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加持 千年侗寨致富

鏡頭 | 民族文化加持 千年侗寨致富

鏡頭 | 民族文化加持 千年侗寨致富

龍勝縣紀委監委幹部所駐的平等鎮廣南村是一個千年侗寨,自留種子的香禾大糯種植是當地傳統產業,現為該村大力發展的綠色致富產業和農耕文化產業。全村種植約500畝,每畝產值近3000元。通過發展產業,該村建檔立卡貧困戶258戶987人,已脫貧243戶942人。在黨委政府領導下,為拓寬致富路子,駐村幹部聯合公益組織等社會力量協同村兩委,發動群眾,根據侗族文化特色,開拓了民族文化研學旅行的發展路徑,努力實現優勢資源向經濟創收的價值轉換。據悉,今年暑期,該村接待研學人士400多人次,活動項收入近25萬元。其他業態得到催生,貧困戶石康呂通過製作手工藝品營收6000餘元。

镜头 | 民族文化加持 千年侗寨致富

稻花香裡說豐年

金秋時節,派駐幹部與群眾一起到田間地頭收割稻穀,致力於特色致富產業的推廣。

镜头 | 民族文化加持 千年侗寨致富

侗族琵琶聲中唱幸福

平日裡,派駐幹部與當地群眾學習侗族琵琶的演奏,一起迎接研學旅行團隊。

镜头 | 民族文化加持 千年侗寨致富

用稻禾杆編織成的草龍

派駐幹部參與到文物保護行列,與當地群眾一起傳承和保護“廣南草龍”這個廣西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镜头 | 民族文化加持 千年侗寨致富

人們在鼓樓坪上曬剛收穫的穀子

廣南鼓樓——平等鎮最具代表性的侗族鼓樓。近年來,派駐幹部協助當地群眾一起舉辦正月初六的“廣南鼓樓文化節”。

镜头 | 民族文化加持 千年侗寨致富

晚霞中秋收裡的風雨橋

廣南風雨橋——風雨橋是侗族建築的一大瑰寶。宣傳、推介當地特色農產品,派駐幹部也出了一份力。

镜头 | 民族文化加持 千年侗寨致富

大學生民族文化研學團隊來調研

镜头 | 民族文化加持 千年侗寨致富

國外民族文化研學團隊來學習調研

派駐幹部聯合公益組織等社會力量協同村兩委,發動群眾,根據侗族文化特色,開拓了民族文化研學旅行的發展路徑,迎來了國內外多個研學團隊。

镜头 | 民族文化加持 千年侗寨致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