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全才辛棄疾,千古名作《破陣子》——開篇即金句,詞作傳千秋

我一向喜歡豪放派詩詞,豪放大氣,讀之讓人暢快不已,只想一讀再讀。其中辛棄疾作為豪放派詞人代表,尤為喜愛。他是兩宋存詞最多的作家,現存詞600多篇,名篇佳作流傳甚廣,比如:

“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情與貌,略相似。”“不恨古人吾不見,恨古人不見吾狂耳。”——《賀新郎·甚矣吾衰矣》

“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青玉案·元夕》

“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菩薩蠻·書灑西造口壁》


文武全才辛棄疾,千古名作《破陣子》——開篇即金句,詞作傳千秋


他是能臣,是將才,是文士,文治武功,悉在於心。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上馬定乾坤,陸游說他:“大材小用古所嘆,管仲蕭何實流亞。”現在我們說他:“學文學史,都繞不過辛棄疾。”


而今天我們著重鑑賞他的一篇傳世佳作,透過文字去遇見千年前的辛棄疾。

《破陣子 ·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醉裡挑燈看劍,夢迴吹角連營。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

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髮生!

這闕詞,學生時期初次相遇,就以“背誦全文”的姿態出現,時至今日,沙場點兵、烽煙四起的景象描述,雄渾豪邁的大氣風範,依然在我腦子裡跳躍。


文武全才辛棄疾,千古名作《破陣子》——開篇即金句,詞作傳千秋

軍旅起家,自帶俠氣


辛棄疾,字幼安,號稼軒 ,濟南府歷城縣人,即現在的濟南市歷城區。他的一生佳作無數,是南宋豪放派詞人代表,有“詞中之龍”之稱,與蘇軾合稱“蘇辛”,與李清照並稱“濟南二安”。


儘管辛棄疾名傳千古,人生佛若開掛,但其早年經歷頗為坎坷,他幼年喪父,由祖父撫養長大,出生時北方已淪陷為金人之地。他從小在金朝統治的北方長大, 在成長過程中親眼目睹漢人在金人統治下所受的屈辱與痛苦,加之爺爺一直帶著辛棄疾“登高望遠,指畫山河”,這一切使辛棄疾很早就立下了恢復中原、報國雪恥的志向,身上俠義之氣初顯。


公元1161年,漢族人民不堪忍受金人統治,中原豪傑並起,抗擊金軍。21歲的辛棄疾也聚集了兩千人兵馬舉起抗金大旗,並參加了耿京領導的起義軍,這支起義軍聲勢浩大,節制山東、河北忠義軍馬,辛棄疾擔任掌書記(軍政機關中的僚屬)。抗金第二年,辛棄疾奉耿京之命,南下聯絡南宋朝廷。


他和南宋朝廷聯絡的非常順利,完成使命北歸途中,聽聞耿京被叛徒張安國所殺、義軍潰散,便不顧自身安危,隻身親率五十人強闖幾萬人的金軍大營,千里奔襲擒拿叛徒張安國,一路馳騁至建安,將叛徒交給南宋朝廷處決。


辛棄疾一戰封神,卓越的軍事表現、驚人的果斷和勇敢,讓他得到了宋高宗的賞識,任命他為江陰籤判,從此開始了他在南宋的仕宦生涯,此時,他才二十五歲。


從此一生,他都任職於南宋朝廷,並始終期盼南宋朝廷抗金北伐,收復中原失地,統一大好山河,可一直未嘗夙願,最終抱憾而死。


文武全才辛棄疾,千古名作《破陣子》——開篇即金句,詞作傳千秋


壯志難酬,英雄悲憤


他從軍旅起家,人格特質裡又自帶一身俠氣。俠之大者,為國為家,他一生都寄希望能北伐成功,但是南宋朝廷對其搖擺不定的態度,猜忌武將的國策,使他的願望註定難以實現。


他的詞多寫國家興亡、軍旅,尤其是這首《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更是直接描述了一種征戰沙場、抗擊金兵的氣勢,以及壯志未酬,國未一統的悲憤。


這首詞約作於辛棄疾49歲,當時辛棄疾被免官,閒居在江西帶湖。朋友陳亮來看他,兩人一起遊玩當地名山鵝湖,縱談十日抗金事宜,成為南宋詞壇上著名的鵝湖之會。陳亮離去後,二人多書信往來。這一首詞就很是送給陳亮陳同甫的。


辛棄疾有卓越軍事才能和極大的愛國熱忱,平生以氣節自負,以功業自許,一生力主抗戰。可是當時南宋朝廷主和派為主,現實將辛棄疾的理想打擊的支離破碎。他對南宋朝廷苟安一方的憤慨,對自己年歲漸老、壯志難酬的悲憤和無奈,都濃縮在這樣一闕詞裡。


文武全才辛棄疾,千古名作《破陣子》——開篇即金句,詞作傳千秋


“醉裡挑燈看劍,夢迴吹角連營。”

開篇就用12個字,把我們帶回了那個豪情壯志的年代。人到中年,就喜歡追憶往昔崢嶸歲月。辛棄疾也是如此,喝醉了酒不去上床睡覺,而是挑燈看劍!


隨身一把劍,豪氣在心間!在昏黃的油燈旁,擦拭著這把隨身之劍,可見是身有傲骨的愛劍之人。心中有劍,為人必有稜角和抱負。


21歲抗金殺敵的軍旅生涯,應該是辛棄疾一生都倍感懷念的戎馬生涯,“龍旗卷,馬長嘶,劍氣如霜”,號角連營,不畏生死,誓抗金軍。即便如今只是遙想過去,彷彿仍然能感覺到那硝煙戰火。油燈下的辛棄疾,一遍擦拭一邊看劍,也許興致來了再舞幾把劍式,彷彿又回到過去征戰沙場的軍旅生涯。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


這裡有著最生動的軍營生活:將牛肉烤熟後分給將士們一起吃,和部下同食;讓樂器演奏起雄壯的邊塞軍歌,以軍樂聲鼓舞士氣;蕭瑟秋季,將士們在沙場上列隊,隨時準備戰鬥。沙場點兵,準備迎敵。而我們所熟知的“沙場點兵”即源自於此。


原諒我貧乏的語言無法形容出我讀到這句時內心的激盪和嚮往,軍營裡有牛肉的香氣、有與子同袍的義氣、有上陣殺敵的豪氣、有為國為家的俠氣。看這闕詞,總是忍不住想到岳飛的《滿江紅》,想到《精忠報國》裡的“何惜百死報家國”,即便馬上要對戰迎敵,但是內心沒有懼怕,沒有猶豫,唯有激昂鬥志。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


做足戰前準備,此時軍中士氣激昂,誓要和敵人決一死戰。人英勇,戰馬也毫不遜色,像的盧一樣疾馳。“的盧”是馬名,一種性烈的戰馬,相傳劉備曾乘的盧馬從襄陽城西的檀溪水中一躍三丈,脫離險境,可見的盧之名早已聲名在外。


“弓如霹靂弦驚”,淋漓盡致地體現了戰士們搭弓射箭的那種果決和速度。弓箭作為一種遠射兵器,馬力大、箭簇重而尖銳,方能在對敵中一擊致命。一個“驚”字,把弓弦拉滿、箭簇射出的動作畫面賦予了動感和情感。


一句話,十二個字,一個戰馬嘶鳴、殺聲震天的戰場就躍然紙上。寥寥幾筆,殺氣撲面而來,讓人酣暢淋漓。


“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髮生!”


辛棄疾一生為抗金復國奔走呼號,力圖南宋朝廷能夠北伐成功收復中原失地,實現國家統一。儘管此時他已被罷官閒居多年,但愛國之心、忠君之意、自我理想、人生抱負,拳拳之心從未改變。


願望有多酣暢,現實就有多惆悵。最後這句是情緒的井噴式爆發,在壯懷激烈的報國之心中,眼看著恢復中原無望,頹然回到現實,“可憐白髮生”。嗚呼,事未竟,人已老,大業未成的悲憤憋悶於心,在最後只匯成一句悲憤的嘆息。


辛棄疾一生命途多舛,有功有過,不可單純地評價其為人究竟如何,但他始終以復國為志,從未動搖,據說他在臨終時還大呼“殺賊!殺賊!”這樣熾熱的愛國情感讓人聞之落淚、讀之心碎。


文武全才辛棄疾,千古名作《破陣子》——開篇即金句,詞作傳千秋


中華五千年曆史進程,多少分分合合。古今多少將才,心懷天下,但一生未嘗夙願。那種壯志未酬的悲憤、無奈,流傳下來的只是幾卷書卷,但那是一個個曾經鮮活的人生,是一個個奮力推動歷史發展的人物,回首去看,幾多文字幾多心酸。


時至今日,我們重讀這段文字,唯願家國平安,再無紛爭。我們從來就不是生活在一個和平的世界,我們只是生活在一個和平的國家。


承平日久,但豪氣不減,疫情當前,依然戰意澎湃,從未退卻。此生無悔入華夏,來生還在中華家!



—葫娃 ,80後寶媽,一個喜歡文案寫作的心理學工作者,熱愛生活和文字。生活有態度,文字有溫度,心裡有尺度,未來路上,期待同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