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公共場合四處亂跑,媽媽:不要壓抑孩子天性。這樣對嗎?

孩子公共場合四處亂跑,媽媽:不要壓抑孩子天性。這樣對嗎?


前幾天和朋友去外面吃飯,旁邊一張桌子坐著一家三口。


夫妻兩個帶著個小男孩兒,小男孩兒不停的在過道上跑來跑去,大喊大叫。

我們覺得這樣很不安全,又會影響到別人,就勸旁邊那對夫妻管一管孩子。

沒想到那對夫妻很淡定地說:“哎呀,他不還是個孩子嗎?孩子就是活潑好動的嘛!這是孩子的天性,做父母的一定要懂得保護孩子的天性,你們懂不懂?他要玩就讓他玩嘛!我們都不著急,你們著什麼急呀!”

孩子公共場合四處亂跑,媽媽:不要壓抑孩子天性。這樣對嗎?

我們一聽傻眼了,剛好這時服務員端了一大盆湯過來。

小男孩突然從旁邊衝出來。一頭撞了上去,服務員手中的湯盆被撞翻,燙到腳了,小男孩腿上被燙紅了,痛得哇哇大哭。

這下畫風突變,剛才那對夫妻還是一副雲淡風輕的樣子,現在馬上大發雷霆,衝過去沖服務員喊:“你怎麼回事?”,還要商家送孩子去醫院檢查。

這對夫妻的孩子。就是我們口中所說的“熊孩子。”熊孩子的特徵就是沒規矩,不懂得尊重社會規則。

在當今社會,我們經常能在新聞上和現實中看到熊孩子的身影,這是什麼原因呢?就是因為現在社會上有太多的熊爸爸和熊媽媽。

孩子公共場合四處亂跑,媽媽:不要壓抑孩子天性。這樣對嗎?

為什麼有些父母會培養出熊孩子呢?原因很簡單,因為對孩子缺少管教。

那又為什麼孩子會缺少管教呢?

有些父母是沒功夫管教,有些父母是不懂得怎麼管教,有些父母是捨不得管教,還有一些父母更奇葩,他認為,保護孩子的天性比教他們懂規矩守規則更重要,甚至,他們還認為孩子太遵守規矩是沒出息的表現。


而且壓抑他們的天性會不利於他們成長。所以他們覺得孩子只要放養就可以了,根本不需要管教。孩子的天性就是活潑好動的,就可以到處跑,隨便鬧,就可以肆無忌憚地大聲喧譁,上面所講的這幾種父母就很容易養出熊孩子。

在需不需要教孩子守規矩的問題上,古人早有定論,《孟子.離婁》上有一段話:

離婁之明,公輸子之巧,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師曠之聰,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堯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

離婁是傳說中一個視力特別好的人,公輸子就是魯班,是春秋時期著名的能工巧匠。“規矩”最初指的是木匠用的圓規和角尺,後來衍生出了行為規範的意思。

這段話的意思就是,就算有離婁那麼好的視力,魯班那麼好的手藝,假如沒有圓規和角尺的話,也不能精確的畫出方形和圓形來。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這句話後來成了我們耳熟能詳的俗語。他告訴我們,任何事情都要有一定的規矩和規則,否則就不可能做成。

一個社會,一定要有它的規矩和規則,否則這個社會就會亂套,人們就會無所適從。

家長在培養孩子的時候,一定要教孩子學會守規矩,尊重社會規則,假如以保護孩子的天性為由,不對孩子加以管教,讓他變得沒規矩缺教養不知道敬畏。

不懂得自律,肆意踐踏社會規則,這樣的孩子早晚會受到社會規則的懲罰。

做父母的,不管教孩子,社會遲早會替你管教孩子。

現在的社會,公眾對熊孩子已經厭惡到極點了,因為有些熊孩子確實太不像話。


曾經有個四年級的熊孩子故意去推一個孕婦就為了想驗證一下孕婦被推倒了會不會流產。

孩子公共場合四處亂跑,媽媽:不要壓抑孩子天性。這樣對嗎?

曾看到過這樣一件事:一個小男孩在公交車上亂跑,一名年輕男子提醒他安靜些,可這個小男孩卻回身朝這名男子踢了好幾腳。

孩子公共場合四處亂跑,媽媽:不要壓抑孩子天性。這樣對嗎?


結果把這個年輕人惹火了,他一把抓起那個熊孩子狠狠摔在地上,用腳狠狠的踩。


曾經有位孩子的媽媽說,讀了某位專家的書之後,決定效仿他的育兒方法對孩子實行放養,孩子想幾點起床就幾點起床,想幾點睡覺就幾點睡覺,認為這樣可以培養孩子對自己負責任的意識。想學習就學習,不想學習就不學習,完全看孩子的興趣,父母不做任何強求,結果三年之後悲劇了。

父母不用規則來約束自己孩子,最終只會害了孩子。

美國是最崇尚自由的國家,前總統奧巴馬給兩個女兒訂了九條家規:

第一,不能夠抱怨爭吵或是進行惹人討厭的取笑。

第二,一定要鋪床,不能只是看上去是整潔而已;

第三,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比如衝麥片或倒牛奶,自己疊被子,設鬧鐘,自己起床。

第四,玩具房得乾淨。

第五,幫父母分擔家務,每週一美元。

第六,每逢生日或聖誕節,沒有豪華的禮物和華麗的聚會。

第七,每晚8:30準時熄燈。

第八,安排充實的課餘生活,比如跳舞排戲彈鋼琴打網球、橄欖球、體操;

第九,不許追星。


孩子公共場合四處亂跑,媽媽:不要壓抑孩子天性。這樣對嗎?

這幾條家規說起來容易,一以貫之地執行下去卻不容易。所以任何一個孩子的優秀是不無道理的。

“愛之深,責之切”是說愛孩子就要通過嚴格的要求而讓他變得更好,父母是孩子成長道路上的領路人,懵懂無知的孩子需要父母的引領才能更好地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