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永浩直播1個半小時,抵得上小米有品眾籌半個月銷售額

羅永浩的帶貨能力有多強?大概能抵得上小米有品眾籌半個月吧!

就在昨天,羅永浩第二場直播帶貨結束,曾在小米有品眾籌2周眾籌1000萬元的"米粒系列",在這場直播中取得不俗成績,數據顯示,90分鐘銷售額超過1000萬。

羅永浩直播1個半小時,抵得上小米有品眾籌半個月銷售額

根據小米官網的介紹,小米有品原名米家有品,是小米公司精品生活購物平臺,也是小米"新零售"戰略的重要一環。依託小米生態鏈體系,用小米模式做生活消費品,將小米的"極致性價比"延伸到生活家居領域的方方面面。

不難看出,小米有品對消費者而言,最具吸引力的就是性價比,當然,不可否認的是,這些平臺也有其他的優勢。但從現在來看,這種模式極有可能受到帶貨主播的衝擊。

羅永浩直播1個半小時,抵得上小米有品眾籌半個月銷售額

在不久前,羅永浩提到了自己選品的標準。

食品類的主要標準(這裡排序不分先後):1.大品牌/國民品牌(這在人手不足的前期,主要是為了安全),或在垂直品類裡取得了足夠大的成就,但還沒擴張成全民皆知(對這部分廠商,我們的品牌宣傳價值非常高);2.好吃/好喝;3.高性價比。

科技類的主要標準(這裡排序不分先後):1.供應鏈我們可以基本上了解到的,賣出了足夠大的銷量的,有足夠好的口碑,並且沒有出現成規模的質量問題的品牌;2.好用/實用/解決用戶需求和痛點;3.高性價比。

不僅僅是羅永浩,李佳琦、薇婭等帶貨界的一哥、一姐,他們的標準也是類似,不難看出,他們現在攪動市場,給消費者創造的價值,正是過去精品電商平臺最引以為傲的資本。但目前來看,真正能以"全網最低價"買到一個產品,還是得去頭部主播的直播間,再分流到各個電商平臺。

那麼,羅永浩、李佳琦和薇婭為何能夠如此強勢,能夠在跟品牌合作方博意時,讓他們心甘情願給出最低價呢?

原因也很簡單,後靠擁有巨大的流量,羅永浩被抖音6000萬簽下後,據稱每場直播都有3億流量扶持,李佳琦和薇婭則背靠阿里巴巴,而被他們流量,究竟是原本這些平臺自己分出去的?還是通過一系列事件和勢能,從其他平臺掠奪過來的呢?

或許,這正是現在電商巨頭布的一個大局,通過扶持電商主播,用"溫水煮青蛙"的方式,幹掉過去對曾有過威脅的平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