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咏滟:提升外语教学发展 力促教育优质资源均衡

教育是国计,也是民生,一端连着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一端连着老百姓对优质均衡教育的殷切期盼。但即便是在上海这样的国际大都市,同样面临着城市、区域教育资源不均等现实问题。如何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发展?这是上海从全局上下重视并深入推进的教育综合改革方向。

近日,复旦外院郑咏滟教授团队助力奉贤区庄行学校教学质量提升的消息引起不少关注。

郑咏滟:提升外语教学发展 力促教育优质资源均衡

复旦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对此次项目的报道截屏。

此次项目,不仅响应了上海市政府提出的将优质资源向郊区流动的号召,丰富郊区学生的教育提升机会,同时也能让那些始终心系社会的教育工作者、企业,为改善与优化乡镇教育提供机会。为此,今日头条记者专程与郑咏滟教授展开了一场深度访谈。

打破区域壁垒 将城区优质资源引入郊区

当下,城乡之间教育发展不平衡,教育资源不平均,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而这个矛盾在外语教学方面显得特别突出。

“城郊和市中心的语言教育环境非常不同,家长投入、社区资源方面存在巨大差异,这对孩子的语言发展本身就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另一方面,城郊普遍存在外语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质量落后等问题,难以做到与国内最高水平接轨。“在谈及我市目前中小学教育发展现状时,郑咏滟教授表示,”语言能力特别讲究‘童子功’,若能在中学阶段就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资源、构建良好的学习环境、培养外语学习的兴趣,是需要诸如高校教师和科研团队来充当桥梁作用,将最先进、最有效的教学方法引入到郊区和乡镇的学校,来提升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

建立外语专项帮扶 实现整体教育资源飞跃

作为上海极具丰厚文化底蕴的近百年老校,庄行学校培养出一批批优秀学子,尤其是理工类教育水平尤为突出。

郑咏滟:提升外语教学发展 力促教育优质资源均衡

奉贤区庄行学校。 摄影/孙达英

但诚如郑咏滟教授所分析的一样,如果理工科优秀人才能辅以娴熟的外语能力,使用英语汲取和交流他们的学科信息和科研成果,那么在今后的国际竞争中更容易脱颖而出。

基于当前城郊教育现状,结合学校价值探寻,郑咏滟教授带领团队与奉贤区庄行学校签署项目委托协议,开展该校外语类别专项支持,在语言教育方面丰富庄行学校的课程体系。

郑咏滟教授表示,“希望能够通过本次的外语专项支持项目,促进庄行整体教育资源质的飞跃。”

被问及围绕此次项目如何具体开展工作?郑咏滟教授表示将重点围绕4个方面来进行:

首先就是对现有的外语教学效能进行评估,找出薄弱环节,帮助庄行中学的教研团队构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测评体系。

其次,持续性地开展教师培训项目,从教学理论、教学方法、测评方式、在线课程建设等方面做各项专题讲座。“我们团队和美国哈佛大学教育学院、英国牛津大学教育学院已经建立了非常好的科研合作关系,我们也希望能够把这些海外的优质教师培训资源引入到庄行学校。“

第三,引入一些大学的语言课程,通过调整难度和内容,转化成适应中学生的课程,比如初级的英语演讲和英语辩论课程,初级的英语写作课程,还有各种语言文化小课堂,以及小语种启蒙课程,这些课程相信能大大开阔庄行学校学生的语言学习视野,也为他们今后进一步语言学习打下基础。

最后,帮助基础教育的一线教师树立科研观念,掌握基本的科研方法,申请一些区级、市级的课题,让教师能够更好地理论结合实际,更好地规划自身的职业发展道路。

“本次共建项目不仅有利于庄行学校外语教育质量的提升,还将推进外文学院教师团队学术研究,我们教师的一些课题成果可以在学校的一线课堂落地。同时,本次项目也为外文学院相关专业的博士生、硕士生提供更多的社会实践机会,助力培养具有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精神的新时代外院人。”郑咏滟教授补充道。

校企合作 共助基础教育发展模式

此次课题研究和学校帮扶,不仅依托于郑咏滟教授所带领的复旦外文学院科研、教学双肩挑的优秀人才,同时也得到了知名企业东原集团的大力支持。

郑咏滟:提升外语教学发展 力促教育优质资源均衡

数据来源于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和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中国房地产测评中心。

“扶持郊区的教育事业,推进郊区的教育资源建设,这都是有利社会、有利人民的举措。校企合作共助基础教育发展的模式,也希望能够把这个项目持续、拓展下去。”郑咏滟教授表示。

相信在复旦大学外院郑咏滟教授团队及东原集团的共同助力下,此次的校企合作能为上海教育发展做出实质性贡献,为全市教育提质发展带来深远积极影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