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史》:解读尘封于历史的往事之东汉寒朗-“以史为戒”

古往几多文豪骚客,然没被记录流传下来的又有几人。细品历史人生,赏文化长河。

读史记之-寒朗列传

宁做和平之鬼,不做战时之民。战争带来的是毁灭,是摧残,无论文明如何璀璨,一旦战争到来,一切都将化为尘埃。和平来之不易,感恩能生存在和平年代,不是世界和平,而是生存一个和平的国度。(在此向那些革命先烈们致敬)

寒朗,自伯奇,鲁国薛人也。好经学,博通书传,以尚书教授。

任职于汉明帝、汉章帝、汉和帝、汉穆帝、汉恭帝年间。

官至清河太守、博士。

寒朗出生在西汉末期,正值天下大乱,民不聊生,到处兵灾四起。刚出生就被遗弃于草堆之上。幸亏几日后乱兵褪去,才勉强保住性命,这就是主人公生存的环境,可怜且可悲,庆幸且欢喜。

《二十四史》:解读尘封于历史的往事之东汉寒朗-“以史为戒”

读“寒朗列传”有些许感悟,供大家分享。

1、为人处事,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寒朗此人,名不见经传,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根本不知晓此人的存在,观其一生也无重大贡献,其能被记录于《二十四史》之一的《后汉书》中,笔者认为大概率为让后人,借鉴反思,引以为戒。

寒朗因熟读诗书,精通书传,并且是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后被举为孝廉。开始登上历史的舞台。汉明帝时期,代理侍御史。正巧赶上光武帝刘秀和许美人的儿子“楚王刘英”与颜忠、王平谋逆一案。在审理过程中,明明发现颜忠和王平证词出现严重失真,导致多为侯爷、贵族牵涉其中。而在其发现后,因汉明帝当时处于盛怒之下,竟为明哲保身未能及时反馈给汉明帝,直至案情结束才谏言汉明帝,故落了个蛇鼠两端之名,被罢官入狱,徒受牢狱之灾。

《二十四史》:解读尘封于历史的往事之东汉寒朗-“以史为戒”

感悟:人们都喜欢或向往诸葛之智慧,但是“事后诸葛”很少有人喜欢。立于人世应该立场分明,瞻前顾后带来的也许只有灾难和悔恨。人无完人,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2、控制自己的情绪,是避免犯错的良药。

《寒朗列传》载:“是时显宗怒甚,吏皆惶恐,诸所连及,率一切陷入,无敢以情恕者”

汉明帝在面临,同父异母的兄弟造反时,因表现出了盛怒的状态。俗话说“天子一怒浮尸千里”。盛怒之下就导致失去理性,而下属会投其所好,错误往往不能得到纠正,故会造成严重的失误。历史人物万千,古时铮臣几何?

《二十四史》:解读尘封于历史的往事之东汉寒朗-“以史为戒”

感悟: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人生的修行漫长而无止境,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在工作中,愤怒都不能解决问题,而是一把双刃剑,伤人伤己。


我是头号小蜗,与大家分享书中的故事,希望你能喜欢,欢迎关注评论点赞,更多精彩为大家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