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疫情時代,湖北多措並舉維穩樓市


後疫情時代,湖北多措並舉維穩樓市


一.一週熱點

4月20日,湖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促進建築業和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措施的通知》,《通知》共計28條措施,主要核心要點如下

後疫情時代,湖北多措並舉維穩樓市

♦政策解讀:

1.湖北發佈的針對房地產專項政策,主要從金融信貸、開發建設和土地市場等方面加大對房企和建築企業扶持力度,提供金融信貸支持等,以緩解房企資金壓力;

2.其中為加快土地市場回暖,保障政府財政收入,減輕疫情對土拍的衝擊,通過降低資金門檻,鼓勵房企參與土拍,預計今年湖北將進一步加大土地供應,尤其是住宅用地,建議有資金實力的房企可積極關注土地市場撿漏機會。


4月21日,武漢發佈《關於允許商業和辦公用房等存量用房改造為租賃住房的通知》,將在武漢市部分區域內執行的新政策,符合條件的商業和辦公類存量用房,可改造為租賃住房。

後疫情時代,湖北多措並舉維穩樓市

後疫情時代,湖北多措並舉維穩樓市

■ 荊州:再次上演樓市寬鬆政策“二日遊”

4月23日,湖北省荊州市於4月20日發佈樓市新政,內容包括將首套房首付比例降為二成、二套房首付降為三成、限時免契稅等。但該政策上演了“兩日遊”,荊州市政府官網於4月22日發佈通知稱,因與《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促進建築業和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措施的通知》部分條款內容不符,經市政府研究,決定停止執行4月20日發佈的樓市政策。

中原觀點

湖北作為疫情重災區,經濟受到重挫,其中荊州發佈的房地產政策以降低首付門檻在需求端做出“大尺度”寬鬆政策嘗試,但因當前房地產調控基調仍為“房住不炒”,上演“二日遊”,可見當前房地產調控圍繞前端土地開發、救助房企為主旋律。


■ 武漢:中小微企業紓困基金再度擴容 增至600億元

4月22日,武漢召開金融支持經濟社會發展政企銀對接會透露,將依託在漢銀行機構,以財政貸款貼息為槓桿,武漢組建首期200億元,二期增加到400億元的中小微企業紓困專項資金,截至4月21日,共有4752家企業通過“漢融通”平臺提交申請,已為819家企業發放貸款62.7億元,另有1207家企業正在加快審批放款。同時,我市還將新設立200億元個體工商戶的定向紓困資金。至此,我市設立的紓困基金總金額擴容至600億元。

中原觀點

疫情之後武漢中小企業面臨生產困難,資金緊張的局勢,城市經濟亟需復甦,政府前期通過發佈免稅、免息等相關組合拳對武漢中小企業加以支持,並在金融政策上予以扶持,本次武漢市再次對中小企業紓困基金擴容以幫助中小企業,預計武漢市作為疫情核心重災區,今年將會獲得更多金融、財政和貨幣政策方面的支持。


■ 武漢:未來3年,武漢市新增供應住房總計7019萬平方米

4月24日,依據武漢市住房發展規劃(2020-2022年)顯示,2020-2022年,武漢市新增供應住房總計7019萬平方米、82.9萬套(間)。其中,商品住房5072萬平方米、50.7萬套,市場租賃住房1112.5萬平方米、22.25萬套(間),公共租賃住房157.5萬平方米、3.15萬套(間)(其中新建公共租賃住房0.75萬套(間)、37.5萬平方米;貨幣補貼2.4萬/戶次),拆遷安置住房677萬平方米、6.8萬套。

中原觀點

未來3年武漢市將積極保障商品房供應,從過去3年武漢市成交體量來看,連續3年位居全國TOP3,市場需求旺盛,本次疫情之後,武漢的房地產市場短期雖受到影響,中長期來看,武漢的城市基本面未變,房地產市場仍長期看好。


二.武漢紀事

■ 國家重大公共衛生事件醫學中心落戶同濟醫院

4月25日,國家衛健委下文,決定增設國家重大公共衛生事件醫學中心。該中心將落戶在此次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表現突出的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本次以同濟醫院為主體設置的國家重大公共衛生事件醫學中心,將致力於防控機制、保障隊伍、平臺構建、管理模式、網絡體系等方面的研究與建設,打造集預防、預警、救治、管理、教學、研究等一體化醫學中心,以期實現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高效防控與救治,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與安全。


■ 武漢:武大高速今年爭取基本建成主線

近日,根據省政府“三年攻堅”任務,由武漢交投集團投資建設的武漢至大悟高速公路項目計劃今年爭取實現主線基本建成的目標。武大高速項目連接武漢與大悟,全長79公里,是武漢新“九省通衢”及“五小時都市圈”的重要支撐工程。擬定在黃陂區境內共設置互通12處,主線互通依次為漢口北互通、段家咀互通、青峰互通、喻家咀互通、肖家吉互通、塗店互通、羅漢寺互通、長軒嶺互通、十顆松互通、姚家集互通;支線互通分別為小菜湖互通、桃源集互通。


■ 武漢:2019年GDP16223.21億,排名全國第八

近期,武漢市初步核算,2019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16223.21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7.4%,位列全國第八。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378.99億元,增長3.0%;第二產業增加值5988.88億元,增長6.5%;第三產業增加值9855.34億元,增長8.2%,全市人均地區生產總值145545元,全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6010元,比上年增長9.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