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詠灩:提升外語教學發展 力促教育優質資源均衡

教育是國計,也是民生,一端連著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一端連著老百姓對優質均衡教育的殷切期盼。但即便是在上海這樣的國際大都市,同樣面臨著城市、區域教育資源不均等現實問題。如何發展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實現優質教育資源均衡發展?這是上海從全局上下重視並深入推進的教育綜合改革方向。

近日,復旦外院鄭詠灩教授團隊助力奉賢區莊行學校教學質量提升的消息引起不少關注。

鄭詠灩:提升外語教學發展 力促教育優質資源均衡

復旦大學外國語言文學學院對此次項目的報道截屏。

此次項目,不僅響應了上海市政府提出的將優質資源向郊區流動的號召,豐富郊區學生的教育提升機會,同時也能讓那些始終心繫社會的教育工作者、企業,為改善與優化鄉鎮教育提供機會。為此,今日頭條記者專程與鄭詠灩教授展開了一場深度訪談。

打破區域壁壘 將城區優質資源引入郊區

當下,城鄉之間教育發展不平衡,教育資源不平均,已成為不爭的事實,而這個矛盾在外語教學方面顯得特別突出。

“城郊和市中心的語言教育環境非常不同,家長投入、社區資源方面存在巨大差異,這對孩子的語言發展本身就產生了非常大的影響。另一方面,城郊普遍存在外語師資力量薄弱、教學質量落後等問題,難以做到與國內最高水平接軌。“在談及我市目前中小學教育發展現狀時,鄭詠灩教授表示,”語言能力特別講究‘童子功’,若能在中學階段就能為學生提供豐富的資源、構建良好的學習環境、培養外語學習的興趣,是需要諸如高校教師和科研團隊來充當橋樑作用,將最先進、最有效的教學方法引入到郊區和鄉鎮的學校,來提升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的。“

建立外語專項幫扶 實現整體教育資源飛躍

作為上海極具豐厚文化底蘊的近百年老校,莊行學校培養出一批批優秀學子,尤其是理工類教育水平尤為突出。

鄭詠灩:提升外語教學發展 力促教育優質資源均衡

奉賢區莊行學校。 攝影/孫達英

但誠如鄭詠灩教授所分析的一樣,如果理工科優秀人才能輔以嫻熟的外語能力,使用英語汲取和交流他們的學科信息和科研成果,那麼在今後的國際競爭中更容易脫穎而出。

基於當前城郊教育現狀,結合學校價值探尋,鄭詠灩教授帶領團隊與奉賢區莊行學校簽署項目委託協議,開展該校外語類別專項支持,在語言教育方面豐富莊行學校的課程體系。

鄭詠灩教授表示,“希望能夠通過本次的外語專項支持項目,促進莊行整體教育資源質的飛躍。”

被問及圍繞此次項目如何具體開展工作?鄭詠灩教授表示將重點圍繞4個方面來進行:

首先就是對現有的外語教學效能進行評估,找出薄弱環節,幫助莊行中學的教研團隊構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學測評體系。

其次,持續性地開展教師培訓項目,從教學理論、教學方法、測評方式、在線課程建設等方面做各項專題講座。“我們團隊和美國哈佛大學教育學院、英國牛津大學教育學院已經建立了非常好的科研合作關係,我們也希望能夠把這些海外的優質教師培訓資源引入到莊行學校。“

第三,引入一些大學的語言課程,通過調整難度和內容,轉化成適應中學生的課程,比如初級的英語演講和英語辯論課程,初級的英語寫作課程,還有各種語言文化小課堂,以及小語種啟蒙課程,這些課程相信能大大開闊莊行學校學生的語言學習視野,也為他們今後進一步語言學習打下基礎。

最後,幫助基礎教育的一線教師樹立科研觀念,掌握基本的科研方法,申請一些區級、市級的課題,讓教師能夠更好地理論結合實際,更好地規劃自身的職業發展道路。

“本次共建項目不僅有利於莊行學校外語教育質量的提升,還將推進外文學院教師團隊學術研究,我們教師的一些課題成果可以在學校的一線課堂落地。同時,本次項目也為外文學院相關專業的博士生、碩士生提供更多的社會實踐機會,助力培養具有服務社會、服務人民精神的新時代外院人。”鄭詠灩教授補充道。

校企合作 共助基礎教育發展模式

此次課題研究和學校幫扶,不僅依託於鄭詠灩教授所帶領的復旦外文學院科研、教學雙肩挑的優秀人才,同時也得到了知名企業東原集團的大力支持。

鄭詠灩:提升外語教學發展 力促教育優質資源均衡

數據來源於中國房地產業協會和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中國房地產測評中心。

“扶持郊區的教育事業,推進郊區的教育資源建設,這都是有利社會、有利人民的舉措。校企合作共助基礎教育發展的模式,也希望能夠把這個項目持續、拓展下去。”鄭詠灩教授表示。

相信在復旦大學外院鄭詠灩教授團隊及東原集團的共同助力下,此次的校企合作能為上海教育發展做出實質性貢獻,為全市教育提質發展帶來深遠積極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