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富縣:從“圍縣長”到“看流程”

陝西富縣:從“圍縣長”到“看流程”

自從今年6月正式啟用無紙移動辦公系統後,富縣縣長李彥俠辦公室外面排隊等簽字的現象就消失了。公務的處理,尤其是文件、議決事項的處理更快了,會議質量更高了,群眾辦事也更方便快捷了……

幹部群眾都更輕鬆了

8月8日,記者在富縣張村驛鎮政府便民服務中心碰到剛辦完祖母喪葬補助事宜的李海峰。李海峰說,如今在鎮上辦事更方便了,以前要複印十來張紙,現在連複印都不用了,中心工作人員直接把原件掃描上傳,通過互聯網傳到縣上。此外,縣上辦好後還會發來短信通知……

當日17時,張村驛鎮黨委書記顏亮將下河灣社區黑花生加工項目立項報告通過無紙移動辦公系統提交給縣政府。18時20分,在種植現場,顏亮和該社區黨支部書記王新年一起從手機端上查看到,立項報告已經被縣長批准了。顏亮說,以前,需要鄉鎮主要領導拿著立項報告書去找縣長簽字,審批通過至少也要一週時間,而現在,只需通過無紙移動辦公系統上傳報告,再也不用反覆跑了。

無紙移動辦公系統的推行,離不開富縣縣委政法委書記孫佰宏的努力。在廣東佛山掛職期間,孫佰宏看到當地使用無紙化系統辦公,極大提升了工作效率。隨後,經他推介,富縣縣委、縣政府今年4月初派人到佛山進行了為期半個月的考察。4月27日,富縣縣委、縣政府決定在全縣推行無紙移動辦公系統。6月1日,無紙移動辦公系統運行。“兩辦”推行網上全流程辦公,實現了文件、會議、領導日程、請假報備、批辦事項落實的全網上運轉,在部門和鄉鎮實現了文件的網上收發。7月15日,在無紙移動辦公系統基礎上,該縣開發出的便民政務服務系統上線。城鄉居民可在社區和鄉鎮的便民服務中心實現“只跑一次”辦理的日常事務就有21項。

鎮村兩級不再反覆上報材料

為何在考察人員回來不到兩週就決定在全縣推行無紙移動辦公系統?為何有這樣大的決心?

富縣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高慶海說,如何在提高行政效能的同時為基層減負,是縣委、縣政府一直思考的問題。在紙質辦公背景下,一些事項要上下反覆跑,一些文書檔案需要反覆打印、傳遞,一些數據統計要上報多次、年底還要彙總……鎮、村幹部的大量時間被耗費於此。

實現無紙網上辦公後,這些資料、數字都可控、可查、可共享,大大減輕了基層工作的負擔。“鄉鎮的簡單重複工作大大減少了,可以多騰出時間做實實在在惠民的事。”高慶海說。

實現了群眾辦事“只跑一次”的便民服務系統,是在無紙移動辦公系統運行不到半個月就開發上線的。為何急於開發便民服務系統?

李彥俠說,在基層調研時,常常感覺到群眾辦事還是比較難。為了解決辦事難,富縣去年推行過手機辦事、掃二維碼辦事,但經過大半年的實踐發現,這些舉措“瓶頸”不少,還不成熟。

為了真正方便群眾辦事,富縣縣委、縣政府今年正謀劃在每個鄉鎮、城市社區設立受理點,受理常見事項,再通過互聯網轉給審批、具體辦理部門,但缺少技術支持。“無紙移動辦公系統連接了所有的部門、單位,實現了數據、資料的即時傳輸和共享,正好為遠程辦理、不見面辦理提供了條件。這麼好的東西,就要讓它服務群眾!”李彥俠說。

群眾辦理的事項一經受理,便民服務系統便會給出辦結時限。“這樣不僅實現了群眾少跑路,而且審批人員、具體辦理人員不與辦事人見面,也從環節上杜絕了為難群眾、吃拿卡要等現象,大大方便了群眾,實現了高質量服務群眾。”高慶海說。

存在了幾十年的通訊員崗位撤銷了

自從有了無紙移動辦公系統,傳達、發送文件更快了。

8月7日,延安市脫貧攻堅領導小組發來《關於富縣脫貧攻堅當前存在問題的函》。富縣縣委辦副主任段延濤說,如果使用紙質文件,原文加上紙質的擬辦意見單會先呈送相關領導閱批,一般得兩天時間才能批示完,然後再複印轉發。由於複印量較大,加上挨個打電話通知來取,要完全轉發完畢往往需要三四天;如果趕上主要領導不在,往往需要一週時間。使用無紙移動辦公系統後,該文件一天就轉發完畢了。

運行無紙移動辦公系統後,富縣縣委撤銷了已經存在了幾十年的通訊員崗位。

“以前印紙質文件時,普發文件的對象有120個,文件的印刷、套紅、蓋章、裝訂就得兩個通訊員幹一上午。裝訂好文件後,光給各單位打電話就得半小時,如果給鄉鎮發傳真,又得兩個小時。”縣委機要局副局長黃偉說,如今,各部門和各單位除保留需要存檔的幾份文件外,不再印發紙質文件。

會議和集體決策的質量提高了

自從運行無紙移動辦公系統後,富縣縣委、縣政府的會議室內幾乎看不到紙質文件了。在富縣縣政府最常用的小會議室內,每個座位前面都放著一臺平板電腦。

富縣縣委督查室主任雷鵬介紹,在推行無紙移動辦公系統之前,參會者經常是到會場才看到資料,會前難有充分的準備和正式的溝通。現在,會議的準備階段,“兩辦”就將背景資料和基礎資料通過系統即時發給與會者,各部門的初步意見也會在會前呈現在移動辦公系統裡。這樣,正式的會議上就不再花時間在梳理政策等基礎工作上,能更直接、充分地發表意見,也避免了會議時間過長或者問題懸而未決,提高了會議質量。

不僅如此,系統還會將文件、會議資料等長期保留。各級領導、幹部根據權限,可以隨時隨地回顧、琢磨、“複習”、總結相關工作,有利於工作的繼續深入和提高。

移動辦公系統對集體決策也頗有幫助。孫佰宏說,以前遇到集體決策,常因為對自己不分管的工作不瞭解而難以表態,現在則可以在系統裡面看到全縣的各項工作,有利於瞭解全局,也有利於參加集體決策。

雖然才運行了兩個月,無紙移動辦公已經改變了政務作風。富縣縣委書記李志鋒說,無紙移動辦公系統和便民服務系統提高了行政效能,減少了群眾辦事的成本和時間,減輕了基層幹部負擔;同時也改變了幹部作風,促進服務型政府建設,優化了政治生態。

“如果能完全杜絕‘體外循環’,事項都在系統公開、運行、保留,將讓盲目決策、隨意決策難以施行,也會讓‘暗箱操作’無處遁形。這是邁向陽光行政、科學行政的一大步。”李志鋒說。(記者 韓承伯)

一“減”一“加”見效能

陝西日報評論員

從“圍縣長”到“看流程”,從群眾“跑斷腿”到“最多跑一次”,從批轉發文多到通訊員“下崗”……富縣無紙化辦公帶來的一系列新變化,體現出基層在破除形式主義頑疾中,下氣力、出實招為廣大幹部幹事創業和服務群眾鬆綁減負的智慧和行動力。對基層負擔的“減”,換來的是工作效能的“加”。這一“減”一“加”,不僅是建設現代高效政府的題中之義,從長遠來看,對於改善政治生態、鞏固黨的執政根基,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陝西富縣:從“圍縣長”到“看流程”

減負與增效是相互聯繫的有機統一體,二者貫穿於整治形式主義、加強黨的作風建設的全過程。減負與增效如同一道加減運算題,如何答好這道題,關鍵在於找準癥結、對症下藥。在具體工作中,就是要直擊困擾基層的痛點累點,查病根、挖病灶,唯此才能有的放矢、藥到病除。中央辦公廳發出《關於解決形式主義突出問題為基層減負的通知》後,我省也出臺為基層減負的“十條措施”,明確全省解決形式主義突出問題的重點任務,還建立省級層面專項工作機制,積極行動破難去痾。這些舉措密切聯繫實際,聚焦突出問題,既解決老問題,又察覺新問題;既解決表層問題,又解決深層問題,切實減輕了束縛基層黨員幹部幹事創業的負擔,有力提升了工作效能,使三秦百姓享受到了更多的便利,獲得感日益增加。

激濁揚清做減法,真正讓基層幹部有感。基層是改革發展穩定任務落實的“最後一公里”,為基層減負的效果如何,長期堅守一線的廣大黨員幹部的感受最有說服力。特別是當前,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我們面臨的改革發展任務很艱鉅,基層工作更是千頭萬緒、紛繁複雜。在這樣的背景下,就要從實際出發,堅決剔除那些華而不實的做派和習慣,堅決遏制那些當官做老爺、拍腦袋決策的壞習氣,堅決反對那些不做實功做虛功、勞民傷財等壞做法,從而激發起黨員幹部幹事創業的熱情。

精準發力做加法,確保工作效能有提升。不論是脫貧攻堅,還是優化提升營商環境;不論是民生領域建設,還是生態環境保護,形式主義頑疾不破,不僅會大大降低機構的工作效能,也會影響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大局。因此,在落實基層減負政策的同時,也要做好提升工作效能的加法。在精簡工作流程上多動動腦筋,在精文簡會上多下下功夫,在督檢考核上多做做功課,能從簡則從簡,宜整合則整合,能合併就合併,大刀闊斧刪繁就簡,精準發力革除積弊,把基層黨員幹部從文山會海中解放出來,從迎檢評檢中解脫出來,從材料報表中釋放出來,進而有效節省人力、物力等資源成本,切切實實提高工作效能,用基層的少折騰和好服務換來群眾的好口碑與滿意度。

政之所興,在順民心。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我們黨的根本宗旨,也是我們力破形式主義頑疾、為基層減負的最終目的。減負與增效,猶如車之兩輪、鳥之兩翼,其最終都是為了回應廣大群眾對優質服務的呼喚與渴求。唯有在提高服務群眾的質量上見真章,以更多便民利民的舉措提升服務群眾的質量,以飽滿的熱情和十足幹勁轉變作風,才能將我們的事業推向前進,才能始終贏得人民群眾的擁護與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