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明朝瘟疫中出来的千古名方:《瘟疫论》作者吴又可的达原饮

纵观古今,每逢瘟疫流行,常涌现很多千古名方,最早的就是医圣张仲景事情,当时瘟疫流行,医圣宗族二百余人,染病去世三分之二,而医圣也在与疾病的抗争中逐步积累经验,后续写出来《伤寒杂病论》这一方书之祖。

从明朝瘟疫中出来的千古名方:《瘟疫论》作者吴又可的达原饮


从明朝瘟疫中出来的千古名方:《瘟疫论》作者吴又可的达原饮


而明朝也发生了瘟疫,这次的瘟疫诞生了吴又可的千古名方,达原饮

从明朝瘟疫中出来的千古名方:《瘟疫论》作者吴又可的达原饮


这次瘟疫的症状主要表现为:

憎寒壮热,或一日三次,或一日一次,发无定时,胸闷呕恶,头痛烦躁,脉弦数,舌边深红,舌苔垢腻,或苔白厚如积粉。

从这症状上看,肺部没有明显的咳嗽咳痰等,倒是胃肠有呕恶症状,很明显的半表半里。当时吴又可认为病邪潜伏于膜原之间。

膜原在哪?

《重订通俗伤寒论》说:“膜者,横膈之膜;原者,空隙之处。外通肌腠,内近胃腑,即三焦之关键,为内外交界之地,实一身之半表半里也。”《瘟疫论》说:“疫者感天地之疠气,……邪从口鼻而入,则其所客,内不在脏腑,外不在经络,舍于伏膂之内,去表不远,附近于胃,乃表里之分界,是为半表半里,即《针经》所谓‘横连膜原’者也。”简单的说就是病邪不在表,但又不在里,在表到里的路上某个角落潜伏。时不时跑到表或里打游击,跑到表,与正气打架就见发热恶寒,跑到里,困脾胃,则见呕吐恶心。而这病邪躲藏的角落就叫膜原。

从明朝瘟疫中出来的千古名方:《瘟疫论》作者吴又可的达原饮


此时邪不在表,忌用发汗;热中有湿,不能单纯清热;湿中有热,又忌片面燥湿。如果病在表,发下汗,让病邪从毛孔走就好了。在里用下法,让病邪从大便走就好了。而且不是单纯的湿或单纯的热。所以难点有二,一是病邪位置刁钻,二是致病因素复杂。

吴又可发现当以开达膜原,辟秽化浊为法。

要用一个方,能直接作用在膜原这个地方的。又可以清热,又可以化湿的。然后创出了千古名方:达原饮。

达原饮的组成:

槟榔,厚朴,草果仁,知母,芍药,黄芩,甘草

方用槟榔辛散湿邪,化痰破结,使邪速溃,为君药。厚朴芳香化浊,理气祛湿;草果辛香化浊,辟秽止呕,宣透伏邪,共为臣药。以上三药气味辛烈,可直达膜原,逐邪外出。凡温热疫毒之邪,最易化火伤阴,故用白芍、知母清热滋阴,并可防诸辛燥药之耗散阴津;黄芩苦寒,清热燥湿,共为佐药。配以甘草生用为使者,既能清热解毒,又可调和诸药。全方合用,共奏开达膜原,辟秽化浊,清热解毒之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