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深夜舔屏到给舌尖找茬,《舌尖3》为何成了吐槽大会?

从深夜舔屏到给舌尖找茬,《舌尖3》为何成了吐槽大会?

还记得看《舌尖1》时,我们的口水长流,馋到深夜舔屏。

到了《舌尖2》,泪水、口水各半,有点不是滋味

今年的大年初四,《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时隔4年重归荧幕,大家纷纷表示:哎,白攒了四年的口水!没有口水,只能找茬了。

从深夜舔屏到给舌尖找茬,《舌尖3》为何成了吐槽大会?

首集以“器具”为主题,主要介绍了四川泡菜坛子、陕西的七孔穿山灶、章丘铁锅等烹饪器具,但不少观众对于“只见铁锅,不见美食”感到失望。

从深夜舔屏到给舌尖找茬,《舌尖3》为何成了吐槽大会?

煽情过重,美食无味,太过说教。

从深夜舔屏到给舌尖找茬,《舌尖3》为何成了吐槽大会?

片中用数据、典故出错;将大口黑鲈当做四鳃鲈鱼,把响螺椰子汤说成广东家常汤,让有毒性的“南天竹”出镜,引用的人文典故出现历史错误……

从深夜舔屏到给舌尖找茬,《舌尖3》为何成了吐槽大会?

片子剪辑太乱,食物近景特写太多,满屏一张大图,但细看却一片模糊。

从深夜舔屏到给舌尖找茬,《舌尖3》为何成了吐槽大会?

还有网友扒出,《舌尖3》制作口红出现的原材料疑似购置于淘宝三无卖家店,连配的电子秤都是同款。且不说这种不戴手套配置化妆品的方式是否合乎卫生标准,最关键的是,在美食纪录片中,中药口红和美食有什么关系?

吐槽一:解说词有“破绽”

从深夜舔屏到给舌尖找茬,《舌尖3》为何成了吐槽大会?

“舌尖”系列成功,恰如其分的解说词功不可没,不过,“舌尖3”解说词却被网友抓出不少“破绽”。

1、“集万物于一山(的野生蜂蜜),使得蜂蜜饱含清甜”——蜜源植物繁杂的蜂蜜不会清甜,反而会带有常见混合蜂蜜没有的药味。

2、云南石锅并不起源于云南,而是四川藏区的石锅器型传入改良。

3、穿山灶系摆拍,摆酒的是厨师家,豫西并无拜大厨一说。

4、“世界上大概只有中国厨师唯有一把厨刀”——这明显是一句有误的话,中国厨师肯定也不止一把刀。事实上,现代中厨已经普遍地使用更专业的剔、削、切、砍、剁、雕等各种刀具。后面瓜雕处立刻出现各种雕花刀,立马啪啪打脸。

5、章丘铁锅,“必须历经12道工序、再过18遍火候、1000度高温锤炼、经过36000次捶打”——章丘铁锅的冷热锻并没有详尽的七道和五道之分。十八遍火候通常为七到八道,三万六千次锻打通常为七千次,还让老人昧心地说:三万六千锤,少了它不行。

6、“泡菜是四川人的命”——实际上并没有。

吐槽二:过分煽情

从深夜舔屏到给舌尖找茬,《舌尖3》为何成了吐槽大会?

《舌尖1》中,黄国胜夫妇制作的黄馍馍热气腾腾,他骑着三轮车说:“我58啦,我要好好干”;在北京高楼上种菜的二哥,立秋后邀请邻居们来吃角瓜饺子;76岁的老人郭少芬看着老伴的遗照,回忆过去50多年里和老伴一起做虾酱的日子,夕阳在已经废弃不用的虾膏木桶上一寸寸滑过……

从深夜舔屏到给舌尖找茬,《舌尖3》为何成了吐槽大会?

这一切都像是我们的人生中会发生的事情,一切都那么真实而动人,看过的眼泪就不自觉地留下来了。

从深夜舔屏到给舌尖找茬,《舌尖3》为何成了吐槽大会?

然而到了《舌尖3》里,各种摆拍、各种不自然的尬笑、各种违和的场景……创作者的浮躁、刻意随处可见。

吐槽三:内容有“硬伤”

从深夜舔屏到给舌尖找茬,《舌尖3》为何成了吐槽大会?

第三集“宴”中,讲述园林家石放苦寻“太湖之冠”花鲈不着,只好以家养鲈鱼替代,但是微博认证为“中国渔业协会原生水生物及水域生态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周卓诚”的网友开水族馆的生物男较真儿说,“出镜的并不是花鲈而是美国引进的大口黑鲈,肉质上差了几个级别”。

从深夜舔屏到给舌尖找茬,《舌尖3》为何成了吐槽大会?

此外,“养”中叶放剪下的植物也被南京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植物学专家刘琳莉确认是南天竹,果实含天竹碱,汁液含微毒,不过“不食用就没关系”。话虽如此,网友们却认为在一个美食纪录片中给有毒的食物这么大的特写镜头并不恰当。

吐槽四:空洞的说教

从深夜舔屏到给舌尖找茬,《舌尖3》为何成了吐槽大会?

本来,礼早已经融入到中国人的生活,融入到我们日常的待人接物,但是《舌尖3》第三集宴里,对礼的阐释和表现却令人感到不适。

《舌尖1》中,同样有表现礼的内容:丁村村民从自己碗里夹出一根最长的面放进寿星的碗,代表着对长寿的祝愿。这种方式真切、自然,有生活气,符合任长箴所说的人之常情。

但是《舌尖3》的主创人员却把礼回归到空洞的说教,大篇幅的介绍村落文化、宗祠历史、乡邻礼节。

从深夜舔屏到给舌尖找茬,《舌尖3》为何成了吐槽大会?

从《舌尖1》到《舌尖3》,一个纪录片品牌的倒掉,只能说「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质朴、真诚、恰如其分,成了我们最不愿意珍视,最不能坚持的东西。

大家又是怎么看的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