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特色产业集群 持续壮大县域经济

芜湖日报记者 王世宁

县域经济作为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的结合体,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关键性、战略性和基础性作用,事关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大局。近年来,芜湖市强化全域芜湖理念,加快推进县域创新驱动发展、实施错位竞争,优先发展特色产业集群,持续壮大县域经济实力。2019年,无为市和芜湖、繁昌、南陵三县经济总量已达1373亿元。

电线电缆是芜湖的四大支柱产业之一。无为拥有全国最大的特种电线电缆产业集群,畅销全国及东南亚地区。当前,无为延伸发展特种电缆材料、电缆设备制造、智能电网装备制造等上下游产业,集聚园区企业316家,从业人员3万余人。去年,当地电缆企业加快上市步伐,投资26.46亿元的楚江铜导体产业园项目顺利落地,为电缆业转型发展提质增效。而羽毛羽绒产业转型发展也显露成效,通过建设羽毛羽绒产业园,聚焦补链强链、扶优扶强等措施,实现了国家高新企业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零的突破。

特色产业的发展活力,带动一批重大项目落地无为,扩大对外开放格局。2019年,无为列入省“大新专”计划重点项目75个,居芜湖各县区首位。外贸经营主体不断增多,积极参加“进博会”、“广交会”、“华交会”等国际性展会,开拓“一带一路”沿线新兴市场。

航空产业,正成为芜湖县的腾飞之翼。依托芜宣民航机场和三元通用机场,芜湖航空产业园打造面向长三角的航空产业集群,重点发展临空经济、通航产业和空港物流。在这里,“安徽造”通航飞机批量生产、国内适航活塞发动机生产“零的记录”被打破、北航芜湖通航创新园星空大厦投入运营,G60科创走廊通航产业联盟落户,首届中国通航设计制造发展大会成功举办……

瞄准前沿、抢占高端的战新产业,拉动芜湖县的科创能力飞速提升。2019年,该县新增国家高新企业53家,总量111家,增量、总量分列全省县级第一、第二。获批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32家,连续两年居全省县级第一。在全省率先建设县级“科技研发中心”,全年挂牌企业180家。进入省制造业十强县前五强,跻身“中国创新百强县”。

在芜湖县,以电商、文创产业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势头强劲。获批“省电子商务进农村全覆盖工作示范县”,全年线上交易额达24.5亿元;顶峰1979文化创意产业园入驻企业90家;新芜文化创意产业园注册企业40多家,累计营收约32亿元。

再把眼光投向繁昌。经过10余年发展,繁昌经济开发区实现绿色转型发展。当前,该县注重产业多元化和产业链延伸,聚焦发展生命健康产业和增材制造产业。

生命健康产业涵盖医药制造、健康食品加工等领域。在繁昌,以华润双鹤为龙头企业,正着力打造中国输液第一品牌。以同福碗粥、溜溜果园等多功能休闲食品制造基地为代表,正逐步做大产业规模,带动粮油加工、绿色大米精加工等行业蓬勃发展。

在繁昌的春谷智能装备产业园,已集聚3D打印企业40多家,涉及数据建模与软件设计、打印设备、耗材研发生产、应用服务等各领域,成为华东最大的增材制造产业集聚区。该园区还依托3D打印智能装备产业技术研究院、春谷健康营养和安全应用技术研究院等,搭建科技创新平台。并实施园区循环化改造,获批国家绿色园区。

轻纺业,一直是繁昌县的“金字招牌”。全县拥有服装及配套企业300余家,从业人员2万余人,形成纺织全产业链集群。其中,作为全省服装制造名镇的孙村镇,年生产服装能力已突破1亿件。

在南陵县,新旧动能加速转换,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全国快递科技创新试验基地影响力增强,快递物流智能装备制造产业获批省重大新兴产业工程,投资25亿元的韵达快递制造综合体项目落户。优势产业加速升级,古麒羽绒获行业唯一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称号,年产值增幅近20%;舜富5G通讯基站滤波器制造等7个项目被列为市百项重点技术改造项目。

另一方面,该县大力推动以“智能物流装备制造”为关键词的重大项目建设。中科微至智能物流装备南陵产业化基地项目进度过半,中通快递物流智能装备制造项目即将竣工、金铭利仓储物流周转箱项目、亨运智能快递装备项目建成投产。

发展壮大以农民增收为导向的特色优势产业,是把强县和富民统一起来的重要途径。作为农业大县,南陵划定粮食生产功能区53万亩,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10万亩,建设优质水稻专用基地15万亩。累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3625人,家庭农场919家,进入国家级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的经营主体140家。创建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10个,霭里获评全国休闲农业“一村一品”示范村。

统计数据显示,芜湖市县域经济总体协同增长。2019年,无为市、芜湖、繁昌、南陵四县(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分别为487、315、298、273亿元,分别实现增长8.7%、8.8%、8.3%和8.8%。县域主要经济指标大多高于全市平均水平。“产业强则县域强,产业强则人民富。我们将继续引导各县(市)发挥比较优势、拉长长板,加快培育强县富民特色优势产业集群,不断增强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推进与城市产业对接、设施互通、服务共享,带动形成城乡融合发展的良好局面。”市发改委相关人士表示。

发展特色产业集群 持续壮大县域经济

无为电缆产业

发展特色产业集群 持续壮大县域经济

繁昌县3D打印技术国内领先

发展特色产业集群 持续壮大县域经济

芜湖县钻石飞机生产组装车间

发展特色产业集群 持续壮大县域经济

南陵县快递物流智能装备产业

来源 芜湖新闻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