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给鲁迅的朱安,一生虽然孤独悲情,但也活出了妻子的责任

鲁迅:母亲以病危为由让他回国结婚,但很快就从婚姻里“跑路”了。

嫁给鲁迅的朱安,一生虽然孤独悲情,但也活出了妻子的责任

鲁迅原名周树人,我国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著名作家,文坛巨匠,写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非常著名的如《狂人日记》、《阿Q正传》 等,他用锋锐的笔尖揭示了旧社会的弊病,写下了无数人性的丑恶面。他的作品受到国内和国外进步人士的广泛欢迎,更被毛泽东称赞为:“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然而正是这样一位影响如此之大的重要人物,却也有着一段不幸的婚姻生活,以及一个同样在婚姻中受到巨大伤害的女人朱安。

时间是在1906年,当时身在日本的鲁迅接到家里书信,催促他回国,原因是鲁迅的母亲病危。等到鲁迅回来时,才发现这一切都是一场骗局。只因家里人听说他和日本人结了婚,因此都非常吃惊。毕竟当时的鲁迅在国内是有婚约在身的,家里担心将来的事情难以为继,因此用母亲生病这样的理由骗鲁迅回来,回国后才得知,鲁迅并没有在日本结婚。

鲁迅的婚约是在1899年定下的,到这次鲁迅回国已经有七八年的时间了。趁着这次回国,双方都希望两个新人把婚事先办了。在这种情况催促下,鲁迅似乎也没有其他选择。只能遵从母亲的意愿和双方的安排结了婚,和鲁迅结婚的对象就是朱安。

嫁给鲁迅的朱安,一生虽然孤独悲情,但也活出了妻子的责任

结婚的第二天,鲁迅晚上是睡在了书房,到第三天鲁迅就直接离开了家,用现在的话说就是逃离婚姻,“跑路”了,再次回到日本。鲁迅的离去给朱安留下的只有失落,也带走了朱安对于婚姻生活的一切美丽憧憬,对朱安来说鲁迅的离去后可以说是“从此萧郎是路人”矣,或许他们从一开始就是路人。之后的岁月里,朱安就一直生活在这有名无实的婚姻中。鲁迅后来对此说道:

“她是我母亲的太太,不是我的太太。这是母亲送给我的一件礼物,我只负有一种赡养的义务,爱情是我所不知道的。”再随着许广平和鲁迅在一起,介入两人这不是婚姻的婚姻关系中,以及许广平怀孕的消息传来,给朱安的生活带来的无疑都是一次又一次的巨大打击。

其实两人婚姻悲剧在1901年可能早就注定了,那个时候的鲁迅刚刚在南京新学堂完成学业。令人意外的是鲁迅因为成绩优秀,竟然拿到了赴日本留学的奖金。这使得两人本该当时就要举办的婚礼不得不延后进行。而离开当时的中国去日本的鲁迅,又不可避免地接触到了国外的进步思想,转而对于国内社会的种种弊端生出排斥。

嫁给鲁迅的朱安,一生虽然孤独悲情,但也活出了妻子的责任

而在国内,一直生活在传统观念中的朱安,只知道女人的三从四德和旧的习俗。以至于后来的一生当中,鲁迅和朱安在一起的时间不仅很少,就连两个每天产生的交谈也只有寥寥几句而已。这些不是男人和女人性别差异导致的,而是装满新思想的鲁迅和装满旧观念的朱安两人在文化上的差异导致的结果。

鲁迅的一生都在用自己的笔杆子去抨击旧思想,倡导新文化,新思想。如果鲁迅对母亲的孝顺是出于血缘关系,那对于朱安名分认同也仅仅只是源于婚姻关系。除去这些,鲁迅并不曾真的对两人和整个社会的旧观念,表示过欣赏认同。在鲁迅的心里,个人和小我的牺牲,哪怕是婚姻,乃至人生都是时代的一粒渺粟,民族的崛起和国家的强盛,人民的清醒和众生的觉悟是他毕生的追求和愿望。他希望能唤醒这沉睡了许久的国人,为此鲁迅一生写作,笔耕不辍在别人喝咖啡的时候他还在竭力挤着自己为数不多的海绵里的水。

嫁给鲁迅的朱安,一生虽然孤独悲情,但也活出了妻子的责任

1947年,走过漫长的一生的朱安去世了,在她一生中,一直都是一个恪守本分的传统妇女,孝敬婆婆,敬重丈夫,从不曾做过传统意义上任何出格或者有辱名声的事。鲁迅则给了她除了爱情外能给的东西。然而她的一生却生活在孤独的等待和漫长的期许中,她所羡慕的那些都是许广平拥有着,而她却可望不可及。一个有名无实的丈夫,和拥有一个子女的完整家庭。对于文坛巨匠鲁迅来说,与其说背后的妻子是悲情的,不如说是活得伟大,为丈夫,乃至为封建制度牺牲了自我。

悲情的背后,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正非是新文化和旧传统冲突所带来的婚姻悲剧。大丈夫很少考虑到自己的“小生活”,不过鲁迅也曾想结束这一切,只是在考虑过后又作罢,因为在那个时代离婚后的女人地位很低下,必然会受到人们的很多指责。况且是朱安也是一个老姑娘了,好在不离婚反而能让她生活得更体面些。想象《祝福》里的祥林嫂,面对婚姻时的悲情和旧思想的残害,朱安或能增些安慰。

嫁给鲁迅的朱安,一生虽然孤独悲情,但也活出了妻子的责任

鲁迅作为我国文化巨人,民族的脊梁,除了口诛笔伐的同旧时代声嘶力竭的呐喊外,其实在他背后还有一个默默坚守的旧时代原配妻子-朱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