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鄭州主城區樓盤價格。誰在堅挺

臨近年底,各大樓盤降價的消息滿天飛,買過房的關心房價是不是真的降了,沒買房、計劃買房的一邊關心樓市,-邊在能不能買、啥時候買的問題中猶豫觀望。對於70%的購房者來說,本不穩固的買房計劃就這樣擱置。當前房子到底能不能買,是不是出手的時機?

近兩年,鄭州主城區樓盤價格。誰在堅挺/誰在跳崖式回調?

這個問題太大了,不如梳理一下2017-2019主城區樓盤房價,看看哪些項目在堅挺,哪些在回調,從真實的房價走勢中找到答案。有人認為,價格的調整和區域有直接關係。房價一定程度上是區域價值的折射,但是價格又受到供求關係、週期、買房人心理預期等各種影響,需要綜合對比分析。

近兩年,鄭州主城區樓盤價格。誰在堅挺/誰在跳崖式回調?

黃河路沿線某項目,2018年9月首次開盤均價為20000元(毛坯),推出372套,去化76套。硬熬了一個週期後,2019年8月開盤價調整至17500-18800。如果說正商家河家的調價跟區域供應和價值支撐有關,那位於樓盤稀缺、老城核心區的該項目則是因為定價超出合理預期,購房者不買賬,無論再好的地段也得低頭。

價格下調原因之一: 定價策略失誤,產品價格超出合理預期

在樓下下行期,市場會倒逼樓盤修正價格。碧桂園天璽,項目17年5月開盤,高層價格23000 ( 精裝),19年3月開盤價格下調至18500,2年時間3500的價差.. ...

近兩年,鄭州主城區樓盤價格。誰在堅挺/誰在跳崖式回調?

價格下調原因之二:同片區CEO盤開盤價過高

這兩個樓盤都是區域中的品質標杆,堪稱是購房者中的CEO才會買的樓盤。如果買房考慮性價比,請記得寧選區域最低價、不買區域CEO盤。比如一片區域樓盤均價是15000,多數樓盤都在價格上下小幅浮動,有一一個樓盤跳出來賣20000,那就選片區中的低價樓盤,至少有價差存在,是日後升值的基礎。戶型面積大,總價高,首付門檻就高。特別是對於明顯帶有剛需屬性的區域來說,改善、大戶型是真的有點難賣。最典型的就是二七新區,剛需樓盤的小戶型早早就賣完了,剩下的都是100平往上的大面積成了壓倉的尾貨;偏改善的樓盤,例如南四環沿線項目,興沖沖地進場,去化卻不盡如人意,尾盤不得不下調價格;南三環外某項目16年拿出18000的200-400平的大平層,如今已經是2019年了,項目還在艱難銷售。

小編18年9月去經開物流園區調研時,這裡高層的均價還在13000 (精裝),如今高層毛坯價已經回落至11000;緊接著在2018年底,綠博的許多項目都來了一些價格回調;

滎陽東片區的高層曾經破萬,目前的價格已調回至9000左右。

還有主城區三環內樓盤不約而同的價格.上調:金水世紀城從12500到14000,盛澳金尊府從16000到17500,保利心語從13000到15000。

三環內是樓盤的安全區,開發商只要足夠靠譜,即使是在樓市下行期,樓盤價格也能依舊堅挺。

價值樓盤怎麼選?

盲買時代已經過去,優勝劣汰的規則已經重新制定,價值樓盤主要分兩類:

➊地段優勢+靠譜開發商+地鐵/學校❷跟同區域樓盤相比有價差

第一類:地段優勢+靠譜開發商+地鐵/學校

比如鑫苑國際新城,位於三環內,有2號線地鐵線加持,緊鄰南三環和花寨地鐵口,與剛需置業者的需求十分契合,是南區置業者們追捧的對象。

第二類: !跟同區域樓盤相比有價差

融創城每次的開盤去化率能達到90%以上,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價差。

旁邊的高層在15500,融創城不到14000,

低於周邊足足1500,這就是開盤售罄的決定因素。再比如18年的綠都瀾灣單價13500,當時鑫苑國際新城和永威城都在14000,價差500,如今綠都瀾灣的價值都是當初的購房者用真金白銀的選票堆疊的。

文末再放一個福利,融創城近期推出一批特價房源,真的超便宜,有興趣私聊小編了解詳情哦、

近兩年,鄭州主城區樓盤價格。誰在堅挺/誰在跳崖式回調?

鳥瞰圖

近兩年,鄭州主城區樓盤價格。誰在堅挺/誰在跳崖式回調?

融創城千畝大觀

近兩年,鄭州主城區樓盤價格。誰在堅挺/誰在跳崖式回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