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柳公权的人怎么这么少?

有你不孤单84307989


可能大家都有发现,在我们身边,还有各种书法论坛社群等等,学楷书的不少,但是学柳体的很少。

一般都是欧颜赵为主。

学褚的大概和柳的一样非常罕见。

这是为什么呢?

第一,柳体用笔要求高。

首先是笔画上,瘦硬为主。

我们都知道,毛笔越靠尖儿,越软。

用的越重越容易控制。

意思就是用笔尖,用三分之一和五分之一,需要的控笔水平是不一样的。

肯定五分之一需要的水平更高一些。


所以欧体颜体这类,用锋变化比较幅度大的字体就容易入手。

因为轻重好控制。

还有赵体,用锋深度非常平滑,变化平稳有规矩,入手也并不难。

如柳,褚一类。

用锋轻,多强调笔锋弹性。

用锋尖写字自然需要的比较多一些,变化上也很微妙,稍重稍轻,一不小心重一些,轻一些,或者匀一些,都不好看。

在用笔功夫额要求上,就是个难度,所以入手的时候,一般都写的很丑,练了很久长进不大。

所以久而久之,学的就少了。

柳体对提按的动作,褚遂良对使转的动作,都是比其余书体更高一些,所以难,真难入手。


但是也仅仅是对自学者,如果专业训练的话,很容易掌握运笔技巧,稍加练习,入手也并不难。

毕竟此类人少,多数都是自学者。

另一点原因。

众所周知,笔画轻的字,就要强调结构位置准。位置偏差一点就不协调。

初学者对结构也是一个挑战,故而,用笔不对,结构不像,越写越没自信,故而弃柳,褚,学颜欧。

这类书友很多,这个也属正常。


还有一点,柳和褚方圆变化特秒,从笔上,到结构上,都有方圆的变化,偶生奇势,又是一难。

这个很多有些基础的朋友都把握不好。


说实话,我不写柳褚,让我去写,在某些地方,笔法不会犯错,但是这类细节,和体现韵味的地方,一定是会犯错的。

这个真需要多练才能体会。


其实难点挺多,都提高了入门的门槛。

但是提高门槛并不意味着谁都不能学。

只是个人建议,自学尽量不要初学他们,如果有老师,学柳褚是可以的。

最后一点原因,此二人楷书漂亮,行书流传却不多。

大多在阁帖中得见,但是墨迹只有柳公权《蒙诏帖》

而且与柳其他碑刻行书用笔还是有些差距的,故而不好入手行书。亦是一难。

你们说呢?


梁宇航


我初学书法就是学习的柳公权的《玄秘塔碑》,初学书法学习楷书不管是欧阳询、颜真卿还是柳公权我觉得区别并不是很大,以后的书法道路的发展还是要靠自己多练多悟。

书法也和时尚一样,就是某个阶段流行某种衣服一样,书法也在某个阶段非常的流行某种字体。八九十年代的时候柳公权的书法是很火的,很多书法爱好者争相学习。

当时启功先生的影响力很大,他本身非常的喜欢柳公权的书法,他在自己的诗里曾经说:晚爱诚悬竟体芳”,对于柳体还是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的。据说考上启功所在的北师大书法专业的学生,十有八九都是学习柳体的。

后来就有人开始反对学习柳体了,主要原因是柳体里面有太多的装饰性的笔画,尤其是它的捺画和标志性的竖画的起笔。如下图:

虽然这些东西不宜学习,但是对于初学者来说,还是能够起到很好的训练作用的,所以我认为初学书法学习柳体是可以的。

现在初学楷书,学习柳体的少了,大部分都在学习颜真卿或者欧阳询,其实从作用上来讲和学习柳体是一样的,都是用来训练笔法和字体结构的,哪一种楷书写好都可以的。

你觉得呢?

码字辛苦,


不二斋


柳公权,(公元778—865年)字诚悬,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是唐代后期的著名书法家,擅长楷法。他的书法,运笔刚劲挺拔,结体严谨浑厚,结字中心攒聚、四边伸张。后世把颜柳并称,素有“颜筋柳骨”的美誉,是楷书四大家之一。


柳公权的《玄秘塔碑》

学习柳公权的人很少的原因有:1.“楷法无欺”,工楷难学,而楷书四大家中尤柳体最难,笔画劲挺、骨节分明,结体精密紧凑。


2.当今精于柳体的书家少,因此会教的明师也少,学习者多需靠自己长时间的摸索。

3.入选国展的柳体作品极少,受崇尚“展览体”的影响,即使写得很精到的,也许也被评委指定没有创新而淘汰(欧颜体亦同),影响力小。


4.浮躁社会风气的影响,学书法求速成,因此不重视楷体基本功的训练,还没站稳就想“龙飞凤舞”地舒发个性书体。

还好,有少部分柳楷(或唐楷)书法爱好者,不为名利,默默地勤学苦练着经典古楷法!即使很少人在学,有人学就有传承的希望!


使志安宁之秋


唐楷之难,不用多言。柳楷之难,法度森严。柳字的用笔强调一种骨力,结构上内紧外松。经常会看到柳字的某个笔画会伸出去很长,在结构上缓解了用笔过于严谨带来的压抑感。而且柳字特别容易将笔画写成“大骨病”,临帖时容易过于强调方笔提按转折,过于夸大骨节。事实上,我作为一名柳体爱好者,在几年的临摹过程中,也会有很多瓶颈,但很少有老师在柳体技法上有深入交流,因为当代柳体大家可以说就没有,所以我们请教探讨的机会也很少,都是摸着石头过河,甚至很多书法老师劝我放弃柳公权楷书,将来不会有大的发展的。但我对柳字的喜爱,跟大家一样浓厚,没有名家指点,我们无非就是多花几年甚至几十年时间去学习临摹,终会小有顿悟,就算是在学柳之路上没有卓越的进展,至少我能做自己喜欢的事,也是人生的享受。附上几张习字,请大家批评。










不二轩柳公权楷书—李


学习柳公权的到底是多还是少,我没调查过,不作评论。但柳字相较欧字、褚字等,难度确实要高很多。

在唐代楷书的艺苑中,柳公权是最晚出的一位大家。以理而论,楷书创新的余地最小,而且越到后来,写出自己的风格越难。但柳公权做到了,他有名分仅次于颜真卿,而盖过了初唐四家。

柳公权的用笔得力于欧,结构得力于颜,形成独有的“劲媚”书风。他的法度更加严谨,初唐四家与颜真卿的楷书都以尚法著称,但他们没有一个能比得上柳字对法度的要求这么高这么严。

他运笔书写点画的精微程度和安排结构的规矩与严谨,都无人能比。有人曾这样形容,学欧、虞、褚、薛及颜真卿诸体,犹如爬坡;学柳体则如爬墙,费力而给有进步。

当然,从表现上看,这样严谨的法度和精微的技巧性未必是好事。

更多文章,敬请关注千年兰亭。


千年兰亭


柳公权,唐代著名书法家,书法初学王羲之,后宗颜真卿,吸取初唐诸家笔法,并融汇新意自成一家,在晋人劲媚和颜书雍容雄浑之间,创立了独树一帜的柳体楷书书法。后世有“颜筋柳骨”的说法。

学习柳公权书法的人为什么这么少,我想主要还是柳公权的书法主要成就在楷书。而他的楷书又是属于“唐代尚法”的那种书风极端谨严的代表。一般人真是很难把握。学进去轻易走不出突破不了他那唐代尚法谨严的圈子。再者受当今书协的导向影响,因为当今书协历届书展中将唐楷书风的作品直接排斥在外,这也就导致学习欧颜柳的人直接转学其它书体。这是学习柳公权书法人数少的主要原因。

其实艺术就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决不能因少数人的喜好而褒此贬彼,每次展览每种风格都必须有1至2幅的份额,那么就可以选出每种风格的高手都齐聚一堂。只有这样书法艺术才能繁荣发展。才能真正的百花齐放,繁花似锦。


翰墨因缘


到过西安,看过玄秘塔原碑,你就知道,柳体并不像拓本的那么斩钉截铁,险峻瘦硬,两回事。后人学柳,单个字看可以乱真,但组合成作品,始终觉得不如柳公权原作那样的美不胜收,甚至还有些别扭,这就是没有完全领会柳字的精髓,就看玄秘塔原碑也是大小参差,俯仰有度,后人学柳比较让人接受的窃以为是黄自元的《佛骨表》,但有好些字偏欧味,笔画也不及柳体险峻。读师范学校时见过一本字帖《为人民服务》,大概是六十年代的字帖,虽是简体字,但柳味十足,令人佩服,可惜找不到了。我也学柳多年,但始终无法脱贴,后来逐渐以行书为主,加之忙于工作琐事,三天大鱼,半月晒网,写楷书手抖,连二十年前的水平也不如,所以今天不敢献丑。现在看淡了许多事,开始重新写字,又开始临习心爱的柳体,虽然手上的功夫差了,但理解不一样了。水平有限,无法培养欣赏丑书的修养,我也承认那些写丑书的人,绝大多数的楷书功底了得,只不过人家不屑为之。我认为喜欢柳体的人,人品差不到哪里去,性子也是执拗有余,灵活不足,工作生活都很吃亏,但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几十岁了,也就不改了,就像钟爱柳体一样,一直写下去。惟愿哪位高人,能把柳体真正写好,想欧颜赵那样,发扬光大,为柳正名,还柳体一片天地。


手机用户3553128607


柳公权是晚唐时期书法杰出人物,史传对皇帝所说“心正则笔正”,是书法史上千古名言,与魏征敢于犯颜直谏有相同意义。

柳公权书法,根据史料和流传碑刻,可知,将欧阳询和颜真卿书法融合在一起,堪称“天衣无缝”。欧阳询书法,用笔圆而意方,颜真卿书法,凌然不可侵犯,具庙堂之气。观柳书,笔画挺拔刚劲有力,经营位置恰到好处,不能移动半分。笔力之强劲,无人匹敌。

柳书,个性特征太强,入帖难,出帖更难。没有极为扎实的基本功,想学像柳书都难。历史上,从柳书出来的书家很少。

柳书不适合初学。一般人,不愿吃力不讨好的去学,难以见成效。难度大,学到手又不容易变化出来。加上柳体字笔力强,需要极深厚的功底。所以学的人不多,更多是浅尝辄止,那也没有实在意义,不会产生影响。这是个人粗浅看法。

我是秋空彩练,喜欢传统文化,喜欢几笔书法,喜欢诗词楹联,喜欢茶叶品鉴,喜欢欣赏音乐,喜欢拍照小景,皆不成体统,有共同爱好的朋友,请关注,一起了解、探讨、学习共同感兴趣的内容。


秋空彩练1


现代人功利心太强,都想成名成家。越是经典的东西,越是难以复制!何况书法不仅仅让你复制,而是要求写出真性情来。有一个数据说,以色列人每人每年读书64本,美国人每人每年读书50本……中国人每人每年读书5本,这个就是差距,中国人啊,一天到晚的知足常乐!就是这个知足常乐把中国人害惨了!!!学习书法,不仅需要在字上下功夫,还要在字外上下功夫,那就是学识,修养。没有那么大的学识,你就撑不起一片蓝天。传说当年老子要出函谷关,有人发现,有一片紫雾在天上飘过,相信吗?是真的,老子是谁,那还了得!所以我说,字写不好没关系,不着急,先把人做好!柳公权说,“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


京东千里行书法


主要是柳体太难学了。难学集中在柳体的结构和用笔,柳体笔画的起笔角度尤其令人难以想象,甚至让你极度不适,和我们平时写书法的习惯可以说截然相反。柳体的笔画遒劲有力,粗细对比强烈,初学者很难掌握。再者柳体结构险峻,中宫收紧,他的中宫收紧比一般的楷书更为紧凑,有时会让人感到窒息。柳体的笔画在内紧收,在外却极为舒展,毫无造作忸怩之感,尤其他的捺,更为舒展,因此内紧外松,显得磅礴大气,这对于初学者更是难以把握。

以上谨为个人浅见。下附本人拙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