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夢入小學,尤頌論語時”,從蘇軾的詩中,解讀宋代的啟蒙教育

“我夢入小學,自謂總角時。不記有白髮,尤頌論語時”

大詩人蘇軾在午夜夢迴之時,做了一個夢,夢到自己回到了“總角”之時,坐在窗前誦讀論語。

顯然蘇軾說的“總角”時,是他的孩童時代,正在接受教育的時刻。在古代稱呼小孩子的詞語很多,比如“黃髮垂髫”中的“垂髫”,“黃口小兒”中的“黃口”。

那麼為什麼這麼多稱呼,蘇軾要說“總角”之時讀論語呢?

一、“總角”與宋代的啟蒙教育

“總角”一詞出自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裡面有這樣一句記載,“總角之宴,言笑宴宴”。

後來這個“總角”就被通稱為童年,而此處為什麼不用“垂髫”二字呢?因為“垂髫”指代幼年,還沒有紮成髮髻的時期。

“總角”是什麼形狀呢?古時漢族男未冠,女未笄時的髮型。樣子接近現代的丸子頭,不過是紮在了兩側,形成兩隻角的樣子,所以叫“總角”。

“我夢入小學,尤頌論語時”,從蘇軾的詩中,解讀宋代的啟蒙教育

總角的形狀

古代對髮型的要求很嚴格,這也是封建禮教的一個方面,比如古人在二十歲時需要戴冠束髮,女子在十五歲時,行過笄禮後即被視為成年人,要求改為成年人的樣子挽髻插笄。

所以“總角”的孩子一般都在八九之上,而這個年齡,在宋代也是接受啟蒙教育的時候,而蘇軾在夢中這段記憶,正好是他孩童時,讀書的時段。

宋代是一個文化、教育長足發展的時代,更是“學而優則仕”的文人舞臺,在文人大行其道的時期,讀書被提上了教育日程。

加之唐宋以來,打破了門閥制度的約束,平民子弟也逐漸走上了科舉考試的道路,“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已經不是夢想。於是在這個理想的讀書環境中,更多的小孩開始接受啟蒙教育。

蘇軾曾這樣回憶自己的啟蒙生涯,

“吾八歲入小學,以道士張易簡為師,童子幾百人,師獨稱吾與陳太初。”

這句話透露出一個信息,蘇軾在“總角”之時入學,同學有幾百人(規模不小),但是老師獨獨喜歡他和一個叫陳太初的同學,由此可以看出來,學霸在任何時候,都是受歡迎的。

幾百人的規模,反映出一個事實,宋代極其重視文化教育,而教育也從“皇家內院”,“貴族府邸”普及到了鄉間郊野。教育從“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了尋常百姓家”

足可見宋代在打破門閥制度之後,教育理念的提升,使得啟蒙教育走上了一個跨越時代的新道路。

宋代對於孩童上學的年齡並不限制,“總角”之時最好,但是早一點,晚一點也並沒有關係,唐朝醫學家孫思邈七歲入小學,南宋大詩人陸游六歲入小學,岳飛的孫子岳珂則是在五歲那年就上了小學。凡是智力超常的孩子,不用理會八歲入學的老規矩,五六歲就可以讓他上小學。

“我夢入小學,尤頌論語時”,從蘇軾的詩中,解讀宋代的啟蒙教育

蘇軾

宋代之所以如此注重啟蒙教育,與宋代“重文”的政策有莫大的關係,啟蒙教育的繁榮,為宋代的士大夫提供了充足的後備力量。“活水源頭”,啟蒙教育就是廟堂之上的“源頭”,只等有朝一日,於朝堂之上,指點江山,激揚文字。

二、官辦、家塾、家庭教育,三管齊下,使得宋代的教育得到長足發展,也為朝廷儲備了新生力量

梁啟超在《少年中國說》裡這樣寫道,“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

這句話一點不假,在宋代,教育途徑三面開花的情況下,湧現出很多才智出眾的“神童”。

在熱播劇《清平樂》中有這樣一個情節,晏殊舉薦范仲淹去應天府教學,這個情節安排是合理的,因為范仲淹在早期時,確實受到晏殊的影響,致力於興辦學校,普及文化知識的教育,學習不再是貴族的特權。范仲淹在慶曆新政中就把興辦學校提上了日程,也就是在范仲淹的努力之下,為宋代的儒家教育奠定了豐富的人才儲備,也為政壇培養出優秀的人才。

那麼宋代求學的途徑有哪些呢?

1、官辦

南宋《都城紀勝》記載,“其餘鄉校、家塾、舍館、書會,每一里巷須一二所,弦誦之聲往往相聞”。

從這個記載中可以看出來,在宋代,求學的場所與途徑開始多樣化,有鄉校、家塾、舍館、書會等等,而且學校密佈,讀書聲此起彼伏。

雖然私人學校是收費的,但是官辦學校基本免費,意思是說,孩童們可以在這裡完成義務教育。

宋代時,啟蒙教育如此發達,也是和晏殊,范仲淹這樣“心懷天下”的士大夫有很大的關係,如果不是這些人為宋代的教育事業鞠躬盡瘁,哪裡有那麼興盛的大宋風華。

在“靖康之恥”沒有發生之前,宋徽宗時代的經濟還是很繁榮的,《清明上河圖》中的和諧景象還在繼續上演。官辦學校到那時基本都實行了免費。那時候的教育百花盛放,縣有縣學,州有州學,府有府學,中央有太學。

“我夢入小學,尤頌論語時”,從蘇軾的詩中,解讀宋代的啟蒙教育

書院結構

《宋會要輯稿·崇儒》載:“縣學幷州縣小學更不給食,願陪廚。”這段話什麼意思呢?可以不給學費,但是伙食費是必須給的。

2、家墅、義學

有官辦的學校,就有家墅教育,這也是宋代教育的一個分支。

一些條件優渥的宗族往往會延請名師,擔當知識的傳遞者。

在家塾之外還有一種義學,義學的招生對象多為貧寒子弟,提供免費上學。 這也是宋代開始的教育先河,為貧民子弟開創了學習的機會。

3、家庭教育

宋代確實是一個重視文化教育的時代,女性也可以通過家庭教育的薰陶學習詩詞歌賦。

李清照接受的教育多半就來自於她的父親李格非,所以在家庭教育中,父親也充當著老師的角色。

而母親更多的是傳授給孩子高尚的品格,以及端正的生活態度。

“我夢入小學,尤頌論語時”,從蘇軾的詩中,解讀宋代的啟蒙教育

李清照

宋代的啟蒙教育,在官辦、家塾與家庭的教育下,形成了一個教育的三角架,支撐著宋王朝的人才後備倉。

三、宋代的啟蒙教材

要想學習好知識文化,不能平地起高樓,總是需要一個系統的教材。

蘇軾在詩中說,“不記有白髮,尤頌論語時”。從這裡可以看出來,還處在“總角”時代的蘇軾已經開始誦讀論語了。

在宋代由於畢昇發明了活字印刷術,也使得獲取知識的途徑更加快捷方便,而那種厚重的竹簡漸漸被淘汰,書本紙張走進了人們的生活,從而也使得知識的載體變得輕便起來。

蘇軾曾經這樣描述過,“餘猶及見老儒先生,自言其少時,欲求《史記》、《漢書》而不可得。”在印刷術還沒有普及之前,這些常規的書籍都還是奢侈品,並不多見,更遑論平民子弟接受教育之類的話了。

宋代的啟蒙教材比較豐富,而且內容多樣,分門別類清晰異常。在現代,我們接受教育時,會學習語文、數學、英語等等課程,而宋代也一樣,啟蒙教育的分類也很明確。

我國的理科教育,在“五四”之後逐漸走進課堂,也成為了必學知識。

“我夢入小學,尤頌論語時”,從蘇軾的詩中,解讀宋代的啟蒙教育

朱子家訓

宋代對於學科的分類也是極其專業的,包括歷史類、博物類、倫理道德類、起居禮儀類和綜合類等等。

比如歷史類的有《十七史蒙求》;博物類的有《小學紺珠》和《三字經》;起居禮儀類有《訓詁齋規》;家庭範圍內的訓誡類綜合性啟蒙教材有《家訓筆錄》。

總之宋代對於啟蒙教育的重視達到了一個空前的高度,但是也有其侷限性,宋代的教育完全遵守封建禮教的窠臼,使得學習知識變得呆板而不懂變通。

四、宋代的國策,影響了讀書人的思想

“學而優則仕”,“重文抑武”的國策,以及人們的思想,都深深的影響著當時讀書人的心態。

萬丈高樓平地起,在這些思想為前提之下,啟蒙教育就顯得尤為重要。蘇軾在夢中驚醒,不僅僅是因為回憶童年,也許還有童年的噩夢呢?比如,曾被先生嚴厲教導過。

宋代的文化長足發展,不得不說那是一個文人的舞臺,正因為文人紛紛實現了自己的抱負,在朝堂之上指點江山,激揚文字,所以社會的理想,也偏向於從科舉考試通向仕途。

於是這些思想理念,也就走進了萬千“總角”小童的心裡,所以在宋代,“神童”現象也是極其普遍的。

在宋代雖然科舉考試是普及的,也明文規定不分等級階層,打破了之前的“門閥壟斷”,更多的寒門子弟也能因為才華出眾而登堂入室。

但是平民子弟在科舉考試面前,依然是困難重重。

一是參加地方考試(解試)時被選送進京的概率低於官員子弟,二是考中進士(省試)的概率低於官員子弟,三是參加公務員考試(關試)時獲得保薦的概率低於官員子弟,四是做官後再參加升官考試時獲得保薦的概率同樣低於官員子弟。

最後還有一點更重要的事情,寒門子弟想要“逆襲”,需要付出得更多,雖然一朝得勢,如《紅樓夢》中形容賈蘭的那樣,“昨憐破襖寒,今嫌紫蟒長”,但是要突破這個階層也是極其不容易的。

在這些社會主流價值的影響之下,“總角”小兒蘇軾也在小小的年紀,讀起了聖賢書。

那麼為什麼宋代的“神童”現象如此普遍呢?就是因為寒門子弟如果要在這條擁擠的道路中殺出一條“血路”,只能另闢蹊徑,那就是地方官的“神童”舉薦制度,北宋的晏殊就是通過這條道路走上了政治神壇。

“我夢入小學,尤頌論語時”,從蘇軾的詩中,解讀宋代的啟蒙教育

走神童道路的晏殊

讀書人對於科舉考試的熱衷,社會風氣的影響,以及價值觀的建立,都使得宋代的啟蒙教育走在了時代前端。

宋代的讀書之風甚濃,蘇軾所說的“總角”之童,都以讀書為榮,河南洛陽的种放,“沉默好學,七歲能屬文,不與群兒戲”。

雖然這些並不能代表所有的宋代兒童都是如此,因為還有“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的頑童。但是總體來說,宋代的國策,以及文人的價值取向,都深深的影響著啟蒙教育的發展。

宋代的啟蒙教育打破了“門閥”制度的限制,使得更多的讀書人享受到了讀書帶來的利益,“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不再是夢想。對”總角”童子的培養,也為朝廷儲備了大量的人才。 一大批人通過科舉考試實現了理想,在文人的舞臺上綻放光輝。也許蘇軾正是想起了曾經的自己,於是在某個午夜夢醒之時,寫下了,“我夢入小學,自謂總角時,不記有白髮,尤頌論語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