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了解一点中药-牛膝(补肝肾,强筋骨,逐瘀通经,利尿通淋)

牛膝,又叫山苋菜、牛髁膝、对节草、怀牛膝、土牛等等,为苋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牛膝的干燥根。秋冬季节茎叶枯萎时采挖,除去须根及杂质,捆成小把,晒至干皱后,用硫磺熏蒸数次,加顶端切齐,再晒干即可。牛膝原产于我国,除东北外全国各地皆有分布,栽培或野生于山野路边,以河南量大质优,怀牛膝是古怀庆府(今河南省)著名的道地药材。

每天了解一点中药-牛膝(补肝肾,强筋骨,逐瘀通经,利尿通淋)

牛膝以形似牛的膝骨而得名,《本草经集注》:“其茎有节,似牛膝,故以为名。”其适用范围为广泛,使用历史悠久,首见于《神农本草经》书中称之为“百倍”,将其列为上品,说其“主寒湿痿痹。四肢拘挛,膝痛不可屈,逐血气,伤热火烂,堕胎。”《本草纲目》中说“《本经》又名百倍,隐语也,言其滋补之功,如牛之多力也。”《名医别录》有言:“疗伤中少气,男肾阴消,老人失溺,补中续绝,填骨髓,除脑中痛及腰脊痛,妇人月水不通,血结,益精,利阴气,止发白。”

每天了解一点中药-牛膝(补肝肾,强筋骨,逐瘀通经,利尿通淋)

牛膝味:甘、苦、酸;性:平;归经:归肝、肾经;

功能:补肝肾、强筋骨,逐瘀通经,引血下行,利尿通淋。

主治:用于腰膝酸软,筋骨无力,经闭症瘕,肝阳眩晕,痈肿恶疮,咽喉肿痛。生用长于散瘀血、消痈肿,可用于淋病、尿血,经闭,症瘕,难产,胞衣不下,产后血瘀腹痛,喉痹,痈肿,跌打损伤等症;熟用善于补肝肾、强筋骨,多用于腰膝骨痛,四肢痉挛、痿痹等症。

用法用量:内服,水煎服,5-15克,,或浸酒,或入丸、散剂;外用,适量,鲜品捣烂外敷,或捣汁滴鼻,或研末撒入牙缝。

禁忌:中气下陷、脾虚泄泻、下元不固、梦遗、遗尿、崩漏、孕妇忌服,

《得配本草》:中气不足,小便自利,俱禁用。

《品汇精要》:妊妇不可服。

《本草经疏》:经闭未久,疑似有娠者勿用;上焦药中勿入;血崩不止者忌之。

《本草通玄》:梦遗失精者,在所当禁。

《本草正》:脏寒便滑,下元不固者当忌用之。

《药品化义》:若泻痢脾虚而腿膝酸痛者不宜用。

每天了解一点中药-牛膝(补肝肾,强筋骨,逐瘀通经,利尿通淋)

现代药理研究发现,牛膝中主要含有三萜皂甙、多糖、牛膝甾酮、红苋甾酮、香豆精、生物碱、多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等。具有提高免疫力、降血糖、降血压、抗炎镇痛、止血、护肝、延缓衰老等作用。

牛膝所含的蜕皮甾酮有较强的促蛋白质的作用,能促进胶原蛋白的合成,增高肝肾蛋白质的合成水平,蜕皮甾酮还能抑制四氧嘧啶及抗胰岛素血清所致的高血糖,具有降血糖的作用。

每天了解一点中药-牛膝(补肝肾,强筋骨,逐瘀通经,利尿通淋)

牛膝中含有的牛膝多糖能提高系统的免疫力,同时还有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及转移的作用,牛膝多糖硫酸酯有较强的抑制乙型肝炎病毒HBsAg和HBeAg活性的作用,对I型单纯性疱疹病毒也有明显抑制力;牛膝总皂甙具有一定的抗炎镇痛的作用,特别是酒炙牛膝镇痛作用强而持久;牛膝可提高人体血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降低血清过氧化脂质的含量,具有延缓衰老的作用;还能降低血液黏稠度,血流加速,延长凝血酶原和血浆复钙的时间,可以降血压,还有轻度的利尿及收缩子宫的作用。

牛膝应用广泛,含有牛膝的中成药主要有金匮肾气丸、锁阳固精丸、腰痛宁胶囊、脑心通胶囊、男宝胶囊、气血和胶囊、薏辛除湿止痛胶囊等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