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于算计的妈妈,看似“精明”的教育方式,却令孩子友谊尽失

孩子,在每个家庭中的分量是越来越重的,由于“四、二、一”的家庭结构带来的孩子的稀缺性,导致了每个家庭越来越宠溺自己的孩子。

本来,家长爱孩子,是无可厚非的,但是有的孩子因为觉得有了家长的依仗,变得自私自利、喜欢欺负他人、爱占小便宜、还不断的闯祸。

而这些孩子的家长不但不对自己的孩子严加管家,反而称赞自己的孩子有本事、真厉害,长大了一定不会受人欺负,看似如此“精明”的教育方式,孩子长大后真的会有出息吗?


攻于算计的妈妈,看似“精明”的教育方式,却令孩子友谊尽失


案例:

萱萱是家里的独生女,她妈妈从小就教育她凡事要多长个心眼,吃啥也不能吃亏,所以小小年纪的萱萱总是处处都显示着自己的人小鬼大。

记得那还是萱萱很小的时候,她拿着自己的滑板车到小区里玩,结果晚上回家的时候,拿回家的是一个洋娃娃,而滑板车却不见了。

她妈妈问她滑板车呢?她告诉妈妈因为她很喜欢这个洋娃娃,所以就用自己的滑板车与拥有这个洋娃娃的小朋友进行交换了。

她妈妈一听就气不打一处来,痛骂萱萱缺心眼,是个赔钱货,一辆滑板车多少钱?而一个洋娃娃才多少钱?让萱萱赶紧去找那个小朋友把滑板车给换回来。

从此,萱萱就记住了她妈妈的话,如果要与小朋友交换玩具,一定要换比自己的玩具更值钱的才不吃亏。

攻于算计的妈妈,看似“精明”的教育方式,却令孩子友谊尽失

慢慢的萱萱的家里多了许多的玩具,有轮滑、遥控飞机、遥控汽车等等,但是小区里同萱萱玩的小朋友却越来越少了。

萱萱很诧异为什么小朋友都不爱和她玩了,有一次她拽住了一个从前和她玩而现在却不再理她的小朋友,问她为什么不和自己玩了?

那个小朋友告诉萱萱,她妈妈说萱萱太“精明”了,每次和萱萱在一起玩,总要占她的便宜,为了以后不在吃亏,所以她妈妈不允许她再和萱萱一起玩了。

萱萱妈妈看似“精明”的教育方式,带来的结果就是没有小朋友愿意在同萱萱一起玩了。不知道萱萱妈妈到底觉得萱萱是“赚了”还是“亏了”。

攻于算计的妈妈,看似“精明”的教育方式,却令孩子友谊尽失

很多时候看起来很“精明”的教育方式,不但没有真正帮到孩子,反而会令孩子长大后难以取得成就。

那么都有哪些“精明”的教育方式,各位家长应该避开呢?

1、贪小便宜

有的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由于受到了不良的影响,无论是与人相处,还是平时消费,总喜欢寻寻摸摸地占人家便宜。

表面上看起来这样的孩子很“精明”,而实际上让人特别讨厌,留给大家的印象也非常负面,很难获取他人的认可与帮助,久而久之就会被这个社会所抛弃。

攻于算计的妈妈,看似“精明”的教育方式,却令孩子友谊尽失

2、耍小聪明走捷径

这样的小孩不懂得什么叫做脚踏实地,凡事喜欢耍小聪明走捷径,例如考试的时候自己永远不复习,总想着抄别人的;又或者是做游戏的时候永远都不遵守规则,总想着走捷径获得胜利。

然而投机取巧只会使孩子变得目光短浅、鼠目寸光,注重眼前的利益而忽视长远的发展,将来长大以后难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无法取得事业上的成功。

3、遇事推脱责任

这种孩子只要犯错,就一定会找各种各样的借口来推脱自己的责任,没有担当,目的就是为了逃避责罚。

攻于算计的妈妈,看似“精明”的教育方式,却令孩子友谊尽失

不能够正视自身的短板以及问题,没有一颗改变自我的心,就无法取得进步,长此以往只会养成做事没有责任心、没有担当、畏首畏尾的性格,终究难成大器。

对于孩子的成长,家长们不能只把目光锁定在孩子的成绩上,孩子的言行举止、品格养成才是决定他们人生的关键因素。

其实,孩子的品行都是经过日积月累养成的,如果家长在孩子小的时候不严加管教、放任自流,那么将来等他们长大了再想有所改变将难上加难。

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长大以后可以有出息,但成年后是否能够取得成就完全依靠童年时期性格与习惯的养成。


攻于算计的妈妈,看似“精明”的教育方式,却令孩子友谊尽失

所以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一定要警醒,不要把孩子培养的过于“精明”,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帮助孩子获取人生的成功。

(图片源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络删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