爱。时任中共宣传部长的袁国平在一次交接任务时,两人便一见钟情。经过简单的交谈,两人又一见如故,袁国平欣赏这位纯真而又执着于为共产事业献身的女生,而邱一涵,则被袁国平知书达理的气质所深深的吸引。

她是副省级女干部,逝世时三位上将扶灵,几十位将军为其送行

两人深知在战火中偶遇知己的幸运,而又苦于在动荡的局势里,和平美满的幸福家庭只能是痴人说梦。况且,两个深明大义的革命斗士都心知一个道理,没有国家这个“大家”的安稳,哪会有“小家”的和睦存在呢?

两人短暂地享受了几天新婚的愉悦,便又各自回到了革命的事业当中。袁国平需要加入抗战的一线,邱一涵也报名随军战斗,一起奋战在军中。

而短暂分离的时候,袁国平手里只有一张邱一涵的相片,相片背后是他当年告白的诗,"不是甜的蜜,不是香的花。

好比茅台酒,醉芳与日加。"简朴的话语里,是他对于邱一涵爱的终身承诺,也是这对在战乱中的苦命鸳鸯朴实的表达。

抗日战争的爆发,让两人也是聚少离多。原本生下的女儿,却由于在军中无暇顾及女儿的生活,将她送去乡下抚养,没想到,竟因家庭贫困无钱治病而夭折。

痛定思痛的他们,将更多的心力花在了党的事业上,为了以后的中国家庭都能过上更好的生活,他们宁愿舍小家而为大家。

领导常常赞赏他,称袁国平政治意识强,拥有丰富的工作经验,行动力数一数二,具有独立工作的能力。

她是副省级女干部,逝世时三位上将扶灵,几十位将军为其送行


而两人也确实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袁国平担任了政治部主任,妻子邱一涵当了宣传科科长。可是动乱的时局,并没有给他们多余的时间喘息,给这个家庭的磨难接踵而至,势必就要考验他俩的意志。

凤凰涅槃

国民党顽固派制造的皖南事变大大地削减了中共的力量,位于皖南的新四军近9千余人遭遇了国民党7个师约8万人的突然袭击。新四军依然英勇抗击,毫不畏缩,激战了7天7夜,最终仍不敌众寡悬殊, 弹尽粮绝的壮烈牺牲。

而其中,正是有袁国平身先士卒的身影。他指挥部队冲出了重围,但敌军气势汹汹地在后追赶。而袁国平已在刚才的战斗中受了重伤,无法跟上队伍,战士们都舍不得离开他,要抬着他前进。

他担心会影响队伍前进的速度,直接拿起枪支对准自己的头扣下了扳机。去世时,他才

35岁,正值年轻有为的时候。但他心中爱国的热血没有白流,他为队伍争取到了有效的时间,让这群战士逃出了包围圈。

噩耗传到邱一涵耳中时,仿佛五雷轰顶。她听战友讲起他的贡献,眼里仿佛看到他爱国的热血洒向大地。

"十年征战感系多,问君何事费蹉跎?愿将头颅抛原野,不随池流逐浊波。"这是她丈夫留下的一首遗诗,他精忠报国的一生由此画下了句号。

她是副省级女干部,逝世时三位上将扶灵,几十位将军为其送行


而邱一涵并没有一蹶不振,反而,她知道丈夫泉下之灵希望她能尽他未尽的报国事业。于是,她擦干了眼泪,化悲愤为力量,重振巾帼不让须眉的豪情壮志,与战友们更奋力地作战,最终迎来了胜利。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抗战有功,邱一涵担任了江苏省委常委的职务。而成立伊始,有大量的工作等待她去完成。她依旧带着矢志不移的坚定信念,废寝忘食地工作。

而长时间的积劳成疾,她倒在了岗位上,年仅49岁。党的儿女们热切地对这位革命的女战士表达了哀悼,宋时轮、唐亮、钟期光三位上将和她的独生儿子袁振威一起将灵柩送上灵车,而大半的领导人都前来为她送行,上千的群众也闻讯前来送她最后一程。最后葬于南京雨花台

,和丈夫合葬在一起,英灵相拥、光耀人间。

她是副省级女干部,逝世时三位上将扶灵,几十位将军为其送行


在近代历史上,这样发光发热的女同志还有很多。她们有的拿起了武器、有的拿起了笔,不过相同的是,同样为国尽忠的决心。先进的思想并不区别于性别,身子的娇柔丝毫不减女性伟大的英姿。

尽管一些影视剧只拍摄了那个时代的官家太太纸醉金迷的生活,但正是有邱一涵这样的巾帼英雄提醒着后人,女人同样可以英勇无畏地冲向战场。她的事迹同时警醒着我们,

铭记过往,笃定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