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軍翻越5600米高山,滅了個印度小國,美軍專家:無法複製的奇蹟

青藏高原,被稱為“世界屋脊”,平均海拔達到4000米。由於空氣稀薄,平原地區的人類在當地往往會出現暈眩、呼吸困難等高原反應。別說是行軍打仗,就算是走路都上氣不接下氣。可以說,高原就是戰爭的禁區。

然而在1300年前的唐朝,安西軍大將高仙芝卻完成了一個不可能完成的奇蹟。他帶領部下翻越海拔5600米的高山,突襲位於今天克什米爾地區的小勃律國,完成了不可能實現的奇蹟。曾被美國軍方史學家稱為:

“難以想象的奇蹟,具有典範意義的山地戰。”

唐高宗年間,唐朝攻滅了西突厥汗國,成為西域的主宰。為了長期控制當地,唐朝在當地設立四大軍鎮,駐紮了強大的軍隊。但從武則天時期開始,吐蕃人多次兵臨西域,連續三次從唐朝手中奪走西域。

唐軍翻越5600米高山,滅了個印度小國,美軍專家:無法複製的奇蹟


在反覆的拉鋸戰中,唐朝逐漸發現,吐蕃之所以可以輕易突入西域,是因為他們控制了一個位於高山上的小國——小勃律國。該國位於今天巴控克什米爾西北吉爾杰特和亞辛一代,是一個印度人建立的國家。勃律國本無大小之分,但是當他們被吐蕃人降服後,才出現了分裂。

唐玄宗年間,小勃律國還在唐朝與吐蕃之間搖擺。但到了公元737年後,小勃律卻徹底倒向了吐蕃。為了獎賞小勃律王的忠誠,吐蕃贊普還將自己的女兒嫁給了他。就這樣,吐蕃與小勃律的聯盟穩如磐石。

從地理狀況來看,小勃律國易守難攻,平均海拔達到驚人4000多米。此外,小勃律臨近著名的瓦罕走廊。吐蕃軍隊可以從小勃律國境,從此處殺入西域,而駐守西域的唐軍根本無法堅守。

因此,唐朝一直想要拔掉這顆硬釘子,怎奈小勃律山高路遠,且有吐蕃人支援,連續三次進攻皆無功而返。高仙芝,其祖先是高句麗人。高句麗亡後,高仙芝的父親在唐朝擔任將領。其後,高仙芝子承父業,在西域擔任軍官。在唐玄宗的再三催促下,唐軍曾三次攻打小勃律,但都以失敗而告終。最終,唐玄宗選擇了高句麗籍名將高仙芝。

公元747年農曆四月,高仙芝帶領步騎一萬多人從龜茲出發,出征小勃律。相比於平時,夏秋兩季稍稍溫暖些。從道路條件看,欲攻佔小勃律,必須翻越高聳的帕米爾高原,然後直抵逼近吐蕃和小勃律邊境上的軍事要塞,位於瓦罕走廊附近的連雲堡(今阿富汗東北的薩爾哈德)。

高仙芝這一路行軍,要經過無數崇山峻嶺,唐朝到底是如何維持這些士兵的給養,直到今天都是個迷。連雲堡南面依山,北臨婆勒川。堡內有兵千餘人駐守,城南又因山為柵,柵內有九千多兵士據守,是易守難攻的險關,想攻陷它簡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然而大唐軍人完成了這個奇蹟。

唐軍翻越5600米高山,滅了個印度小國,美軍專家:無法複製的奇蹟


唐軍在夜色掩映下快速渡河,並在天大亮之前突然出現在連雲堡前。高仙芝選猛將李嗣業和田珍為左右陌刀將,率士卒展開猛攻,並下達了死命令,中午之前必須拿下連雲堡。在激烈的攻防戰中,唐軍表現勇猛,勢不可當,斬五千人,活捉千餘人,獲得戰馬千餘匹,衣資器甲數以萬計,這就是歷史上的蔥嶺連雲堡戰役。

攻克連雲堡後,難纏的吐蕃軍隊幾乎被殺戮殆盡,而剩下的小勃律軍隊的戰鬥力不值一提。但是,要攻佔小勃律的都城,必須經過海拔4600米、到處都是冰川和懸崖的坦駒嶺山口,這裡是不折不扣的人類禁區。

聽聞高仙芝欲翻越坦駒嶺山口,幾乎所有人都認為高仙芝瘋了,然鵝高仙芝卻執意進軍,迎難而上。經過數日艱苦的跋涉。強悍的唐朝士兵克服了可怕的自然環境,如神兵天降一般兵臨小勃律國都——阿弩越城。

在攻城之前,高仙芝首先切斷了印度河上連接吐蕃與大勃律的藤橋。失去吐蕃的援助,阿弩越城守軍士氣大沮。在唐朝的威逼下,小勃律人被迫開城投降,而小勃律王和他的妻子吐蕃公主自知有罪,於是逃進了山中的洞窟,一時間難以找到。

在他們看來,唐軍很難長期駐紮小勃律,吐蕃援軍一定會即可趕來。然而高仙芝早就料到了這一點,他急命部將席元慶快馬加鞭,趕到離孽多城六十里的地方,砍斷了吐蕃通往小勃律國的藤橋。這邊剛砍完,那邊吐蕃援軍也正好趕到,但也只能徒喚奈何。

這下,小勃律國王心中僅存的希望也徹底破滅了,他明白再作抵抗也是無濟於事,便帶著吐蕃公主一起出來投降,小勃律至此被滅,而吐蕃通往西域的道路也徹底被堵死。大唐帝國的聲威越過帕米爾高原,原本從屬於吐蕃的20多個國家,全部歸附唐朝。

唐軍翻越5600米高山,滅了個印度小國,美軍專家:無法複製的奇蹟


這場不可思議的戰鬥結束後,遠近72個國家,包括強大的東羅馬帝國和阿拉伯帝國都向唐朝遣使祝賀,是真正意義的威震世界。而高仙芝通過此戰,直接升格為大唐頂級名將之一,在阿拉伯史料中,高仙芝直接被稱為“高山之王”。

唐朝對小勃律的征服,成為世界山地戰專家爭相學習的典範。歐洲軍神漢尼拔和拿破崙,均以翻越阿爾卑斯山而聞名天下。然而阿爾卑斯山的平均海拔不過3000米,甚至不能和青藏高原的平均海拔相比。由此可見,高仙芝征服小勃律的含金量有多高,難怪會被編入美軍軍事史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