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的面具(二)

宋朝,是一個好像非常羸弱的朝代。

在他短短的幾百年的歷史中,甚至沒有出現一個完整的中國版圖。在他的周邊,是一個個虎視眈眈的惡鄰;在他的兒孫中,是一個個文采出眾卻又無甚擔當缺乏天子氣魄的官家。是啊,官家,連這稱呼都顯得這麼名不正言不順,佝僂著身子,又怎麼撐得起這一眾江山。

其實:因為皇帝要至公無私,所以才稱為‘官家’。 所謂‘三皇官天下,五帝家天下’,一個賢明的皇帝,沒有自己的私愛,私財,皇帝是代表上天來治理天下,天下的子民對於皇帝來說,都應當一視同仁。(出處:宋 司馬光《資治通鑑·晉成帝鹹康三年》“西漢謂天子為縣官,東漢謂天子為國家,故兼而稱之。或曰:五帝官天下,三王家天下,故兼稱之。”。)如此咬文爵字的推敲揣摩,難怪終其一朝,文人之風尤甚,武將卻難得一展抱負。

歷史的面具(二)

還我河山

我討厭宋朝,在印象中他們每天被金被西夏被遼打著屁股滿地跑,賠款乞憐,總覺得是從他們開始,中國人強悍的脊樑被打斷了,硬生生被注入羸弱的名頭。他們為了緩解唐朝藩鎮割據的混亂局面想出了一個所謂的好主意:重文輕武。全天下的注重學問,培養了一個個大儒,唐宋八大家,光是宋朝就佔了六位。唐朝有唐詩,他宋代就有宋詞,還分婉約和豪放派。宋代黎民百姓的錚錚鐵骨彷彿只能通過詩詞寫意: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大約民眾對於文雅氣息較重的官家也是有怨的,不能直言,只能抒意。論文化,我一直覺得如今的俗語”低調奢華有內涵”是不是就是為宋朝而寫的。與唐朝的高端大氣上檔次張揚之態不同,宋朝的一切都收著藏著,彷彿總怕人家給看跑了去。內斂、內斂再內斂,內斂的時間長了,建朝初期宋太祖那一點點的勇武基因消磨殆盡,只剩下低調長在了根裡,長在了基因裡,一代代,一輩輩。武將微乎其微,本國的危險因素沒了;老百姓一個個免費醫療免費教育免費養老,提前跨入和諧社會;周圍鄰居虎視眈眈,沒關係。給你錢!老祖宗們杯酒釋兵權的本事,咱們沒丟。能用錢解決的事,絕不用人。如此,國內國外一片安詳快樂,否則怎會樂的朝廷培養出一個又一個不敢上戰場而又才華橫溢的官家呢。只可惜,狼崽子是喂不熟的。

我常想,北方歷朝歷代都有遊牧民族在邊界搗亂,怎麼到了宋朝,他們的殺傷力就變得如此不容小覷。思來想去:是錢。邊區多以遊牧為主,財務匱乏。他們到中原地帶,就是為了搶奪一些財物、糧食。搶了就跑,沒有了還來,是讓人非常困擾,但是僅僅於此,他們頂多算得上是流寇,成不了大氣候。可當官家送來錢財讓他們慢慢穩定一些,和漢人進行貿易交換的時候,他們看到你居於房舍之中,不用每每隨牧草遷移,看到你在田間躬耕,到了冬日可以在家中暖暖的,不用為吃食再去奔波,不用忍飢挨凍。他們應是也想,也想這樣穩定的生活。塞外苦寒,他們也要到中原來:你宋朝小老兒能做的江山,憑甚俺不能做!偏偏一個個文采飛揚的宋朝皇帝,最是見不得刀光血影的,一見就渾身哆嗦。手下能臣良將雖多,但本身從開朝至今就對此甚是忌憚的官家,如何又能全然放手,放手也拍管不住啊!一沒經驗二沒基因,打幾次打不過,那就給錢吧!一免徵站之苦二免勞心之累,平日沒事逗逗愛妃,整點花石綱,畫畫花鳥魚蟲,寫意山水之間,如果能有個佳士得拍賣,就更好了,皇帝的作品,誰敢不給臉!反正打仗也得花錢,能花錢擺平的事,就別打了,反正孤寡之人也是甚為害怕的。於是乎,一日日,一年年,大把的銀子送了過去。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有了錢,是對遼、金的如虎添翼,日子一天天好起來,胃口也會一日日打起來,打你也更順手了。截取了你的兩個官家,餘下的就只向南能倉皇逃竄。可是來來回回折騰了這麼多年也讓金人恨得牙癢癢,弄了個傀儡皇帝劉豫,生生把北宋的七王八墓給弄了個遍。祖墳被刨,這可是要拼人命的血海深仇,可官家們打不過啊。於是乎,只能嗚呼哀哉了。南宋小皇帝們的墳墓也沒好哪去,元朝打下南宋後由一僧人管理南方事務,這個僧人更是可惡之人。他為了錢財把南宋的皇陵挖開拿走財寶還把屍體都挖出來弄到一起建個塔壓上,取名鎮南,就為顯示征服了南宋。

1279年3月19日,走投無路的南宋殘餘勢力在廣東崖山被蒙古軍隊包圍。四十三歲的陸秀夫見無法突圍,便揹著8歲的趙昺跳海自殺。隨行十多萬軍民亦相繼跳海自殺。十餘萬具屍體浮海。張世傑希望奉楊太后的名義再找宋朝趙氏後人為主,再圖後舉;但楊太后在聽聞宋帝昺的死訊後亦赴海自殺,張世傑將其葬在海邊。不久張世傑在大風雨下溺死於平章山下,南宋的抵抗勢力宣告瓦解。

宋代,終其一朝,從重文開始,到被武力討伐結束;三百多年,出過能臣亦有奸佞;有過回覆的契機,卻終難逃帝王的私心。莫須有三字,即使有悠悠重口,有我華夏兒女的大不甘,君王旨意已定又徒喚奈何。悲壯的抗爭史,血染的山河,還是未逃過被奴役的命運。只是從宋伊始,中國人無可奈何的被打上了文弱的烙印,文武雙全,成了一個神話。不知何時”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能時刻在耳邊響亮迴盪。只是不知,當時的當政者們,是否還能知道他們的一時決定帶給華夏中國的千年危害,沒有了那精忠報國的良將,那委婉的宋詞,精美又奢華的工藝品又是做與誰人的呢?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願今人永記!

歷史的面具(二)

滿江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