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導致通貨膨脹?

張天承


導致通貨膨脹有且只有一個原因:貨幣發行機構超發貨幣。超發的規模決定了通貨膨脹率。

大多數貨幣發行機構都是政府,當然也有例外的,比如美國貨幣發行權就沒在政府手裡,而是在美聯儲手裡,這也是美國國債高起的重要原因之一,無法通過發行貨幣解決缺錢問題又不得不花錢時,只能借錢了。



大家都知道通貨膨脹不好,像津巴布韋的通貨膨脹已經導致本國貨幣崩盤了,印錢的成本比印出來的錢的面值還高,把銀錢做成一本虧本買賣也是沒誰了。

可通貨膨脹不好為什麼大家還要搞通貨膨脹呢?放眼世界,沒有哪個國家是通貨緊縮的,把時間放長了看,都是通貨膨脹。為什麼呢?

首先是通貨緊縮對經濟的殺傷力比通貨膨脹還大。多發行貨幣對貨幣發行機構而言很簡單,相比通貨緊縮的危害,和簡單的解決方案,實在沒必要讓這樣的金融災難發生。



其次是通貨膨脹最大的既得利益者是貨幣發行機構。我們想擁有更多財富只能想辦法掙錢,人家只要開動印刷機就好。既有印錢的能力,又有印錢的權利,還有印錢的好處,換了是誰都得多印。沒開足馬力加班加點印就不錯了。人都是貪婪的,機構和國家背後也是人啊,是人就貪婪啊。

第三、適當通貨膨脹對經濟發展沒啥壞處,更何況經濟問題本就很複雜,想控制一個持續不變的通貨膨脹率也是不可能的。


逸然決然


通貨膨脹發生,有且只有一個原因,那就是政府發行鈔票太多。答案本該非常簡潔清晰,可惜由於正確經濟學得不到普及,這樣的常識反而不被大多數學者接受。有感於此,1978年哈耶克在寫給《華爾街日報》的一篇讀者來信中寫道:“你們能否在每期報紙的頭版,用大寫字母印上這麼一個簡單的事實:通貨膨脹是由政府及其工作人員造成的,除此之外的任何人都不可能造成通貨膨脹。如果你們這樣做了,那可真是一件善事。”

通貨膨脹(currency inflation)是一個翻譯非常準確的詞彙。通貨,即流通中的貨幣;膨脹,即數量增加。悲劇的是,現在很多人包括很多經濟學者,都已經拋棄了通脹的原意,轉為把物價上漲視為通脹。CPI(物價指數)成為衡量通脹的指標,好像物價不漲,通脹就沒發生似的。這當然是捨本逐末,緣木求魚。

通貨膨脹的趨勢是帶動物價普遍上漲,而非結果必然如此。物價漲跌的因素很多,比如戰爭導致生產破壞,商品奇缺,物價暴漲;科技進步,生產力提高,物價趨勢是下降。有時候通脹在進行,政府大印鈔票,物價該上漲卻沒上漲,反而回落下來,說明抑制物價上漲的因素起到了主導作用。過去十五年,中國的貨幣供應量M2 增加了80多倍,絕大多數的物價上漲,都遠沒有這個水平。只能說,積極正面,抵抗通脹的因素在發揮著主導作用。

通脹其實是很好測量的,只要看央行絕對貨幣數量的增減;如果用物價度量通脹,事情反而容易變得複雜,比如說精心挑選幾樣“一籃子商品價格”。很多人就抱怨商品房沒有納入物價指數之內。物價和通脹的不同步,往往掩蓋了通脹的危害。

經濟學家哈耶克說:“通貨膨脹就是政府對人民的公開盜竊。”這是迄今為止經濟學界對通脹最嚴厲的批評。(事實上就連很多反對通脹的學者,比如弗裡德曼,都在追求溫和的通脹。)通脹讓人民手裡的存款購買力下降,鈔票變毛,同時對生產造成了結構性破壞。鈔票不是像直升機撒水那樣地普發,而是像蜜糖入水一樣,層層散開。先獲得鈔票的人和機構,他們趕在物價上漲錢就獲得了多發鈔票,再用這些鈔票引導投資和生產。利率被人為壓低,大量上游產業被投資,最後堆積出無用的產業。政府權力也得以擴充,深化了對經濟的干預。這些都是通脹之害,可惜它們和通脹的成因一樣,總是被刻意地忽略。


菁城子


公眾——勞動——借給企業或政府——企業和政府通過銀行給公眾打欠條——銀行的欠條=存款,抵押物是勞動創造的工廠、設備、基礎設施、道路、房屋等。因此,錢是固定資產的鏡像。

在城市化拐點之前,公眾勞動主要借給企業與政府(完成工業化),創造促進社會效率提升的生產資料和基礎設施,因此,在這個階段,貨幣的購買力和數量會同步增長。明證:汽車、電器、電腦、數碼、手機等科技產品的價格基本不變,但性能卻持續躍升。

在城市化拐點出現之後,公眾勞動主要借給地產開發商和炒房者,以房子為抵押發行的貨幣質量開始明顯下降,而於此同步,出於各種你懂的原因,投機盛行,房價持續暴漲,這個過程實際等於向貨幣(抵押物)中注水。其他被洗劫的行業為了自保,而被迫漲價(修正與房子的兌換關係),這是通貨膨脹的根源。

數據:全國鋼鐵累積產量超過100億噸,40%用於建房。1噸鋼對應20平米房屋。40億噸鋼對應800億平米房屋,造價160萬億(勞動者收入),售價大於1000萬億。與此同步,居民淨存款降至24萬億。也就是說只要有5%的房屋集中出售,居民存款根本無力接盤。這就如同皇帝的新裝,大家裝傻。大家裝傻的結果是,所有商品都要恢復與房子的正確比值關係,手段,漲價。

市場錯誤認知:政府印鈔印多了。實際問題不在M2,而在於在銀行體系之外,有一個是M2 七八倍規模的泡沫資產,這個泡沫資產吞噬著所有行業的利潤。中國老百姓正在向貪吃蛇一樣吞噬著自己的現在和未來。當然,我這種說法會讓很多人感到極度不爽,老百姓最喜歡聽的是專家們指責政府。

用腦袋想想,政府最牛逼的刺激4萬億投資(人均3000元,能有多大泡沫)。1套房子多少錢?8億套房子X100萬是什麼概念?這些資產是要追求年化5%以上的收益率的(每年40萬億收益要求,幾乎吃掉GDP),如果不漲,你算算有誰會持有房子?如果30%的閒置房子集中出售,誰能接盤?誰會接盤?

通脹之源就是房地產泡沫,其他與房子相比佔比太小。


高金波


導致通貨膨脹的原因有很多,但是結果很明確,所謂通貨膨脹,就是你手裡的錢毛了,購買力大幅度的衰退,錢不值錢了。中國的CPI與通貨膨脹是有點區別的,我們的CPI主要是以食品的權重為主,但是通貨膨脹的上漲並非只是食品類東西上漲,還有其他的東西比如日用品價格,原材料價格,還有房租房價的上漲,它包括的範圍更加廣泛。業內一般有這麼一個公式:M2-GDP=通脹率。

那麼導致通貨膨脹的原因有哪些呢?首先,一國央行開動印鈔機,直接導致國內的物價水平直線上升。最近,委內瑞拉就是遭遇嚴重的通貨膨脹,即使普通人一天打三份工賺來的錢都填不飽全家人的肚子。主要是委內瑞拉政府為了應對經濟危機,開動了印鈔機,希望通過發行大量的鈔票來度過難關。結果導致貨幣貶值,物價上漲很厲害,老百姓拿著麻布袋去領工資,但領來的工資卻無法應對日常生活支出。事實上,各國央行都有開動印鈔機來稀釋債務和度過危機的衝動,但是印鈔票解決不了任何經濟問題,反而讓讓百姓苦難加重

再者,進口原材料上漲,就會導致通貨膨脹。這回不是政府印鈔票了,而是進口的原材料價格大漲,比如這次石油價格一度竄上了70美元/桶,國內成品油價格就要上調,這使得下游與石油有關聯的產品價格要上漲,而且人們出行的成本也在上漲。

2008年,中國拿出了四萬億剌激經濟計劃,導致全球的大宗商品都在上漲,而中國進口的鐵礦石、石油、天然氣等原材料或能源的價格更是一路上飆,於是當時國內CPI一度達到6.9%。

最後,過去因為長期享受人口紅利,我們中國人的勞動力是不值錢的,過去請一個建築工人一天只要100元錢就可以了,現在開發商要請一個建築工人,一天的工資起碼300元,本來低估的人力成本在上升,在恢復中。其實,在美國也一樣,農產品出奇的便宜,而你去理個髮或者寄份快遞,那用人的成本就相當高了。中國這幾年勞動力價格開始上升,從而會傳導到各類商品的成本中去。


不執著財經


對這個問題的回答可以有幾個層次,由淺到深,看你願意對問題思考到什麼程度。

第一層是“通貨膨脹”字面的意思。通貨,就是貨幣。膨脹,就是增多。所以意思就是市面上的貨幣增多了。例如中國自從有央行數據報表以來,M0、M1、M2各級貨幣數據每年都是增長的。

那麼這是不是必然發生的呢?並不是,古代還會發生通貨緊縮。例如地主老財賺了銀子,就裝壇埋到地裡。久而久之,市場上流通的銀子就減少了,甚至通貨不足導致經濟萎縮發生危機。

進入現代,人類社會發明瞭紙幣,而且可以大規模印刷發行(有國家連自己印鈔都不會,可以找專門幹這個的公司幫印),這樣才一舉從理論上解決了通貨緊縮的問題。

第二層是“通貨膨脹”與“物價上漲”的區別。通常人們經常將二者理解成一個意思,其實在特殊情況下,二者是有重大區別的。

例如有時一種商品或者服務的價格發生了超級大漲,但是貨幣數據卻沒有這麼大變化。例如90年代早期大學生學費只要100多元,沒兩年就漲到幾千了。再如單位住房只要幾元房租,後來改到社會租房要幾百了。這種物價大漲,不是因為通貨膨脹,是政府將原來近乎免費的經濟活動,進行了“貨幣化”。

再比如有時貨幣數據在增長,但是社會商品卻普遍降價了,發生了物價下跌。這是因為社會有時會生產過剩,有效需求不足的情況下商品就只得降價,如90年代後期有這種現象。

當然一般情況下是貨幣數據在增長,商品物價或多或少也在同步上漲。通貨膨脹與物價上漲同時發生,這是社會常態,越是長期越是如此。

第三層,為何長期來說“通貨膨脹”與“物價上漲”是社會常態?弗裡德曼的說法是,“通貨膨脹是引起物價長期普遍上漲的一種貨幣現象”。這個現象就有深層次的經濟原理了。

弗裡德曼解釋說,世界各國政府面對經濟問題的時候,會本能地發現,

增發貨幣是解決短期問題的好辦法。短期來看,政府直接弄出一筆錢幹事,可以應付各類支出,錢多了稅收也能增多。而且還能用這種辦法變相賴掉政府債務。這麼幹還能立刻見效,短期內各種經濟數據都好轉,投資開工增加,失業減少,甚至連通脹都沒有,輿論反應不錯。

但是長期來說,這麼幹或多或少是瞎折騰,是沒有效率的經濟行為。增發貨幣是一種偷懶的解決辦法,實際會影響經濟運行,結果就是“長期物價上漲”。世界各國政府都熱衷於這種行為,有的幹得多些,有的乾的少,物價長漲的程度就各有不同。有些國家顯得很可怕,貨幣完全崩潰了一樣。其它國家看似匯率穩定,其實社會商品價格也漲了不少。


綜合以上三個層次,“通貨膨脹”與“長期物價上漲”的根本原因,是世界各國政府不斷增發貨幣解決短期問題的常態行為。也就是說,世界各國政府多少有些胡搞的行為。如果增發貨幣都是為了做正經事,並不會有長期物價上漲,人們可能發現社會商品豐富,還不漲價。但這種理想主義是不存在的,人類社會總是有各種亂子,增發了貨幣卻沒有相應的真實產出,這才是人類社會的常態。


風雲學會陳經


看到很多人的回答,都把通貨膨脹的元兇指向了貨幣超發,無意抨擊,純屬學術探討,個人認為這種觀點過於片面。

原本通貨膨脹不是什麼經濟問題,而是經濟發展的正常表現,保持在3%以內的通貨膨脹率經濟學上稱之為溫和通脹,是可以接受,並且反應了經濟處於穩定增長,是好事!

如果真出現通貨緊縮,怕是百姓更難接受。在1998年到2002年的五年間,我國的CPI均低於101,按上述現行的通貨緊縮判斷標準的判斷,此期間即為我國通貨緊縮時期。特別是在1998年、1999年和2002年,我國的CPI指數低於100,通貨緊縮的情況更為嚴重。通貨緊縮會造成經濟衰退,企業利潤率下降,失業人群激增,社會動盪不安,後果不堪設想。

而其實讓百姓難以接受的不是通貨膨脹,而是:1.過高的通脹率,通常是5%以上。低門檻低風險的投資理財已經覆蓋不住成本,出現實際利率的負增長。就是俗話說的錢越來越不值錢。2.失衡的通脹,表現為cpi過高。包括租房成本,肉蛋奶價格,出行成本等等,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消費品價格上漲過快。也就是很多人抱怨的,現在連下館子都不敢了。3.房價的上漲。其實房價上漲與貨幣超發的關係並不是非常密切,但是直觀的感受是今年工資購買衛生間,明年購買一個蹲坑。所以也讓通脹背了鍋。

家族財富密碼高級研究員趙淨


家族財富密碼


通貨膨脹是由於貨幣的供給大於需求所導致的


通常來說,政府發鈔過多是通貨膨脹的主要原因

。這一點沒辦法否認,我想樓上對此也進行了非常詳細的闡述。很多人把通貨膨脹都歸咎於政府,但是通貨緊縮同樣不利於經濟的發展,如果說通貨膨脹是讓經濟的大蛋糕注水,那麼通貨緊縮就是讓大蛋糕外面紮了個皮筋。惡性通貨膨脹定然是政府的惡果,這一點沒有什麼值得考量的,但是輕微的通貨膨脹卻不一定;因為政府需要調控貨幣來促進經濟發展,而貨幣需求是很難估計的,所以難免就會出現發行過多(因為適度的通貨膨脹能夠增加貨幣的流動性,有助於經濟的發展);

但是,通貨膨脹就一定是政府的故意發行貨幣的結果麼?

不一定!

也有可能是由於貨幣需求的降低而導致的。相比較貨幣需求,政府更能夠有效控制貨幣供給,但是貨幣需求變化的因素就太多了,也很難估計


1)貨幣乘數

實際上,央行所能夠控制的只不過是基礎貨幣的收發,但是實際流通的貨幣是要經過商業銀行的,這樣一來就會出現貨幣乘數,而這個放大倍數是多少?央行無法直接控制,雖然準備金率比例和利率可以起到一定的效果,但是當存款準備金率比較低的情況下,就比較難控制了。銀行有可能不把錢放出去;

2)經濟週期的波動

經濟發展有高峰也有低谷,但是貨幣的發行確是一直在持續的,當經濟從高峰下降到低谷的時候,那麼貨幣總需求量就會減少,出現通貨膨脹,這個階段,政府可能沒有發行新的貨幣,反而通過賣出國債的方法回收貨幣,降低流動性;


貨幣供給大於需求的時候,那麼就會直接表現為物價上漲,通過購買力的下降來均衡這種貨幣供需不均衡狀態


戰爭為什麼會導致貨幣通貨膨脹呢?因為戰爭導致實物供給降低,貨幣交易需求減少,貨幣供給高於貨幣需求,因此實現通貨膨脹。


以股易金



從前有一個小鎮,鎮上生產的商品太多了,錢莊不知道發行多少鈔票合適?鈔票印多了,又沒有那麼多商品可以買,一些緊俏商品就會趁機漲價。鈔票印少了,又買不起那麼多商品,一些商品不得不降價出售。

於是,為了穩定物價,央行要求各家錢莊要拿出一部分資金出來,放在央行的小金庫裡用來調節商品價格。如果市場上物價太高,通貨膨脹嚴重,就收緊這部分資金;如果市場上物價太低,就放開這部分資金。這就是存款準備金率。

有些聰明人想賺更多的錢,於是他們想了個辦法,他們從海外運了一批珠寶回到鄉鎮上,說這些珠寶價值1000萬。有一個人稀罕了這些珠寶,可手裡錢不夠。於是他找錢莊借錢,可是錢莊也沒這麼多錢,計算把整個小鎮所有的錢湊起來估計都不夠1000萬。怎麼辦?央行的印鈔機開始工作了,印了1000萬,借給這個人去買珠寶。

這個人靠央行這筆貸款買下了珠寶,過了一陣子他發現自己還不起貸款。他就四處宣傳珠寶很值錢,未來會升值,加價1000萬轉賣給了另一個傻瓜。在這批珠寶以2000萬轉讓的時候,央行只能又印了1000萬,就這樣鈔票越印越多。

當這批珠寶不停地流動轉讓時,居民們並不覺得小鎮上的貨幣超發了,商品價格似乎還是老樣子。因為,這多印出來得鈔票,都用於轉賣珠寶,而沒有進入到日常生活的貨幣流通中。

可是當這批珠寶不再流通時,大家突然覺得市場上流通的貨幣暴增了。如果持有珠寶的人把這批珠寶扔到大海里,那就等於小鎮上憑空多出N多個1000萬。怎麼辦?央行最害怕的就是這批珠寶沒了。它沒了小鎮上的商品價格就會飛漲,就會通貨膨脹。小鎮經濟就這樣被一批珠寶給綁架了。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這批珠寶就是央行的一個貨幣蓄水池,可以容納多發的鈔票。一旦這批珠寶消失了,這個小鎮上的物價可能要暴漲了。隨之,通貨膨脹也發生了。

房地產就是這批珠寶!


花久不美


貨幣大師弗裡德曼說過,通貨膨脹在任何地點、任何時間,都是貨幣現象。也就是說,通貨膨脹有且只有一個原因,就是貨幣濫發。


其實,如果知道費雪方程式的話,也很容易推導出,通貨膨脹產生的原因。

費雪方程式是貨幣數量說的數學形式,即MV=PQ。其中M為貨幣量,V為貨幣流通速度,P為價格水平,Q為交易的商品總量。該方程式說明在V、Q比較穩定時,貨幣流通量M決定物價P。


費雪方程式得出的結論和弗裡德曼是一致的,即貨幣流通量決定物價水平(通貨膨脹率)。

那麼在經濟實踐中,只要貨幣當局保持貨幣供應量的相對穩定,物價水平也就相對會保持穩定。

因此,在很多發達經濟體。貨幣當局的目標是單一的,就是保持幣值穩定。發展中國家,貨幣當局的目標往往是多元的。比如在中國,央行的職責,至少有四層:促進經濟發展;穩定物價;國際收支平衡;充分就業。而這四個目標往往是存在相互打架的情況。

比如,根據菲利普曲線,失業率和通脹率是呈反方向的關係。因此,為了保持較低的失業率,實現充分就業,採取寬鬆的貨幣政策,會導致較高的通脹率。

因此,在央行目標多元化的國家,貨幣幣值一般沒有單一目標國家的穩定。


紅谷新視界


謝邀。通貨就是交易媒介,有兩種,一種是硬通貨,另一種為軟通貨。硬通貨主要是金銀銅錢,隨著中華民國結束徹底退出了歷史的舞臺。美元曾習慣叫美金,因它真跟黃金存在過二十七年的固定兌換比率,即按35美元一盎司向美聯儲兌換黃金,在上世紀七十年代也由美國總統尼克松宣佈脫勾了。

現在流通用的都是軟通貨。始於宋朝發明的交子,開始紙幣使用歷史。後來元朝,明朝,民國一直與硬通貨混合使用,但均因貶值的原因不太被人們接受,而不斷變為廢紙。

那麼什麼原因導致通貨膨脹。因為現在流通的紙幣及電子數量,生產成本基本可以忽略不計,是由國家法令強制使用,稱為法幣。理論上講當法幣的市場流通數量與社會創造的財富量相當時,那麼法幣硬挺。發行量多過新增社會財富量,就是貨幣膨脹,過少就為通縮。但實際操作起來相當複雜。首先,人們拿到錢後習慣先放在家裡慢慢花,各人喜歡留錢的數額誰也搞不清,另外新增財富總量也不準確。所以央行就緊盯物價指數發行貨幣,物價指數這個本也是不精確的統計數據,發行量抓瞎也就不奇怪了。

那為什麼都只多發而不少發呢?因為對管理層來講,多發的好處太多了。

第一可以用無形的方式增加大量財政可用之錢。政府要養軍隊、官員、搞建設、搞福利及維護社會治安,如果全靠從企業經營中徵稅,根本支撐不起,還會逼得資本外流。鑄幣稅徵收於無形,最符合最優徵稅標準。因此,從直接經濟利益出發管理層存在超發動機。

第二稍多的流量和溫和貶值,有利於促進交易和企業擴大經營。漲價對企業來講是實打實增加盈利,有錢賺就拚命擴張,社會就業增多,欣欣向榮的經濟趁勢下,人們也更願意花掉手中的錢。從社會管理好處方面也存在超發的需求。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如果過量膨脹,法幣就會變為廢紙起發社會動盪,一錢不值的法幣會連帶政權一同走進歷史博物館。

今曰南京公祭,曰本亦欠小編祖上三條人命。同胞們,忽忘國恥家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