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因蔣介石當他“大老粗”,衛立煌拍60封電報,找延安談革命

抗日名將衛立煌將軍,國民黨陸軍二級上將,蔣介石的“五虎上將”之一。被史迪威將軍稱為“國民黨軍隊中最能幹的將領”。

衛立煌15歲參加辛亥革命,20歲當上國父孫中山的警衛排長。因在“中原大戰”中保衛南京受到蔣介石的看重。三十年代中期,被選為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抗日戰爭時期,國共合作。衛立煌於1938年春天,一次性派給八路軍100萬發子彈,手榴彈25萬顆。因此很多人懷疑他暗中加入了共產黨。


只因蔣介石當他“大老粗”,衛立煌拍60封電報,找延安談革命

1940年11月22日。衛立煌的手下陳鐵向胡宗南匯報說,自從忻口戰役之後,衛立煌每天關起門來讀共產黨書籍。並於去年(1939年)會見王明、劉公俠等共產黨人。還深夜叫人開車,拉他去,要求一起加入共產黨。被他勸說才沒有加入。

蔣介石疑惑地寫下日記說:於情理不合,必有另故

因為在他眼中,衛立煌是一個只會打仗,卻沒有什麼腦子的大老粗。誰知道到了1942年,袁曉軒背叛革命,指出衛立煌與共產黨領導有密切來往,蔣介石派出戴笠調查卻無果。1944年蔣介石又任命衛立煌衛遠征軍司令長官。48年又徵命其為東北“剿總”司令,統兵55萬。結果衛立煌故意不作為,斷送了國民黨在東北的地盤。


只因蔣介石當他“大老粗”,衛立煌拍60封電報,找延安談革命

1949年1月,衛立煌出走香港,到十月新中國成立,第一時間拍電報向中央道賀。最後終於1955年回到祖國,擔任國防委員會副主席。

六年之後,蔣介石在臺灣撰寫的《上月反省錄》中,仍稱自己在1948年東北之戰時任命衛立煌,是因為“當時未敢有應命者,只有衛立煌一人願接任。

蔣介石視此役之敗,為平生最大之恥辱。然後說,“衛立煌是不學無術之狂徒”。看來,他依然沒有認識到自己低估了衛立煌,也並不知道衛立煌的確“早有異心”。

其實我們現在回過頭來看,衛立煌將軍是不是蔣介石口中的大老粗呢?其實並不是的。


只因蔣介石當他“大老粗”,衛立煌拍60封電報,找延安談革命

衛立煌將軍,少年時代就鄉間私塾時,就酷愛讀書。雖然15歲就參加革命,但是打仗之餘,並沒有放鬆學習。他17歲考進湖北陸軍學兵營,接受軍事訓練,也學習理論知識。後來跟隨孫中山先生學習了三民主義。

當他發現國民黨內部腐敗,同時又接觸到共產黨的進步人士時,心裡就對蔣介石和他轄下的政府產生了懷疑。尤其是抗日戰爭爆發後,國家需要一致對外。然而國民黨政府表面與共產黨合作抗日,卻在背後動搞動作。衛立煌對此十分反感,多次向共產黨人表示:國民黨這樣搞不長。將來的勝利是屬於共產黨的。

38年訪問延安之後,衛立煌一直通過洛陽的八路軍辦事處電臺和中央聯絡,探討關於共產主義到底能不能救中國的問題。


只因蔣介石當他“大老粗”,衛立煌拍60封電報,找延安談革命

衛立煌拍電報問領袖:中國是一個封建王朝轉型的社會,大家都重視家族利益,如何能實現共產;為什麼孫中山三民主義不能救中國等疑問。從這些電報內容來看,衛立煌將軍是一個非常有思想的人。並非蔣介石眼中“不學無術的大老粗”。

蔣介石犯了一個嚴重的錯誤,他把衛立煌看得也太低了。後來他一直重用他,也只是因為親信陳誠病重,身邊又無將可用。最後佈局東北時,手下除了衛立煌,竟然沒有一個人敢出頭。

蔣介石一方面瞧不起衛立煌,另一方面,又想利用他。結果只能讓衛立煌對他起貳心。


只因蔣介石當他“大老粗”,衛立煌拍60封電報,找延安談革命

熟話說得好:士為知己者死。就在蔣介石輕視衛立煌的同時,共產黨人卻盛讚他在抗日戰爭中的表現。毛主席親自與衛立煌將軍電報往來,探討革命理論。人心會偏向哪一方,自然不言而喻了

那麼,衛立煌將軍在1938年,到底有沒有加入共產黨呢。

他的親信陳鐵說,38年,衛立煌曾經想和他一起加入共產黨,他勸衛暫時緩一緩。

衛立煌的秘書趙榮聲回憶:

1938年下半年,衛立煌曾問他,“我參加共產黨好嗎?怎麼參加呢?”他還想派人去延安問,因為路遠,就去見林伯渠。林說:好好做一個革命的國民黨員。這樣對中國革命的貢獻比參加共產黨更大一些。

只因蔣介石當他“大老粗”,衛立煌拍60封電報,找延安談革命

參考資料:《中華民國重要史料初編——對日抗戰時期》、《回憶衛立煌先生》、《我與衛立煌》



分享到:


相關文章: