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横店群演圈:梦想是懒汉的最后借口,他们没戏拍却有新出路

中国版好莱坞

第一次去横店是几年前,在横店影视城足足逛了一天。横店影城从1996年谢晋拍摄《鸦片战争》时始建,如今横店这个原本名不见经传的小镇,已经发展成中国版“好莱坞”。

在横店影城里除了可以参观很多我们在电影电视剧里经常看到经典场景,还能观摩很多现场演出,包括《鸦片战争》、《英雄》等经典作品片段。

探访横店群演圈:梦想是懒汉的最后借口,他们没戏拍却有新出路

找群演合照,他都懵了!

在横店影视城,遇到一位着古装等开拍的群众演员。我上前和他合照。

我有点小激动,是因为第一次见到活生生的演员。虽然他只是普通的群众演员。

而他也有点小激动,是因为第一次有人找他合影,虽然他只是普通的群众演员。

拍完照之后,我问他你们这是在拍什么戏。群演小哥说不知道。

当时我以为他这是拍摄过程严格保密,后来了解群员生活之后,我才知道他是真的不知道。

探访横店群演圈:梦想是懒汉的最后借口,他们没戏拍却有新出路

横漂广场的树先生与流浪汉

后来再去横店,我就不再逛影视城了。我更感兴趣的是那些横店群演的生活。我们对演员生活的印象总是光鲜亮丽,而大多数群演的生活恰好相反。

横漂广场是很多横漂经常出没的地方,像是群演的大本营。很多没戏跑的群演经常会来这边闲逛聊天。也有个别群演直接在广场的凉亭里“安家”,像是无处可去的流浪汉。不是他们想在这体验风餐露宿的生活,是他们穷得租不起房子了。

探访横店群演圈:梦想是懒汉的最后借口,他们没戏拍却有新出路

很多人吹着牛天南海北的闲扯,自称演员、合作过大牌明星、坐过某某的保姆车。而实际过的日子,和王宝强演的树先生一样。

大智禅寺的斋饭,是群演的免费午餐

从收入方面看,横漂对于大多数群演来说,是一份养不起自己的谋生。他们跑一天戏的收入大多是在几十块到一百多之间。因此即便是天天有戏拍,一个月收入也只有两三千元。而实际上,没有人天天能拍得上戏,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都算是最好的了,不景气的时候一个月只能跑一两天戏。

所以他们潦倒,以至于穷到租不起几百块一个月的单间,甚至是吃不起饭,天天去横店的大智禅寺吃免费的斋饭。

大智禅寺始建于南朝,距今一千多年,但对很多穷困的群演们来说,大智禅寺更像是他们的食堂。这里的免费午餐,对个别群演而言甚至是一天里唯一的饭食。去晚了被吃没了,就得饿着。

探访横店群演圈:梦想是懒汉的最后借口,他们没戏拍却有新出路

梦想,是懒汉自我麻痹的借口

我们以为这是有梦想的人,追梦路上必经的“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再苦也坚持着,看起来似乎很励志。

其实恰好相反,正是穷困的人不愿劳其筋骨,所以愈发潦倒。没戏跑的日子里,他们在游手好闲中度过,在无所事事的吹牛中度过。他们不去干点营生的兼职增加收入,也不学习专研所谓的演技来提升支撑梦想的技能。

很多横漂的人,都会说自己有一个伟大的演员梦想。梦想很美,但对那些满足于演死尸躺拿百来块工资不愿努力的人来说,是自我麻痹的可怕借口。

探访横店群演圈:梦想是懒汉的最后借口,他们没戏拍却有新出路

真正有梦想的群演,在万盛街狂欢

横店万盛街,大概一千米长的步行街,如今已成为横店网红街,很多游客过来打卡。因为这边已发展成直播一条街。

每天晚上有很多主播聚集在这条街直播,也有很多人前来围观。人山人海的景象,也成为全国少见的独特现象。

而那些主播们,很多原本都是横漂的群演。没戏跑的他们没有在穷困中得过且过,他们另辟蹊径,转型成为网红。比如专注于分享群演生活的“横店龙套影视演员”十三,他的粉丝人气高达百万,月收入十万以上,一定程度上也算是实现了“明星梦”。

探访横店群演圈:梦想是懒汉的最后借口,他们没戏拍却有新出路

懒汉徒有明星梦,而真正励志的人,只是比他们多了一份脚踏实地。接不到戏的日子,他们做自媒体、做直播、拍段子、自拍网剧,也有的空闲下来送餐、送快递、去工地搬砖,日子过得充实、体面。

有些人的梦想,注定是一文不值

探访横店群演圈:梦想是懒汉的最后借口,他们没戏拍却有新出路

在横店,有很多群演,有很多梦想。而很多人的梦想在这里,注定是一文不值。

讲述横漂群演故事的电影《我是路人甲》里有一句台词:我从不梦想,我只是在努力认识现实。

横店很多群演都知道《演员的自我修养》这本书,有人拿来当枕头,有人真学习。

周星驰在《喜剧之王》里说,“如果你非要叫我跑龙套的,可不可以不要加个死字在前面”。想要不被叫死跑龙套的,还是取决于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