椒酒春幡百事吉 古人的年貨置辦起來儀式感滿滿

椒酒春幡百事吉 古人的年貨置辦起來儀式感滿滿

原創 桃之夭夭《中國大百科全書數據庫》

在中國人的心中,一年到頭就盼著這個春節,從除夕到正月裡,一般是不大動煙火的,基本上是吃年前準備好的食物,表示生活富足,連年有餘。所以每當春節臨近,最早動起來的,就是人們置辦年貨的腳步。有了辦年貨的熱鬧,春節才顯得更有隆重的氣氛。中國人置辦年貨的習俗也已有上千年曆史。各種吃食、紅紙、神馬、香燭、黃曆、灶王爺像、玩具等等。總之,神明需要的,凡人需要的,都要周到地準備妥當。所以,過節的籌備期需要相當的時間長度,這個籌備階段一般稱作“忙年”。古代人置辦年貨倒是和今天一樣的買買買,不過與刷手機等快遞不同的是,置辦採買過程中的年味、儀式感都是滿滿的。

漢代的年貨主題:祭祀‍

椒酒春幡百事吉 古人的年貨置辦起來儀式感滿滿

對於春節的起源,比較被認同的觀點是源自商朝,是年頭歲尾的祭神祭祖的臘祭活動。在秦漢時期,過年最重要的活動就是祭祀和驅鬼。天子每年都會在這個時候祭天,以祈求來年風調雨順。那時候必不可少的年貨,主要是祭祀用品、健身防病的食物以及桃枝爆竹等驅鬼祈福用品。據《通典》中記載,東漢時期,祭祖是春節的重要活動和習俗。那個時候的祭祖的儀式是複雜而隆重的,而“椒酒”是祭祀儀式上必不可少的東西。當時人們認為,在元旦飲用花椒柏葉浸泡的酒,能使人在新年裡身體健康,百疾皆除,延年益壽。

民間飲酒的風氣從漢代開始逐漸興起,除了飲椒柏酒外,還興起了飲屠蘇酒的習俗。於是酒就成為了漢代人準備年貨時不可或缺之物。除了飲酒,漢朝還產生了一系列以除疫、延壽為目的的飲食習俗,比如吃五辛盤(將“大蒜、小蒜、韭菜、蕓薹、胡荽”等五種辛香之物拼在一起。五辛對於預防疫病具有一定作用。在元旦吃五辛盤,寄託了人們對新一年健康的追求)、餃子等。這些食物也是漢朝的年貨必備。

唐朝的年貨主題:節慶‍

椒酒春幡百事吉 古人的年貨置辦起來儀式感滿滿

(驅儺儀式)

隨著經濟文化的繁榮,到了大唐盛世和兩宋時期,春節習俗逐漸從之前的祭神、祈福活動轉向團圓節慶的主題。人民的生活富足,備起年貨來也是毫不含糊。這一時期人們屯的年貨也基本上跟今天類似了:吃的用的穿的玩的,一應俱全。除了這些唐朝、五代老百姓的年貨清單上,還有春聯、拜年帖、驅儺面具等物。早在秦漢以前,我國民間過年就有懸掛桃符的習俗。把傳說中的降鬼大神“神荼”和“鬱壘”的名字分別書寫在兩塊桃木上,懸掛於左右門,以驅鬼壓邪。後來的桃符漸漸演化成了兩個分支。普通老百姓不識字,就將“神荼”“鬱壘”畫成畫,成了門神畫。而另一支,則變成了“春書”,又叫“春帖”,即“春聯”的前身。拜年帖也於此時開始興起。唐太宗李世民曾在過年時用赤金箔做成賀卡,御書“普天同慶”,賜予大臣。這一形式由帝王發明,迅速在民間普及,不過民間改用梅花箋紙,豎寫,右上端為受賀者官諱,左下端為賀者姓名。當時這種拜年帖被稱為飛帖。

唐人在備年貨的時候,還會購買一些現在看來比較少見的東西,比如說驅儺面具和春幡。驅儺面具是在“驅儺”儀式上用的,這一儀式在春節期間舉行,目的在於驅除疫鬼,祈求新的一年人人健康平安。春幡就是青色的小旗。晚唐詩人薛能在《除夜作》中寫道:“幡懸井邑新”,前蜀詩人牛嶠則親眼看到了“玉釵風動春幡急”,都是說懸掛的春幡。後來此習俗流傳入日本,稱之為“鯉魚飄”。

宋朝的年貨主題:精緻

椒酒春幡百事吉 古人的年貨置辦起來儀式感滿滿

宋朝人的小日子可以說過得相當精緻,在宋朝過年,需要購買的年貨多得令人咋舌。追憶南宋都城臨安城市風貌的著作《武林舊事》,其中第三卷有一節《歲晚節物》,羅列了一大堆年貨清單:臘藥、錦裝、新曆、諸般大小門神、桃符、鍾馗、春帖、天行貼兒、金彩、縷花、幡勝、饋歲盤盒、酒簷、羊腔、果子、五色紙錢、糝盆、百事吉、膠牙餳。“臘藥”是臘月初八那天製造的各種藥材,可供過年時浸泡“屠蘇酒”。臘月初八為佛陀成道節,古稱“臘日”,據說在這天加工的物品不受蟲蛀,保質期長,故此宋人多在臘月初八制臘藥、釀臘酒、燻臘肉、醃臘魚,以備過年。“錦裝”即新衣服。《東京夢華錄》雲:“正月一日年節,……小民雖貧者,亦須新潔衣服。”可見宋朝跟今天一樣,無論貧富,新年都要換上新衣服。“新曆”即新曆書。宋代曆書由朝廷頒行,詳載一年節氣與吉凶宜忌,每到年尾,須扔掉舊曆,換上新曆。“門神”“桃符”“鍾馗”“春帖”“天行貼兒”,這些都是過年時裝飾大門的物品。“金彩”是用絲綢和彩紙剪扎而成的長條狀裝飾物,除日那天懸掛在大門之上和廳堂正中。宋人愛美,過年或立春時會將綢布和彩紙剪成蝴蝶、燕子等動物造型,插在頭上或者繫於花下,叫做“幡勝”,又稱為綵勝、華勝。據《夢粱錄》記載,每逢年尾,宋朝皇帝會賜給大臣金銀幡勝,供新年和立春時佩戴。“饋歲盤盒”是一種容器,一般為紅漆木盤,上面有蓋,蓋子上刻著“吉慶有餘”之類的吉祥話。宋人過年有饋歲習俗,即親朋好友之間互相饋送年禮,所送的年禮要用這種饋歲盤盒盛放。“酒簷”其實就是造型美觀的紅漆木桶,有蓋兒,有提樑,提樑上還罩著一層小小的木製屋頂。用這種容器饋送年酒,顯得特別喜慶,也特別有面子。“五色紙錢”即金銀紙,新年祭神時必不可少。“糝盆”其實就是炭火盆。除日當晚,小孩守歲,院子正中或者廳堂門口要放一個火盆,盆中貯炭,從吃年夜飯時燃著,要一直燒到天亮。“百事吉”是宋朝人過年時在餐桌上擺放的一種利市:將柿子、橘子和柏枝放到同一個盤子裡,先將柏枝折斷,再依次掰開柿子和橘子,是為“柏柿橘”,寓意“百事吉”。因柿子和橘子很難在寒冷的北方買到。小販們就在過年時售賣“百事吉結子”:在綢布上繡以柏枝、柿子、橘子,打成中國結,賣給顧客。到了吃年夜飯的時候,全家人一起解開這個結子,再掛到房樑上,同樣能得到“百事吉”的好意頭。“膠牙餳”即煎熬成半固態的麥芽糖,顏色焦黃,氣味芳香,是小孩子守歲時必備的消夜零食。

明清的年貨主題:年集

椒酒春幡百事吉 古人的年貨置辦起來儀式感滿滿

自明朝開始,過年之前都會有專門的集市,普通的趕集有一定日期,也就是集期,而這到了春節前,那就是一年一度的“年集”。比以往任何的集都要熱鬧,一般在舊曆新年前臘月二十五前後,在人口密集的大城市裡,這一個集就會趕上三四天都還有人。清人讓廉撰寫的《京都風俗志》對“年集”的記載十分生動,描繪了熱熱鬧鬧辦年貨的場景,“十五日以後,市中賣年貨者,棋佈星羅,如桌几筆墨。人叢作書,則賣春聯者。五色新鮮,千張炫目,則賣畫幅者。以及蘆棚鱗次,攤架相依,則佛花供品,杯盆杵臼,凡祭神日用之物,堆積滿道,各處皆然……買麻秸、栢(同柏)枝、米麵、菜蔬,果品、酒肉,雞魚,凡食用之物,置辦一新,以預過年。”除常規的食物、祭祀用品等,一些書香大戶裡還會買些高雅的東西,清朝沈太俟的《春明採風志》中就記載,“琉璃、鐵絲、油彩、轉沙、碰絲、走馬,風箏、鞬毛、口琴、紙牌、拈圓棋、升官圖、江米人、太平鼓、響葫蘆、琉璃喇叭,率皆童玩之物也,買辦一切,謂之忙年。”

我們現在生活越來越好,不必非得等到過年才能買點好的,過年的幸福感早已分散在日常生活中,但是採辦年貨仍是春節前的必備過程。今天的我們過春節沒有了屠蘇酒,卻擁有各式各樣遠超古人想象的新奇年貨:海外生鮮、“黑科技”產品,甚至是家政服務……年貨的種類不斷豐富,辦年貨的形式也一直在變化,但是年貨之於過年的意義卻從未變過,那就是年的味道和家的溫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