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英雄闪亮的人生坐标——“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广西军区离休干部李延年

老英雄闪亮的人生坐标——“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广西军区离休干部李延年

老英雄闪亮的人生坐标——“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广西军区离休干部李延年

老英雄李延年近照

老英雄李延年的事迹,使我产生对他的敬仰和敬佩,也让我有迫切采访他的欲望和心愿。经过努力,终于在今年春节前夕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我终于实现了这个美好的愿望。

在环境幽雅的广西军区南宁第三离职干部休养所生活区里,老英雄李延年和老伴热情地与我们握手寒暄问候……

老英雄李延年今年已近92岁高龄,一头浓密的白发,背不驼,身板硬朗,双目炯炯有神,乍一看就是一副军人的气质,其老伴则给人留下贤惠善良和蔼的美好印象。李延年的小儿子李军热情招呼我们入座后,便向父亲说明我们的来意,老英雄李延年微笑着点点头。


老英雄闪亮的人生坐标——“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广西军区离休干部李延年

作者与老英雄李延年夫妇交谈

他沉思片刻,思绪万千,饱含深情地说:“我们绝不能忘记流血牺牲的千万烈士,是他们的付出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老英雄李延年打开记忆的闸门,回首激情燃烧的岁月,脑海中的流光碎影,折射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军队的血性胆魄,还有军人的满腔赤诚。

从解放战争到湘西剿匪,从抗美援朝到边境作战,李延年一生参加大小战役战斗数十次,为建立新中国、保卫新中国作出重大贡献,立下赫赫战功。然而多年过去,这段出生入死、戎马一生的辉煌的经历,却被他小心封存,很少向人提及。

苦涩童年,饱尝生活的艰辛

1928年11月,李延年出生在河北省昌黎县会君坨村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父亲李辑瑞给地主干活,由于生活窘迫,弟弟和妹妹先后夭折。为了维持家庭的生活,小小年纪的他不得不替大户人家放猪,成了一名“小猪倌”。父亲则到东北做工,后被日本人抓去当劳工。1940年,母亲为了供李延年读书,靠帮人做针线活挣点学费,李延年幼年饱尝生活的艰辛,边读书,边给老师做饭,这样可以减免点学费。14岁时,由于交不起学费,仅读了2年初小的李延年,跟着同乡来到长春一家粮食加工厂当学徒。说是当学徒,实际上他还要服侍老板,每天端尿罐、干杂活,稍有不顺就挨打受骂。李延年满肚子苦水没处倒,只好含泪忍着。

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东北人民欢天喜地迎来新生。“共产党来了,穷苦人就有了希望!”“跟着共产党为穷苦百姓打天下!”怀着这种朴实的想法,李延年萌生了参军的强烈愿望。

光荣入伍,要做勇敢善战的军人

1945年10月,李延年满怀豪情,兴高采烈地参加了东北人民自治军,被编制在吉黑纵队2大队3连,后到大队当警卫员,从此李延年成为解放军一名光荣的战士。

入伍后,李延年很快就跟随部队投入战斗,“白天打仗,晚上抱着枪睡”。在他看来,这种扬眉吐气的日子,虽然辛苦可心情舒畅。在解放榆树县的战斗中,他敢打敢冲,缴获敌人1挺轻机枪和1支手枪,受到上级表扬。

李延年叙述到此时自豪地说:“我好打枪,每次打仗都很勇敢。我们是共产党的部队,专门解放老百姓的。当初当兵我就做好了准备,命就交给了国家。”在随后的战斗中,李延年每战争先,多次立功受奖。

1946年4月,李延年所在吉黑纵队参加了解放长春的作战,战斗异常激烈,随后又随部队参加1947年夏季、秋季、冬季攻势作战。因为在战斗中表现突出,冬季攻势作战后的休整期,李延年被派往东北军政大学第十期军事队进行了半年的学习。学习结束后,担任警卫连副排长不到2个月,就提拔为排长。

1947年2月,是李延年一生最难忘的时刻,他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我当时想,我是个穷人家的孩子,从贫苦的‘小猪倌’到勇敢的革命战士,参加革命队伍算是参加对了,自己要对党对人民忠心,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为人民的事业干到底。”李延年坚定地说。

辽沈战役打响后,李延年所在的东北人民解放军第10纵队参加黑山阻击战,负责坚守沈阳通往锦州的唯一通道,辽西走廊之咽喉——黑山、大虎山,阻击数倍于己的国民党廖耀湘兵团,截断国民党军“西进兵团”的退路。黑山阻击战,他们在阵地坚守三天,让敌人未获寸进,为我军对敌军实施包围,争取了宝贵时间。第四野战军在东北三年的作战总结中对这场阻击战给予了高度评价,被时任第10纵队司令员的梁兴初将军视为一生中经历过的最残酷战斗。

李延年接着回忆说:“我们连夜急行军100多里,双腿跑赢了敌人的汽车,赶在天亮之前到达预定地点修筑工事。”李延年至今记得,当时部队正在抢修工事,敌人黑压压一片冲了上来。他和战友立即抢占阵地,与敌人展开生死较量,一个战友牺牲了,另一个就主动补上来……打了这么多年仗,我一直认为打仗不能怕死,越是畏畏缩缩,说不定就真的‘光荣’了。”那场战斗,李延年和战友们坚守了整整3天,为我军其他部队实施对敌人包围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辽沈战役结束后,李延年又参加了平津战役。此时,跟着大部队解放全中国的信念,在他的头脑中愈发强烈。呼吸着新中国的新鲜空气,一股为新中国奋斗终生的豪迈之情,充溢着他的全身。

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3月,李延年回到418团7连任副指导员,承担湘西剿匪任务,驻扎在湖南省会同县。当时,会同县土匪十分猖獗,仅“南三县支队”就有1000多土匪。这年4月,部队得到消息,土匪要围攻驻连山的解放军部队。李延年以高度的军事敏感性在第一时间要求部队做好战斗准备,同时及时向营部汇报情况。当天拂晓,1000多土匪开始围攻驻连山的部队,战士们依托工事,打退了土匪的多次进攻,但土匪仍无退意,双方对峙已经一天一夜。团领导决定调4个连队增援连山,李延年带着驻会同县城的一个排随增援部队赶到连山,包围了土匪,土匪感觉到是解放军的大部队来了,吓得四处逃命。这次战斗共消灭土匪200多人,缴获一批枪支弹药,抓获了“南三县支队”参谋长等几十名俘虏。7连仅有1名战士负伤,自卫队牺牲1人。凭借李延年的正确分析和决策,7连通过这场战斗打出了威名,受到了上级的通报表彰。

1950年8月,在山势险峻的湘西和土匪“掰手腕”的李延年,被提拔为连队指导员。

保家卫国,立下赫赫战功

1951年3月,李延年所在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十七军加入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参加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争。

10月,他担任志愿军某营七连指导员,他所在营奉命对失守的346高地实施反击。10月8日,天快黑时,部队出发。李延年清楚记得,当时四周山上的树木全都被炮火烧着,远远看去像一条条火龙,敌军炮弹还不断在附近爆炸。经过一夜激战,全营收复了被敌人占领的5个山头,但部队伤亡很大,电台被炸毁,与上级失去联系。敌人依旧一轮又一轮压向我军阵地。打完弹药的官兵,靠捡拾敌人留下来的武器,打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的进攻。战斗中李延年被一枚炮弹碎片击伤,鲜血渗透衣背,但他依然带领官兵坚守阵地,对阵地人员进行组织整合,继续投入战斗。

在李延年的记功簿中,记载了志愿军总部对他的评价:“李延年同志,在强攻346高地的战斗中,在战斗激烈和伤亡大的情况下,先后五次整合阵地战斗组织,随时提出有力的鼓动口号,在胜利的情况下勇敢前进,紧张情况下压住阵脚,自始至终保持了部队有组织地进行战斗……对战斗胜利起了决定性作用。”志愿军司令部从上报的伤亡数字统计中得知,这次战斗共消灭美军636名,取得了346高地防御战的胜利,为后续部队继续战斗创造了有利条件,是志愿军以少数兵力取得进攻和防御战斗胜利的成功战例之一。1952年11月,李延年被志愿军总部授予“一级英雄”称号,荣立特等功,并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自由独立二级勋章。

1953年,李延年从朝鲜战场凯旋,但并没有给他的战斗生涯画上句号。他继续留在部队,哪里有需要就去哪里。1961年,已经在北京成家的李延年接到驻防湖南、广西的任务。他二话不说,坚决服从命令。

1979年2月,作为广西军区原某边防师政治部副主任的他,参加了对越自卫反击作战,负责保障工作。此时,这位已年过五旬的战斗英雄,又像过去无数次受领任务那样,干脆响亮地说:“作为一名老兵,坚决服从命令,党叫干啥就干啥!”

对老英雄李延年来说,服从命令就是对党的绝对忠诚。

他又一次发起对自己人生的大考,先后多次冒着炮火硝烟,深入前沿阵地考察,积极做好部队的思想工作,激发官兵保家卫国的战斗热情,组织运送伤员,出色完成各项任务,又先后荣立三等功两次,被提拔为师副政委,一直守卫在边防一线,直至离休,为保卫祖国国防安全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

初心不改,永葆本色

金戈铁马远去,岁月静静流淌。

李延年,从一个在旧社会饱受欺凌磨难的“小猪倌”,到一个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经过战场上的烽火硝烟、浴血奋战、舍生忘死,用英勇、智慧和奉献完成了自己生命的涅槃,谱写了一曲精彩豪迈的英雄赞歌。

李延年,一生戎马生涯,先后参加解放战争、湘西剿匪、抗美援朝战争、对越自卫反击战等战役战斗20多次,是建立新中国、保卫新中国作出重大贡献的战斗英雄。曾荣立特等功1次、三等功2次,被志愿军总部授予“一级英雄”称号,荣获解放奖章和胜利功勋荣誉章和“共和国勋章”。

1992年10月26日,李延年作为当年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英雄,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英模代表团访问朝鲜。朝鲜人民武装部部长吴振宇副帅,宣读了金日成大元帅的授勋命令,代表金日成大元帅授予象征中朝友谊的友谊勋章,并赠送花瓶作为纪念。李延年获此殊荣。

2007年8月1日,李延年在北京出席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的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暨全军英雄模范代表大会。

2019年9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向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颁授勋章奖章。李延年荣获“共和国勋章奖”。

李延年谈到党和人民给予他那么多荣誉时激动地说:“感到非常惭愧,不是我自己贡献大,而是战友们牺牲流血的贡献大,他们牺牲了才有我们今天。授我这么高的荣誉,我只能说是代表牺牲流血的战友们接受这么高的荣誉。”

1983年李延年从部队离休后,始终保持老英雄、老党员、老军人的革命本色,居功不自傲,自身要求严,把自己看作一位平凡的老人,隐入了芸芸众生,一如既往地关心着国家建设、军队发展。他坚持读书看报听广播,自觉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坚决拥护和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他积极发挥作用,致力于革命传统教育活动,把自己获得的各类证书奖章大部分捐献给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丹东抗美援朝纪念馆和广西军区军史馆;他积极宣传爱国主义思想,在青少年中弘扬优良传统,南宁市许多中小学邀请他为学生作红色教育讲座,他从不提及自己的功劳,教育青少年要永远铭记为新中国牺牲的先烈们;他关心干休所各项建设,积极主动建言献策,为了做好干休所的美化绿化,还精心挑选了自己种植的盆景捐献给干休所;他重视家庭教育,建设和睦幸福家庭。李延年在位时工作繁忙,老伴独自撑起整个家。当年,即便家里再缺衣少食、孩子缺钱治病,已经荣誉加身的李延年,也从不向组织提过任何要求。李延年夫妻互敬互爱,感情融洽,晚年老伴患病身体不好,李延年主动承担家务,忙里忙外,尤其在教育子女方面常抓不懈,严格要求,在干休所同志和群众当中口碑好,先后被广西军区评为“先进离休干部”“优秀共产党员”“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先进个人”。

今年,自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以来,老英雄李延年教育子女严格遵守干休所制定的各项管理措施,并自愿和干休所的一位离休老干部一起担任监督员,协助干休所工作人员做好防控工作,获得同志们的赞扬。充分展现了老革命军人、老战斗英雄的光辉形象。

在我近两个小时的采访中,老英雄李延年回忆中述说最多的关键词就是:参军、英勇杀敌、服从命令、对党忠诚、初心使命;而常挂在嘴边的话就是:“我这一辈子就想当一个好兵,能打胜仗的好兵,为党和人民保卫祖国一辈子”。这些朴实无华的言语,让我深深感受到老英雄李延年胸怀爱国心,笃行报国志,英勇顽强、不怕牺牲、默默奉献的优秀品格,也真实看到了一名老共产党员、老军人、老英雄——李延年闪亮的人生坐标。

我衷心祝愿老英雄李延年夫妇健康长寿,幸福安康!(来源:广西老干部 作者 林燕军 )

老英雄闪亮的人生坐标——“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广西军区离休干部李延年

老英雄闪亮的人生坐标——“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广西军区离休干部李延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