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柳公權的人怎麼這麼少?

有你不孤單84307989


可能大家都有發現,在我們身邊,還有各種書法論壇社群等等,學楷書的不少,但是學柳體的很少。

一般都是歐顏趙為主。

學褚的大概和柳的一樣非常罕見。

這是為什麼呢?

第一,柳體用筆要求高。

首先是筆畫上,瘦硬為主。

我們都知道,毛筆越靠尖兒,越軟。

用的越重越容易控制。

意思就是用筆尖,用三分之一和五分之一,需要的控筆水平是不一樣的。

肯定五分之一需要的水平更高一些。


所以歐體顏體這類,用鋒變化比較幅度大的字體就容易入手。

因為輕重好控制。

還有趙體,用鋒深度非常平滑,變化平穩有規矩,入手也並不難。

如柳,褚一類。

用鋒輕,多強調筆鋒彈性。

用鋒尖寫字自然需要的比較多一些,變化上也很微妙,稍重稍輕,一不小心重一些,輕一些,或者勻一些,都不好看。

在用筆功夫額要求上,就是個難度,所以入手的時候,一般都寫的很醜,練了很久長進不大。

所以久而久之,學的就少了。

柳體對提按的動作,褚遂良對使轉的動作,都是比其餘書體更高一些,所以難,真難入手。


但是也僅僅是對自學者,如果專業訓練的話,很容易掌握運筆技巧,稍加練習,入手也並不難。

畢竟此類人少,多數都是自學者。

另一點原因。

眾所周知,筆畫輕的字,就要強調結構位置準。位置偏差一點就不協調。

初學者對結構也是一個挑戰,故而,用筆不對,結構不像,越寫越沒自信,故而棄柳,褚,學顏歐。

這類書友很多,這個也屬正常。


還有一點,柳和褚方圓變化特秒,從筆上,到結構上,都有方圓的變化,偶生奇勢,又是一難。

這個很多有些基礎的朋友都把握不好。


說實話,我不寫柳褚,讓我去寫,在某些地方,筆法不會犯錯,但是這類細節,和體現韻味的地方,一定是會犯錯的。

這個真需要多練才能體會。


其實難點挺多,都提高了入門的門檻。

但是提高門檻並不意味著誰都不能學。

只是個人建議,自學儘量不要初學他們,如果有老師,學柳褚是可以的。

最後一點原因,此二人楷書漂亮,行書流傳卻不多。

大多在閣帖中得見,但是墨跡只有柳公權《蒙詔帖》

而且與柳其他碑刻行書用筆還是有些差距的,故而不好入手行書。亦是一難。

你們說呢?


梁宇航


我初學書法就是學習的柳公權的《玄秘塔碑》,初學書法學習楷書不管是歐陽詢、顏真卿還是柳公權我覺得區別並不是很大,以後的書法道路的發展還是要靠自己多練多悟。

書法也和時尚一樣,就是某個階段流行某種衣服一樣,書法也在某個階段非常的流行某種字體。八九十年代的時候柳公權的書法是很火的,很多書法愛好者爭相學習。

當時啟功先生的影響力很大,他本身非常的喜歡柳公權的書法,他在自己的詩裡曾經說:晚愛誠懸竟體芳”,對於柳體還是起到很大的推動作用的。據說考上啟功所在的北師大書法專業的學生,十有八九都是學習柳體的。

後來就有人開始反對學習柳體了,主要原因是柳體裡面有太多的裝飾性的筆畫,尤其是它的捺畫和標誌性的豎畫的起筆。如下圖:

雖然這些東西不宜學習,但是對於初學者來說,還是能夠起到很好的訓練作用的,所以我認為初學書法學習柳體是可以的。

現在初學楷書,學習柳體的少了,大部分都在學習顏真卿或者歐陽詢,其實從作用上來講和學習柳體是一樣的,都是用來訓練筆法和字體結構的,哪一種楷書寫好都可以的。

你覺得呢?

碼字辛苦,


不二齋


柳公權,(公元778—865年)字誠懸,京兆華原(今陝西耀縣)人,是唐代後期的著名書法家,擅長楷法。他的書法,運筆剛勁挺拔,結體嚴謹渾厚,結字中心攢聚、四邊伸張。後世把顏柳並稱,素有“顏筋柳骨”的美譽,是楷書四大家之一。


柳公權的《玄秘塔碑》

學習柳公權的人很少的原因有:1.“楷法無欺”,工楷難學,而楷書四大家中尤柳體最難,筆畫勁挺、骨節分明,結體精密緊湊。


2.當今精於柳體的書家少,因此會教的明師也少,學習者多需靠自己長時間的摸索。

3.入選國展的柳體作品極少,受崇尚“展覽體”的影響,即使寫得很精到的,也許也被評委指定沒有創新而淘汰(歐顏體亦同),影響力小。


4.浮躁社會風氣的影響,學書法求速成,因此不重視楷體基本功的訓練,還沒站穩就想“龍飛鳳舞”地舒發個性書體。

還好,有少部分柳楷(或唐楷)書法愛好者,不為名利,默默地勤學苦練著經典古楷法!即使很少人在學,有人學就有傳承的希望!


使志安寧之秋


唐楷之難,不用多言。柳楷之難,法度森嚴。柳字的用筆強調一種骨力,結構上內緊外鬆。經常會看到柳字的某個筆畫會伸出去很長,在結構上緩解了用筆過於嚴謹帶來的壓抑感。而且柳字特別容易將筆畫寫成“大骨病”,臨帖時容易過於強調方筆提按轉折,過於誇大骨節。事實上,我作為一名柳體愛好者,在幾年的臨摹過程中,也會有很多瓶頸,但很少有老師在柳體技法上有深入交流,因為當代柳體大家可以說就沒有,所以我們請教探討的機會也很少,都是摸著石頭過河,甚至很多書法老師勸我放棄柳公權楷書,將來不會有大的發展的。但我對柳字的喜愛,跟大家一樣濃厚,沒有名家指點,我們無非就是多花幾年甚至幾十年時間去學習臨摹,終會小有頓悟,就算是在學柳之路上沒有卓越的進展,至少我能做自己喜歡的事,也是人生的享受。附上幾張習字,請大家批評。










不二軒柳公權楷書—李


學習柳公權的到底是多還是少,我沒調查過,不作評論。但柳字相較歐字、褚字等,難度確實要高很多。

在唐代楷書的藝苑中,柳公權是最晚出的一位大家。以理而論,楷書創新的餘地最小,而且越到後來,寫出自己的風格越難。但柳公權做到了,他有名分僅次於顏真卿,而蓋過了初唐四家。

柳公權的用筆得力於歐,結構得力於顏,形成獨有的“勁媚”書風。他的法度更加嚴謹,初唐四家與顏真卿的楷書都以尚法著稱,但他們沒有一個能比得上柳字對法度的要求這麼高這麼嚴。

他運筆書寫點畫的精微程度和安排結構的規矩與嚴謹,都無人能比。有人曾這樣形容,學歐、虞、褚、薛及顏真卿諸體,猶如爬坡;學柳體則如爬牆,費力而給有進步。

當然,從表現上看,這樣嚴謹的法度和精微的技巧性未必是好事。

更多文章,敬請關注千年蘭亭。


千年蘭亭


柳公權,唐代著名書法家,書法初學王羲之,後宗顏真卿,吸取初唐諸家筆法,並融匯新意自成一家,在晉人勁媚和顏書雍容雄渾之間,創立了獨樹一幟的柳體楷書書法。後世有“顏筋柳骨”的說法。

學習柳公權書法的人為什麼這麼少,我想主要還是柳公權的書法主要成就在楷書。而他的楷書又是屬於“唐代尚法”的那種書風極端謹嚴的代表。一般人真是很難把握。學進去輕易走不出突破不了他那唐代尚法謹嚴的圈子。再者受當今書協的導向影響,因為當今書協歷屆書展中將唐楷書風的作品直接排斥在外,這也就導致學習歐顏柳的人直接轉學其它書體。這是學習柳公權書法人數少的主要原因。

其實藝術就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決不能因少數人的喜好而褒此貶彼,每次展覽每種風格都必須有1至2幅的份額,那麼就可以選出每種風格的高手都齊聚一堂。只有這樣書法藝術才能繁榮發展。才能真正的百花齊放,繁花似錦。


翰墨因緣


到過西安,看過玄秘塔原碑,你就知道,柳體並不像拓本的那麼斬釘截鐵,險峻瘦硬,兩回事。後人學柳,單個字看可以亂真,但組合成作品,始終覺得不如柳公權原作那樣的美不勝收,甚至還有些彆扭,這就是沒有完全領會柳字的精髓,就看玄秘塔原碑也是大小參差,俯仰有度,後人學柳比較讓人接受的竊以為是黃自元的《佛骨表》,但有好些字偏歐味,筆畫也不及柳體險峻。讀師範學校時見過一本字帖《為人民服務》,大概是六十年代的字帖,雖是簡體字,但柳味十足,令人佩服,可惜找不到了。我也學柳多年,但始終無法脫貼,後來逐漸以行書為主,加之忙於工作瑣事,三天大魚,半月曬網,寫楷書手抖,連二十年前的水平也不如,所以今天不敢獻醜。現在看淡了許多事,開始重新寫字,又開始臨習心愛的柳體,雖然手上的功夫差了,但理解不一樣了。水平有限,無法培養欣賞醜書的修養,我也承認那些寫醜書的人,絕大多數的楷書功底了得,只不過人家不屑為之。我認為喜歡柳體的人,人品差不到哪裡去,性子也是執拗有餘,靈活不足,工作生活都很吃虧,但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幾十歲了,也就不改了,就像鍾愛柳體一樣,一直寫下去。惟願哪位高人,能把柳體真正寫好,想歐顏趙那樣,發揚光大,為柳正名,還柳體一片天地。


手機用戶3553128607


柳公權是晚唐時期書法傑出人物,史傳對皇帝所說“心正則筆正”,是書法史上千古名言,與魏徵敢於犯顏直諫有相同意義。

柳公權書法,根據史料和流傳碑刻,可知,將歐陽詢和顏真卿書法融合在一起,堪稱“天衣無縫”。歐陽詢書法,用筆圓而意方,顏真卿書法,凌然不可侵犯,具廟堂之氣。觀柳書,筆畫挺拔剛勁有力,經營位置恰到好處,不能移動半分。筆力之強勁,無人匹敵。

柳書,個性特徵太強,入帖難,出帖更難。沒有極為紮實的基本功,想學像柳書都難。歷史上,從柳書出來的書家很少。

柳書不適合初學。一般人,不願吃力不討好的去學,難以見成效。難度大,學到手又不容易變化出來。加上柳體字筆力強,需要極深厚的功底。所以學的人不多,更多是淺嘗輒止,那也沒有實在意義,不會產生影響。這是個人粗淺看法。

我是秋空彩練,喜歡傳統文化,喜歡幾筆書法,喜歡詩詞楹聯,喜歡茶葉品鑑,喜歡欣賞音樂,喜歡拍照小景,皆不成體統,有共同愛好的朋友,請關注,一起了解、探討、學習共同感興趣的內容。


秋空彩練1


現代人功利心太強,都想成名成家。越是經典的東西,越是難以複製!何況書法不僅僅讓你複製,而是要求寫出真性情來。有一個數據說,以色列人每人每年讀書64本,美國人每人每年讀書50本……中國人每人每年讀書5本,這個就是差距,中國人啊,一天到晚的知足常樂!就是這個知足常樂把中國人害慘了!!!學習書法,不僅需要在字上下功夫,還要在字外上下功夫,那就是學識,修養。沒有那麼大的學識,你就撐不起一片藍天。傳說當年老子要出函谷關,有人發現,有一片紫霧在天上飄過,相信嗎?是真的,老子是誰,那還了得!所以我說,字寫不好沒關係,不著急,先把人做好!柳公權說,“用筆在心,心正則筆正”。


京東千里行書法


主要是柳體太難學了。難學集中在柳體的結構和用筆,柳體筆畫的起筆角度尤其令人難以想象,甚至讓你極度不適,和我們平時寫書法的習慣可以說截然相反。柳體的筆畫遒勁有力,粗細對比強烈,初學者很難掌握。再者柳體結構險峻,中宮收緊,他的中宮收緊比一般的楷書更為緊湊,有時會讓人感到窒息。柳體的筆畫在內緊收,在外卻極為舒展,毫無造作忸怩之感,尤其他的捺,更為舒展,因此內緊外鬆,顯得磅礴大氣,這對於初學者更是難以把握。

以上謹為個人淺見。下附本人拙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